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收废品1年狂揽300亿
发布时间:2025-08-16 06:15 浏览量:2
在中国,每年报废的动力电池高达80万吨,若将这些电池平铺开来,足以覆盖750座标准足球场。在大多数人眼中,这些废弃电池是难以处理的“有毒炸弹”,但对许开华来说,它们却是不可多得的“城市矿山”。这位曾执教于高校的教授,凭借对废电池的执着与远见,不仅创办了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更将其打造成全球领先的废旧电池回收企业,2024年营收突破332亿元,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
许开华的人生转折点,始于2000年的一次日本学术交流。彼时,日本正面临“垃圾围城”的危机,街头巷尾遍布回收站,垃圾分类精细到极致。这给许开华极大的震撼——在日本人眼中,垃圾不仅是污染源,更是资源宝库。回国后,他毅然辞去大学教职,带着“让废物变宝”的信念,在深圳开启了创业之路。
当时的中国,废旧金属回收技术几乎为零,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许开华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技术空白的市场,更是一个几乎无人看好的行业。创业初期,他的实验室每月电费高达数万元,员工频繁离职,企业一度濒临破产。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将房产抵押继续投入研发,终于在三年后攻克了“超细钴镍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技术上的突破只是第一步,市场的认可才是真正的挑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而来,许开华却从中看到了机会。他主动出击,成功打入国际矿业巨头力拓的供应链,打破了“中国回收技术低端”的偏见。这一合作,不仅为格林美赢得了信誉,也为后续的全球化布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0年,格林美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废旧金属回收领域的上市公司。此后,许开华开始前瞻性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业务,2017年建成国内首条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生产线,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至2024年,格林美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建有产业园区,年回收处理电池超百万吨,服务对象涵盖三星、宁德时代等国际顶尖企业。
在中国,钴资源极度匮乏,98%依赖进口。而钴、锂、镍正是新能源电池的核心材料。许开华所从事的,不仅是环保产业,更是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一环。通过高效回收技术,他不仅降低了中国对海外矿产的依赖,也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更为深远的是,格林美的成功,推动了中国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绿色升级。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废旧电池回收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开华也成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和推动者。
许开华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企业家的创业传奇,更是一种中国式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样本。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循环经济不是“捡破烂”,而是一门高科技、高门槛、高价值的产业。他的坚持与创新,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化等新技术的加持下,格林美正不断优化回收效率与环保标准。许开华本人也从不固守已有的成就,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展现了中国企业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战略眼光与责任担当。
许开华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将“废电池”做成了全球第一的生意。这不是偶然的风口红利,而是一次次技术攻坚、市场突围与战略前瞻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资源日益紧张、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时代,他的故事启示我们:废弃物不是负担,而是未来。
他不仅是“破烂王”,更是“资源再生的守望者”。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企业家的奋斗史,更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绿色大国的缩影。未来,当全球电池回收成为新一轮资源争夺的主战场,许开华与格林美的故事,或许会成为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经济传奇之一。#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