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为什么会出现回避型人格?父母用这3个技巧帮他重建自信
发布时间:2025-08-16 00:07 浏览量:2
阿玮是个凭自己的实力考进大学的大一男生。
可让人意外的是,一个学期下来,寒假回到家里,阿玮却满脸的沉郁,痛苦地对父母说不想上学了,如果现在有工作,真的不想上学了。
父母慌了神,忙问成绩,阿玮说考完了就放假,自己也不知道,反正是不好。
母亲赶紧跟学校联系,老师说,测验只有一门过关,其余四门都要补考,正准备与家长联系。
这下父母更是茫然一片,孩子从小学习就很好,还经常参加竞赛,而且老实踏实,也懂事,也听话,怎么进了大学成了这个样子?怎么好好的就不想上学了?父母非常担心,孩子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
父母介绍情况后,我对阿玮进行了深入沟通。
阿玮说,“刚入学的时候,挺好的。大约一个多月以后,自己也不知道脑子出了什么问题,就学习不进去了,成绩一塌糊涂。自己从来不逃课,每天上课都坐在教室,可就是什么也没听进去。到晚自习的时候,就想把白天落下的课补回来,可又害怕,害怕碰书本,害怕碰学习的事情。有时候就去网络教室,去玩一些游戏。其实,也不是怎么想玩游戏,就是因为这样可以不碰书本了。结果,落下的课程越来越多。自己经常想到补课,可就是害怕,害怕碰学习的东西,害怕碰书本。晚上常常睡不着觉。总是想,自己拿到了证书以后,找一个怎样的工作,有一个怎样的出路,然后又想,如果自己拿不到证书,结局会怎样地不好,就越想越怕。”
阿玮的诉说中,不经意间反复说到害怕,怕碰书本,怕碰学习的东西。
作为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心态,难怪他不想上学了。
可是,阿玮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观察到,会话中阿玮的一切反应正常,倾听和诉说没有一点异常。
他自己也说只要不碰学习的东西,平时读书看报,脑子一点问题没有。
阿玮的妈妈是一个非常疼爱孩子的母亲。
阿玮有一个哥哥,妈妈对弟兄俩百般疼爱,只要孩子测验拿高分,什么都不让孩子干,对孩子学习严加管教。
而且,对孩子学习从来没有满意的时候。
阿玮学习有几次明明拿了奖,妈妈也没有夸奖过一个字。
在母亲的严格监管之下,阿玮的哥哥终于考上了大学。
但是,考上大学也就摆脱了母亲的监管,结果是上网成瘾,荒废了学业,只带着一个肄业证回家。
阿玮的哥哥没有拿下证书,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结。
说到这里的时候,阿玮的母亲反复说,这对我打击太大了。
就是在这块心结的驱使下,阿玮的母亲整天对阿玮喋喋不休。
阿玮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母亲更是喋喋不休,千万别像你哥哥那样。
阿玮说,“妈妈整天唠叨,弄得我脑子简直要炸开了,整天心惊胆战的。别人拿到录取通知书,都是兴高采烈的,都是满心的轻松,都是长出了一口气的感觉,可是我,却是怀着非常沉重的心情走进大学校门的。”
“来到新的校园,到底暂时地给我带来了一缕新鲜的空气,我开始了新的生活。妈妈对我不放心,规定我需要每周给家里打一次电话。没想到,每次电话里,妈妈都是没完没了地重复过去的话,千万别像你哥哥,千万别拿不了证书啊!而且,妈妈说得越来越严重。结果,打电话成了我的负担,很怕听到妈妈再说起哥哥,再说起证书。结果,大约就是在开学一个多月后,我听课就出现问题了,就听不进去了,就越来越怕碰学习的东西了。”
阿玮学习不进去,怕碰学习的东西,是一种潜意识里的回避反应。
自我回避主要是人维护和提高自尊的一种方式。
由于自我回避行为的存在,人可以把失败归咎于这个行为,而不用归咎于自己的能力。
这样,如果失败了不至于太丢脸,如果成功了就更有面子,在别人眼里会更有能力。
我们再来看阿玮的情况,证书是阿玮非常希望得到的一个东西,又是非常害怕得不到的一个东西。
妈妈反复地说哥哥的失败,又强化了阿玮的这一心态,给了阿玮强烈的心理暗示,你很可能拿不到证书。
万一自己真的拿不到证书,如何了得?如何交待?如何说得过去?在这样沉重的压力之下,怎么办?怎么给自己的心灵减轻一些压力?也许好的出路是事先给自己找点借口了,于是,就出现了脑子学习不进去的问题。
阿玮就是这样用学习不进去来自我回避的,有了学不进去这个借口,拿不到证书也不丢脸,万一还能拿到证书自然更有面子。
当然,这一切都是潜意识中的活动。
阿玮领悟得很好,他说,我也隐约感到自己是在逃避,就是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现在明白自己了,总是闹学不进去,就是因为过于担心拿不到证书,而不知不觉中为自己找一个借口。
记忆重组能准确作用于潜意识的底层。
它不只是简单放松或暗示,而是用一套结构化技术,能可控地重组深埋的病理性记忆。
这些变化可能起初很细微,像初春冰层下悄悄流动的溪水,但确确实实是从心底萌发的力量,是被唤醒的意愿让他想尝试,是复苏的行动力推着他往前挪。
这种从内而外的转变,正是记忆重组在孩子心里播下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让他重新拥有向前走的勇气和动力。
许多时候,人一旦看清了自己,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出路。
为了帮助阿玮进行认知调节,我们进行了记忆重组干预。
阿玮终于重新对学业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终于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在于生命的过程,因而不能过于关注结果。
这样,就可以扔掉包袱,轻装前进,脑子也就会正常工作了。
随后,我与阿玮的父母再次沟通,说明了阿玮的问题根源。
阿玮的父亲对我说,说心里话,连我都让他母亲说得头昏脑胀的,阿玮的母亲也红着脸一个劲儿地自责。
我们约定,父母特别是母亲决不再干涉阿玮的学习,决不在他面前再提哥哥的失败,决不再提证书,帮助阿玮搬掉压在心头的巨石,让他轻装前进,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不久之后,阿玮就要返校的前夕,我们就学业和人生再次进行了很多沟通。
临别,阿玮笑着对我说,谢谢您帮助我找到了未来大学生活的希望。
阿玮的父母反馈说,他的心态已经明显好转,心里轻松了许多,脑子也正常了,翻开书本也能学得进去了。
看到孩子又能够学习了,父母心里总算踏实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