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智和作死行为终酿苦果,日乒协看不下去出手,网友:要点脸吧
发布时间:2025-08-16 03:43 浏览量:2
8月10号,横滨乒乓球冠军赛男单1/4决赛结束,张本智和4比2赢了国乒小将向鹏。
赢球之后,他情绪上头,当场掀开球衣,蒙头怒吼了整整20秒。这个画面估计不少人都刷到过,非常扎眼。但真正的麻烦,并不是从他赢下比赛那一刻开始的,而是,他后面的动作,让风向变了。
电视画面切换到场边,国乒教练王皓已经站着,等着和他赛后握手。手伸出来了,张本还在中间晃着,王皓等了一会儿,见对方没太在意,就干脆去指导向鹏了。简单握了个手,没多寒暄,没多看他一眼。
从国乒的角度看,这种场面太正常了,向鹏才是自己人,比赛完把注意力转回学员身上,很合理。
但张本显然感受不一样。他一边往自己教练席走,一边学起王皓刚才的动作,把手伸出来,语气带着嘲讽,说:“就这样啊?就这?”意思是王皓敷衍、不尊重他。
日本直播画面全都拍下来了,他这个模仿动作一走红,舆论立刻炸了。
日本这边有人觉得他是在为自己争口气,甚至说中国教练太傲慢,而中国球迷自然无法接受,他这个动作不光挑衅了王皓,更像在挑事。尤其对着一个退役多年的前世界冠军,一个公认的前辈,就更让人反感了。
紧接着,张本在日本媒体面前说,王皓多次对我态度冷淡。听起来像是旧账一并翻了出来。
但很快,多机位视频出来,有关谁冷谁热大家也都能回放,真实情况并没他讲得那么明确。恰恰是他自己庆祝时间太长,才导致的赛后握手没跟上节奏。
说白了,像这种谁先谁后谁握得用不用力的场面,并不稀奇。真正让人介意的,是他那个学动作加上带评论的行为。
这不是输赢的事,是态度的问题。而问题还没完。
这次争议有两个特别微妙的点。
一个,是他之前刚刚在妹妹张本美和的比赛上,对中国选手早田希娜发难。他公开说早田申请医疗暂停是恶意干扰节奏,态度相当强硬,甚至说:“我自己如果抽筋也不会叫暂停。”
结果三天后,他和王楚钦交手,打到关键第六局,张本申请了整整七分钟的医疗暂停,不仅暂停了,镜头还拍到左膝说疼,按摩却按在右腿。这就让人觉得,自打了自己的脸。
于是很多中国网友直接给他贴上了双标的标签。说什么履行体育精神,还不是看情境、看需要。这一下,不光输了口碑,也让自己在规则风波这块更难自圆其说。
另一个,就是他这个运动员身份本身的特殊性。
张本智和是土生土长的日本运动员,但他父母是中国人,祖籍四川,母亲以前也是乒乓球选手。可以说,从一开始,他的身份就是卡在中日之间的那种夹层。
他如果特别高调地强调爱日本,观众容易觉得是用力过猛,如果他对中国少一分尊敬,一些人又觉得你毕竟是中国人。
这几年,他试着刻意在日本主场表现忠诚,比如这次夺冠后他强调:“我是代表横滨,为日本人民而战。”
问题是,这种表达并没有真正打动太多日本球迷,反而更暴露了他的尴尬处境,说得再多,人们也未必真的认可你。
事情发展到现在,日本乒协也不是没动静。
据说内部已经开始考虑是否适度处理,特别是那段模仿王皓动作的视频,可能会被定性为公开揶揄前辈。在日本体育圈,这种行为通常不太容易被原谅。
在日本,讲个大实话,打不赢可以,做不到尊重,才是大忌。前后辈文化是写进体育制度里的,不只是礼貌问题,而是秩序问题。
再加上他之前的争议也还没过去,问题不是一桩,是一连串叠在一起,性格冲、嘴上不饶人,再夹着一个文化身份的矛盾,这让他在每一场比赛之外,总带着一层边缘人气质。这层气质,也正在影响他的运动员风评。
说到底,顶级运动员拼的不只有技术,更多时候,是赢了之后怎么站得住。
你可以拼尽全力庆祝,也可以情绪上来喊两句,但如果分不清热血和情绪化的边界,就容易把赢球这件事,变成了一场公关事故。
而现在,张本正卡在这个节点上,看他接下来是收一点,还是继续顶着走。如果能主动示弱、表达理解,风评还可以抢救,要是继续“我没错,是你们小题大做”,那这事,恐怕不是靠几场赢球能压下去的。
兜兜转转,体育的事儿,其实很简单。你技术够硬,站得住场,还能体面下场。这一套真要练起来,比杀球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