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人在空中,特朗普再次戏耍,一对一变三对三,俄罗斯措手不及

发布时间:2025-08-16 07:00  浏览量:2

普京和特朗普在阿拉斯加见面了

阿拉斯加时间8月15日,当普京的伊尔-96专机还在穿越北极圈时,特朗普又开始耍小手段了,白宫突然宣布:原定 “一对一”的元首密谈升级为“三对三”团队博弈。特朗普将与国务卿鲁比奥、特使威特科夫共同出场,而俄方代表名单仍悬而未决。

你让俄罗斯怎么决?普京人都快到了,突然要又要增加两个谈判代表,原本的谈判计划全都要打乱。

这已经是特朗普的三次变卦了。

第一次,最开始特朗普承诺,泽连斯基不参加,结果又邀请泽连斯基去阿拉斯加访问,人就等在会议室外面;

第二次,最开始特朗普说要一次性解决问题,结果普京登机前24小时,美国副总统万斯该口风称会谈只是“试探性会晤”,次日特朗普亲自补刀,在白宫记者会上宣称“只是摸普京的底”。

第三次,最开始说好的是先一对一会谈,然后是双方代表团的五对五会谈,现在突然弄个3对3,由于俄方提前没有准备,实质上就是要形成一对三的局面

特朗普的对俄策略如同过山车。

7月14日,他抛出50天停火的“最后通牒”,威胁对俄实施100%惩罚性关税。两周后见俄方无动于衷,特朗普突然又把期限缩短到10天,还调动核潜艇逼近俄罗斯。

逼的梅德韦杰夫亮出“死亡之手”核反击系统,直接把双方的紧张情绪拉到顶点。

正当世界屏息等待8月8日制裁大限时,特朗普又上演惊天逆转,偷偷派了个特使去莫斯科找普京,谈了三个小时以后宣布要普京在阿拉斯加单独会晤。

把泽连斯基急的,电话打了一连串,把欧洲的领导人都喊出来抗议特朗普的单方面行动。

而好不容易熬到8月15日,全球媒体都聚焦“双普密谈”时,白宫在普京起飞前又突然变阵,从“一对一”升级为“三对三”,把外交突袭玩成心理战。

怎么说呢……特朗普中文不行,但 “请君入瓮”这招学的挺好的。

先把气氛搞僵,然后突然软一手用热情邀请引普京上钩,再等到普京动身前又突然变卦。

这一方面可以避免会谈破裂的指责,一方面又增加美方谈判筹码。

说白了,外交承诺在特朗普手中,就像赌场里的扑克牌,随时可以重新推翻重来、二次洗牌。

普京现在肯定头皮发麻,见过不讲理的,没见过把道理随便玩的。

要知道普京这次去阿拉斯加,本身就是冒风险的。

今年5月20日,普京的米-17直升机就在库尔斯克州上空遭遇致命威胁。

当时乌军46架无人机组成的蜂群扑向专机,如果不是铠甲S-1防空系统以及普京的护卫飞机拼命拦截,早就凉了;当时情况紧急到什么情况呢,就连普京专机的机枪都开火了。

这说明乌克兰是有斩首行动的意愿的,考虑到乌克兰情报系统现在是和北约互通的,那美国说不定也知情。

既然如此,那普京冒着风险来阿拉斯加,从莫斯科要飞8个小时,本身就是冒着风险来的。

进一步说,会谈地点埃尔门多夫军事基地戒备森严,美方虽承诺安保,但俄方一旦进入则完全丧失行动自主权;普京算是顶着国际刑事法院的通缉令踏入“敌营”,可以说是诚意拉满了。

结果刚上飞机就挨了特朗普的一击突袭,这次俄罗斯代表团还有防长和外交部长,不过防长绍伊古可应对鲁比奥的军事压力,外交官拉夫罗夫善周旋,但无人能替代普京的决策权威。

所以实质上,是一对三。

继续参加会议,那就是中了美国的小计谋,打道回府,那之前渲染起来的谈判气氛怎么办,就很难受。

特朗普的“三对三”突袭,本质是商人式的谈判技巧:用最小成本制造最大不确定性。

没想到普京穿越战争阴影和无人机火网赴会,终究躲不过这种不上台面的政治伏击。

不过这些细节,最多是乱一下俄罗斯的谈判计划,对实际上的谈判推进影响不大。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很响,既要兑现“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的竞选承诺,压制住国内的反对力量,又盯上乌克兰矿产资源,还幻想扮演 和平缔造者去冲击诺贝尔奖;普京则要固化战场成果,要求北约 永久冻结东扩、法律确认乌东四州归属、乌克兰去军事化。

这些条件与美国一直宣传的“不放弃乌克兰主权”的立场尖锐对立,虽然特朗普表示出了愿意割让乌克兰领土的信号,不过泽连斯基和欧盟的坚决抵抗也让谈判充满了变数。

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特朗普的临时变卦很不体面,因为大国外交不是变魔术,当谈判沦为戏法,和平就成了最易消失的鸽子。

各位大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