绕开中国搞稀土,西方国家找到三个目标国,谁的可能性最大?

发布时间:2025-08-15 23:06  浏览量:2

最近大半年来,自从中国放出稀土供应这个杀手锏后,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不友好声音降低了好几个分贝。没办法,没有了中国稀土的西方国家,不仅面临工业上的巨大损失,甚至于连先进的武器装备都生产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一向高傲的西方国家肯定也咽不下这口气,因此一直在试图绕开中国的稀土供应,结果找了一圈,还真找到了三个目标国。

近日,多家欧美媒体和智库学者都在想方设法为欧美国家寻找在稀土供应上能够替代中国的方案,而在这些方案中,有三个目标国的可能性较大,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一个是缅甸的克钦地区,一个是丹麦的格陵兰岛,一个是澳大利亚西部。

毋庸置疑,这些地方都是有着大量稀土矿的,否则西方国家也不会考察这些地区。但是问题是,他们真的能够实现稳定稀土供应吗?我们一个个来看。第一个是缅甸克钦地区,政治不稳定就是最大的硬伤。如今的缅甸,尽管在经历了一系列动荡后再次陷入沉寂,但是当地的地方武装割据问题仍然未能解决。而安全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哪怕美国是当地克钦军的支持者,也很难保证绝对安全,而且如果盯着稀土设备打,那就更亏了。

第二个则是丹麦格陵兰岛,时间和效率是最大的硬伤。由于格陵兰岛靠近北极,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矿场每天的开工时间极为有限,而且缺乏配套的物流,能源体系,还可能面临欧洲那群环保组织的敲诈和抨击,因此也难以形成稳定供应。

第三个是澳大利亚,成本竞争是最大的硬伤。相比于缅甸和丹麦格陵兰岛,澳大利亚无疑要靠谱得多,而且澳大利亚政府此前就已经对一家名为lluka的澳大利亚矿企提供了高达10亿美元的贷款,以期实现对西方国家的稀土供应。但是问题在于,稀土既是战略手段,同样也是商品。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稀土布局多年,而且手握大量的专利壁垒,澳大利亚要想加入到这个稀土游戏里面来,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甚至提炼出来得亏本卖,都是必然要面临的问题。除非澳大利亚政府一直愿意给补贴,否则很可能扛不住这种压力。但是资本都是逐利的,西方政府的政策是不稳定,这种亏钱的买卖,注定了澳大利亚要想成功也是困难重重。

所以说,西方国家兜兜转转一圈,看似找了三个国家,实则只有澳大利亚的可能性稍微大一点。但是即便如此,澳大利亚也很难撼动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所以说西方国家想绕开中国供应的美梦,也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