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我的“运动”生涯
发布时间:2025-08-16 09:18 浏览量:4
(喜欢将随时的闲言碎语当作心路历程记载下来,是为了老了可以作为回忆录,不喜勿喷)
我常常在凌晨五六点钟便自然苏醒,恰似身体之中隐匿着一枚精准无比的钟表,在窗外的天光尚未铺展开来之际,便悄然奏响了无声的闹铃。
这一习惯的养成,要追溯到年轻时家邻居的一位东风高管。
彼时,我的工作地点颇为遥远,每日六点半便需出门赶班车,早晨六点起床都勉为其难,床气满满。
在我出门赶班车的时间里,我时常会看到这位领导身着短裤背心,大汗淋漓地运动归来,他估计五点多就要出门开始运动了,从工作岗位和身份条件而言,他可能有更多不起床的理由,但是实际却让我理解那种刻在骨子里的自律,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
后来,这位领导调到南方的一家企业任职去了,我也离开了十堰到武汉学习工作,安家了。
在我当时看来,他是一位极为成熟的中年男性。
他拥有令人艳羡的学历(那时东风的领导多出自清华)和显赫的职位,不仅外表俊朗,还拥有健康的体魄。
尤为关键的是,他具备每日清晨毅然离开温暖被窝的坚毅毅力,以及持之以恒锻炼的良好习惯。
管理别人需要职位,管理自己却需要毅力,两者皆备,无疑是成功基础。
这样的人,是值得我学习的楷模。
如今,这位领导或许已然退休。
我与他从未有过近距离的接触,仅仅是时常在公司新闻和报纸上了解他的动态。
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自我赴武汉工作之后,便无需再赶早班车。但早醒的习惯已然养成,醒来之后,我既能够继续沉浸于梦乡之中,也可以翻身起床,开启运动之旅。
尤其在搬至开发区的新单身公寓后,眼前是崭新的企业与广袤无垠、空旷寂寥的厂区。彼时,企业尚未投产,我拥有大量培训之余的闲暇时光。
刹那间,我蓦然意识到,这应当是一个全新的开端,就从每日清晨的跑步运动开始。
于是,受他的影响,这一几乎贯穿我此后所有工作与学习阶段的重要事项,无论我是身处严寒酷暑,还是远在异国他乡,每日早起晨练已然成为我生活中难以割舍的强大动力与牢固习惯。
这一习惯延续了二十余载,并且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一个鲜明的标识。
无论是团委书记还是担任总装厂长,每日清晨,我都会身先士卒带头跑步。不仅如此,我还为参与跑步上班的员工给予打卡奖励,积极号召全体员工提前半小时起床,做好工作前的准备。
后来,当我担任神龙公司武汉总厂党委书记时,更是将这项运动推广至全厂。于是,这项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运动,成为了开发区企业清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清晨起身,投身运动,此时它已不再仅仅是我个人坚守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我几十年来与岁月不断抗争的生命呐喊。
让我的跑步运动被迫中断的是2015年的欧洲之旅。
在旅途中,我的膝盖半月板不慎磕伤,剧痛钻心,几乎难以正常行走。
回国后,我四处寻医问药,身体才渐渐恢复。
然而,我却心急难耐,刚有好转便到会所的跑步机上跑了几公里。
结果,第二天便瘫软在床上,动弹不得。这些年来,我的身体状况反反复复,稍有好转便忍不住去跑步,而跑步之后身体状况又会变差。
慢慢地,我不敢再进行跑步这类易造成损伤的运动。
于是,我开始在家里购置各种按摩椅、足疗仪,小区附近的艾灸馆和中医按摩店也成了我每日必去打卡的地方。
曾经主动积极的运动,渐渐演变为被动的放松。
近两年来,接种三针疫苗之后,我的生活状态、体型以及心态都明显变得懈怠。加之年岁渐长,已然步入退休阶段,晨练的方式也基本转变为以打坐站桩为主。
七月,我奔波于沈阳与广州之间,旅途劳顿,加上南北气候温差显著,尤其是身处武汉罕见的高温时节,每日只能躲在空调房里避暑。如此种种,让我的身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不适。
首先是出汗异常。往昔,我偏爱大汗淋漓的感觉,只觉那是一种清爽畅快。然而如今,稍稍做点事情,身上的汗水便如雨水般滴落,这般出汗之态,实在异于往常。
再者便是失眠问题。每日清晨六点左右,循环反复,上午一般要完成文章撰写,下午则可午休或进行艾灸放松,晚上又再度投入紧张的视频发布、拍摄与剪辑工作。这一环节最为耗时,也最需专注,我常常手持手机便进入了梦乡,根本没有睡眠的问题。
这段时间,却因为背部剧痛让我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痛苦不堪。体内湿气蔓延,仿若万千毒虫在体内叮咬,驱之不散,深入骨髓。
幸得藏友从枫叶国归来,仔细检查一番,排除了肾脏器官的功能性问题,查出主要原因还是长期写作造成的背部腰肌劳损和湿气沉荷,每日为我进行两次按摩康复,尤其是使用其家族的独门药水。三天之后,身体的病痛状况便有了彻底的好转。
今天写完这篇文字,一个是感谢徐中祥医生高超的医术和独门的药水,据他说马上与望京合作康复医院,大力推广他的产品;还有一点告知许多的同龄和老龄藏友,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希望大家爱惜身体,如果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早就医,早做治疗。
毕竟人生就是这么一次单程旅行的机会,不要把太多的遗憾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