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朵,贵有贵的理儿

发布时间:2025-08-16 01:16  浏览量:2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梦得

都说亚朵的房价跌回了五年前,但在小红书上,关于亚朵房价昂贵的吐槽帖子仍不在少数。

事实上,亚朵房价整体确实比2019年低了。

2025年一季度,股东净利下滑5.5%,酒店主业三大核心指标全线下跌:日均房价跌至418元,入住率降3.1个百分点,单房收益暴跌7.2%。作为对比,2019年,亚朵的日均房价就达到了429.5元。

但要是说亚朵贵,也没有冤枉它。

根据酒店之家数据,2024年全行业的ADR(日均房价)为200元。而四大酒店的日均房价分别为:亚朵为437元、首旅为245元、华住为289元、锦江为241元。

很明显,亚朵聚焦中高端,确实靠更好的体验,获得了更高的溢价能力。

只是,这一溢价的根基和可持续性,正面临新的考验。

“细节决定溢价”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亚朵位居国内中高端连锁酒店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第一位。其酒店遍布国内209个城市,注册会员超过8900万,且以对品质敏感的中高端消费者为主。

不仅如此,无论是RevPAR(每间可售客房收入)、ADR(日均房价)、OCC(入住率)亚朵都处于前列,也印证了市场对其体验的认可。

这个成绩是怎么来的,此前在《亚朵:上市了,还是很慌》分析过,靠的是精准的市场定位,以及“细节”决定成败。

一方面,亚朵对品质和服务的高要求,花在用户体验上的钱,转化成更好溢价。

据多位会员分享,一直选择亚朵,是因为早餐、自助洗衣机烘干机、六点退房、设施很棒等等。

比如最近多位网友在小红书分享的惊喜体验:亚朵S洗护香氛换le labo了!此前引入的英国奢华水疗护肤品牌ESPA和高定香氛品牌Jo Loves也曾让消费者感叹。

通过对体验的不断优化,亚朵给消费者提供了超出预期的入住感受,甚至酒店内的吹风机、枕头、香薰等用品,都能成为小红书上的“同款爆款”,形成与其他品牌的差异化壁垒。

更显著的是,亚朵还探索出住宿场景向零售消费延申的增长路径。

2021年,亚朵创立零售品牌亚朵星球,主推枕头、床垫和被子三大核心睡眠产品。

虽然亚朵不是第一个做零售的酒店,但把零售做成第二增长曲线的酒店,少之又少。

公司财报显示,2024年,亚朵集团零售业务商品交易总额(GMV)在2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28%。零售收入为22亿元,同比增长126%,占总营收比重达30%。其中,“深睡记忆枕PRO系列”产品累积销量380万只;被子77万条,品类GMV同比增长超300%。

这也证明了亚朵在消费者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住宿品牌,更是一个生活方式品牌。

另一方面,亚朵也在积极适应消费需要变化,持续迭代产品,提升品牌价值与竞争力。亚朵酒店首家店于2013年开门迎客,10余年间经历过7次产品迭代创新,这种动态进化的能力,使其在酒店行业同质化严重的当下,亚朵始终拥有一定的品牌竞争力。

只是一路狂奔的亚朵,这份引以为豪的“体验优势”似乎正在减弱。

降价实属无奈

关于亚朵为何降价,无奈之举。

亚朵的零售业务,确实带来了不少惊喜,GMV在快速上升,也成为对外讲故事的资本。

但火热的背后是,高昂的营收费用。

2025年一季度,亚朵营收同比增长接近30%,零售业务成本、销售与营销费分别同比上涨63.7%、61.9%——均高于总营收的增速。也就是说烧钱砸增长,导致营收虽高,利润却不可观(同期股东净利下滑5.5%)。

更不可观的是,零售业务依赖的枕头、被子等爆品,作为标品,其本质并没有太强的壁垒,亚朵的爆款也是基于合作商品品牌产品的改进而成,简单来说,产品没有什么竞争力。亚朵同款毛巾、香氛,放到电商平台上一搜,一堆平替产品价格便宜体验差不多,已经分流了不少消费者。

同时,亚朵需要面对床品品牌们,还有下场做自有品牌的商超和互联网大厂,以及综合能力更强的同行们。

今年华住集团发布了一款“华住会M3记忆枕”,作为国内最大的酒店集团,供应链方面实力不俗,还拥有2.7亿会员常旅客,很难说对亚朵零售业务没有威胁。

更重要的是,零售业务能不能成,很看酒店带来的好口碑和信任感。

要是住宿业务的关键数据波动了,或者因为服务不好坏了品牌名声,那不光是零售业务会受影响,品牌原本的独特优势也会慢慢变弱。

所以,根基还是酒店。

但住宿本身的压力更直接。

一个残酷的事实:整个酒店行业都不好过。消费者变得谨慎了,而行业变得卷了。

在今年第一季度,亚朵、华住、锦江、首旅其是RevPAR(每间可售客房收入)、ADR(日均房价)、OCC(入住率)几乎是全面下跌。

亚朵只能降价求生,它需要流量,需要入住率,更需要加盟商。

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亚朵加盟管理酒店收入为10.32亿元,同比增长23.5%,占总营收的54.1%。

加盟商是亚朵酒店的命脉。

为此,亚朵对高频运营物资大幅降价,小到纸杯、抹布,大到窗帘、装配版等工程物资,究其根本是为了帮助加盟商减轻前期投入压力,维持扩张规模。

这几年,亚朵可以说是飞速狂奔,从“小而美”到“酒店巨头之一”,但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从规模来看,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亚朵酒店数量攀升至1727家,客房总数达194559间,注册会员数已突破9600万。

但快速扩张的背后是,用户对亚朵的体验反馈开始出现割裂——有的门店服务还不错,有的就开始“快捷酒店”化,装修粗糙、服务生硬,完全不是那个讲“人文”“温度”的亚朵。

这其实是管理能力和加盟体系的错位。

扩张快了,管理体系就会变得薄,培训不到位、巡检不及时、执行有偏差,比如今年以来,亚朵酒店连续发生品控问题,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卫生领域,毛发缠花洒、酒店房间惊现医院的枕套、床品过敏,都表明其管理出现了失控。

与此同时,同行都在进步。

亚朵靠体验起家,但体验这个东西,是能被学会的,一旦你的优势变成了行业的“平均水平”,你就没有优势了。

在黑猫投诉的2406条投诉下,亚朵的光环已经没那么耀眼了。

写在最后亚朵该慢下来吗?它没有选择权。

对于一个酒店品牌来说,没有规模,很难被记住。

即便去年酒店价格战打了一年,也是酒店近五年来规模增长最迅猛的一年,全国规模酒店总量净增长近3万家。

而亚朵若不加速扩张,可能就会被竞争对手赶超。

这意味着,亚朵的未来并非取决于它是否能够保持“体验感”的领先,而是它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住自己的品牌定位,同时不被快速增长吞噬掉根基。

亚朵的故事本质是中高端酒店在规模与品质之间的平衡难题——既要跑得快以抢占市场,又要走得平稳守住初心,而这条路,明显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