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南海展开交锋,菲律宾军机现场目睹,美军舰从黄岩岛被赶出去

发布时间:2025-08-16 09:09  浏览量:3

中美在南海展开交锋,结果菲律宾军机现场目睹“尴尬”一幕,美军军舰直接从黄岩岛海域被赶了出去。那么,现场究竟发生了什么?各方举动有何用意?

南海局势近日骤然升温,8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对外通报,美军“希金斯”号导弹驱逐舰当天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黄岩岛领海,解放军依法依规组织兵力,跟踪监视并警告驱离,这一行动现场被一架菲律宾军机目睹。

而在这之前两天,菲律宾海警船、公务船等才刚刚在黄岩岛附近海域制造摩擦。美军舰艇此时闯入,背后动机不难猜测。据美媒报道,“希金斯”号隶属驻日横须贺的美国第七舰队,当时在南海执行所谓“航行自由行动”。美方声称此举是为了反对“过度海洋主张”,并依据国际法行事。

但事实是,美国至今并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是用一套自己制定的标准来挑选目标国家,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介入别国领海。更何况,南海从未出现过航行自由受阻的问题,各国在该海域一直享有包括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在内的权利,美方的说法缺乏事实基础。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美军第一次闯入黄岩岛领海。2019年5月20日,“普雷贝尔”号导弹驱逐舰曾进入黄岩岛12海里范围。不同的是,这次行动发生在中国于2024年11月发表黄岩岛领海基线声明之后,美军的挑衅意味更浓。分析来看,美军很可能是想通过行动,挑战中国划设的领海基线,以向外界表明它“不承认”中方主张。

而菲律宾的动作更是与美军的时间选择形成呼应。8月11日,菲方多艘海警船和公务船,以给渔船运补为由,侵闯黄岩岛附近海域。中国海警依法采取外逼、拦阻等措施,将菲船驱离。由此来说,美军舰艇在菲律宾有所举动2天后出现在黄岩岛,其直接目的显然正是为菲律宾的挑衅背书。

更需要注意的是,菲律宾方面还在空中制造对峙。8月13日,菲方称,一架塞斯纳C-208B轻型巡逻机在黄岩岛附近空域飞行时,被中方战斗机拦截。按照菲方的说法,中方战机在其后方、上方和侧面进行机动警告,双方最近距离约61米,对峙持续了约20分钟。最终,菲飞机飞离了空域。

深度分析来看,菲律宾的策略依旧是老一套——先派船只或飞机侵闯,再通过西方媒体放大所谓“中国威胁”,最后扮演“受害者”博取国际同情。这种做法不仅掩盖了自身的侵权事实,还借助外部势力加剧南海紧张。然而,国际条约早已明确,中国南海诸岛在菲律宾领土范围之外。直到1997年以前,菲律宾从未对中国在黄岩岛的主权活动提出异议,菲方现在的所谓主权声索,本质上仍是从无到有的政治操作。

至于美国,其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幕后推手与风险控制者的结合。一方面,美军出动“希金斯”号和“辛辛那提”号两艘军舰,在海上形成大舰和小舰配合,意在制造战术上的干扰和压力;另一方面,美方又避免直接大规模介入,试图把挑衅的前线留给菲律宾。美方的投机心理很明显——既想在地区制造紧张,牵制中国,又不愿直接承担冲突风险。

对此,中国的态度和行动一贯明确。无论是海军还是海警,都在第一时间依法依规处置,确保局势可控。解放军主动对外披露驱离美舰的过程,释放出黄岩岛局势尽在掌握的信号。中方有能力在任何挑衅发生时迅速反应,维护国家主权与海洋权益,同时坚持与地区国家一道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南海的局势并非天然对立,长期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通过对话协商管控分歧,合作发展一直是主流。但菲律宾屡屡在局势趋稳时制造事端,显然与地区国家共同利益背道而驰。近期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亚峰会外长会上,南海安全问题并未成为焦点,更多讨论集中在合作与发展,这说明菲律宾对华挑衅的企图得不到多数国家的响应。

可以预见,如果菲律宾继续在南海推进这种挑衅模式,中方将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反制措施;而美方如果执意利用菲律宾作为战略棋子,也可能在未来面对更大的战略反制压力。对于中国而言,这不仅是一次领海主权的捍卫,也是一次向外界展示决心与能力的行动。无论局势如何变化,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立场不会动摇,南海和平稳定的方向也不会因为外部挑衅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