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档播出!在富阳引发强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5-08-16 07:06  浏览量:3

日前,四集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浙江卫视的黄金档出,节目以“文以立心”“文以载道”“文以兴业”“文以化人”为题,聚焦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年历程,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深邃的文化理念、宏阔的文化视野与深厚的文化情怀。

从千年古城到现代社区,从传统元书纸坊到数字文化园区……富阳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各种形式收看学习该片,回望这20年来文化建设的不凡历程,深切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力量

思想引领+文化滋养

用思想铸魂,让文化入心

20年来,富阳区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思想引领+文化滋养”双轮驱动,以文化人、以德润城,让文明成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最美底色

“专题片通过36个鲜活案例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令人深感震撼,也为我的理论宣讲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区“富有理响”青年宣讲团成员、东洲街道“公望红”宣讲团团长盛俊杰经常深入乡村开展理论宣讲,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来自于与时俱进的创新特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底色。”理论宣讲既要立足身边实际,更要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打动观众、深入人心。”她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带领东洲“公望红”宣讲团创新表达方式,用青春话语讲述东洲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基层沃土绽放思想光芒

△盛俊杰以评书形式宣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寓教于乐,入耳入脑,深人人心,潜移默化。”这让从事城市文明志愿服务近20年的绿舟公益负责人周洪华感触颇多。在交通文明劝导前,他总以代表团结友爱、繁荣富裕、团圆幸福的富阳“市花”——桂花,向志愿者们讲解文明出行的重要意义,让每次活动都落到实处。他说,绿舟公益从2014年建立时的91名志愿者到如今注册人数达12534人,正是志愿服务深入人心的体现,也是城市文明提升的证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意味着越来越多人的文明意识在提升

“社区文化阵地虽小,却是直抵民心的‘精神灯塔’。”江滨社区党委书记陆丽霞组织社工和居民观看专题片后深有感触。该社区文化家园以“水立方”幸福邻里坊为核心,通过共享书房、妇幼驿站、乐龄荟等空间,精准服务“一老一小一妇”,让老有所学、幼有所乐、妇有所想。联动党群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创新“小江馄饨”温情纽带,每周三以一碗爱心馄饨叩开空巢老人心门,实现“送的是温暖,聚的是人心”。“往后咱们还得接着往细里做、往实里干,让这‘精神灯塔’一直亮下去。”陆丽霞对社区未来文化家园的建设充满了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会在一个人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一定要从娃娃抓起。早在2013年,“安顶云雾茶”产地里山镇就开始推进茶文化进校园活动,为此,里山镇中心小学打造“三园两廊一室”的“古韵茶馨”教育阵地,开发“云雾茶艺”课程,出版《灵峰新韵》《古韵茶馨》《灵峰茶韵》三本校本茶文化教材,开展“种下一株茶 与茶共成长”系列活动,并从“知茶一事茶一悟茶”三大版块推进劳动教育,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培养孩子文化自信

里山镇小教导主任张成国说,这一系列校园茶文化活动实现多学科融合,让师生们知茶而爱茶、治茶而善茶、悟茶以立德,不仅有助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也引导他们从小将茶文化根植于心中,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将再接再厉,把茶文化这项特色教育办好”。

△里山镇小的学生们在采茶(资料图)

守正创新、惠民共享、融合发展

交出文化建设的“富阳答卷”

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为何强调“工程”二字?习近平同志强调“一定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20年来,富阳一以贯之深入实施“八项工程”,以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为目标,通过一系列创新文化实践,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协同共进,交出了守正创新、惠民共享、融合发展的“文化建设富阳答卷”

“专题片‘文以兴业’的主题为我们打造富春山居文化品牌指引了新方向,注入了新动能。”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蒋良良说,郁达夫是富阳的金名片,宣传和推介郁达夫文化,关键是做好“活化”与“融合”两篇文章

在让文学“活”起来上,区文联正在策划打造达夫文学会客厅,规划接入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文学馆AI智能体,把富阳的文学底蕴与时代创新融合,构建一个数字化、高互动性沉浸空间,实现智能对话与知识延展。在与文旅“融”起来方面,用好郁达夫生平足迹与作品场景等人文资源,设计“达夫笔下行旅路线”,通过文学导览、演艺等方式增强游客体验,实现“文本场景实体化”。同时策划第九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系列活动,将其打造成具有全国吸引力的文学盛事,带动富阳文化旅游发展,助推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建设。

△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典礼

区黄公望研究会会长蒋金乐多年来不遗余力宣传黄公望和《富春山居图》文化。他说这是富阳的城市品牌和精神内核。他认为,富阳对文化的重视与“文化工程”一脉相承,自从2010年复建黄公望隐居地开始,富阳对此高度重视,成立黄公望研究会、举办国际学术论坛,并在2011年促成《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在台北合璧,从而使富阳被全球媒体聚焦。此后,富阳又建成黄公望纪念馆,建成“建筑版富春山居图”——富春山馆,每年举办“公望富春”文化周活动,让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保持持续热度。

“2010年富阳就打出了描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愿景,这些年持之以恒推进,这是对文化品牌推广的坚守。”蒋金乐接待过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名人,他们大多奔着《富春山居图》而来。他说,这张“文化牌”已经成为富阳“金名片”,未来他依旧会饱含热情地继续做好黄公望研究和推广富阳的文章。

△黄公望隐居地景区

2008年在富阳发现的泗洲造纸作坊遗址,是中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造纸遗址,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为守护这份遗产,富阳启动综保复兴项目,投资8亿元打造考古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目前博物馆主体已完工并创成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文物承载着民族基因,要让其活起来,”泗洲造纸遗址保护中心筹备组的陈玲丹感慨,“我们持续推进考古研究,就是要让青少年感受古代造纸智慧。”

“文化建设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在新登镇党委委员黄丹蓉眼中,新登古城墙正是这样的载体。作为中国保存完好的明清县级城墙代表,它是明清城墙联合申遗中唯一的县级城墙。多年来,新登镇累计投入35亿元实现“显城墙、露城河”的目标。黄丹蓉表示,未来将深化申遗合作,加强保护管理,提升世界遗产价值,让古城墙为地方发展注入文化动力

△新登古城墙

传统与现代融合

提升文化自信,展望更好未来

作为杭州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富阳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面临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如今,她正在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寻找突破口,力争将山水人文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通过文化IP产业化、传播方式年轻化等方式,提升文化自信,为未来留出更多可能性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区文化馆馆长王强对此深有体会。多年来,区文化馆以“家在富春江上”品牌为核心,年均开展40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从少儿非遗故事大赛到乡镇文艺汇演,从铜画体验到浙BA赛场文艺演出,让富春文化基因融入百姓生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王强认为新时代的文化馆需要在内容形式、服务效能上持续发力,“我们要把馆舍打造成终身美育学校,让文化如春雨般滋养人心,用生动实践讲好富阳故事,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需求”。

△区文化馆开展服务宣传周活动

富阳竹纸技艺绵延千年,南宋泗洲造纸遗址印证其历史。如今富阳竹纸技艺仍焕发活力——由竹纸技艺传承人朱中华带领包括儿子朱起扬在内的年轻人,仍致力于竹纸制作的全工艺流程。

“非遗是活着的文化基因,”作为非遗传承人,朱起扬深感责任重大,“年轻传承人既要坚守技艺本源,更要创新应用场景。只有让竹纸走进更多领域,才能让这项千年技艺生生不息,在新时代延续文化根脉。”

△朱中华制作富阳竹纸(资料图)

△朱起杨(左)在山上削竹(资料图)

轩晔数字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影视赛道AI赋能辅助工具研发的创新型企业。公司创始人许博宇是一位“90后”海归青年。“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实践,让我看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广阔前景。”他表示,文化产业需要科技的助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传承与创新,而科技也在文化的滋养下,找到更具价值的应用方向。未来,公司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杭州轩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视,让我深刻意识到,我们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设计灵感的富矿。”富阳区富春山集地名文化服务中心创意总监毛宝收看专题片后表示,他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深入探索文化与设计的融合点,用手中的画笔和创意,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努力创作出更多兼具文化内涵与时代特色的优秀设计作品。

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是“文化强国”战略的浙江实践。而本次专题片引发的学习热潮仍在持续升温,化作动力推动着富阳全体干部群众砥砺前行,为助力“文化强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滋养与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