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价保肝药,降酶调脂,孕妇可用,治疗3种慢性肝病

发布时间:2025-08-16 11:14  浏览量:2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近年来由于高脂肪、高热量的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以及过度紧张的工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发病率逐年升高。NAFLD是遗传环代谢应激相关的肝脏疾病,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到遗传、生活方式、脂质代谢、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多方面因素。与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也是我国越来越重视的慢性肝病问题。目前针对NAFLD的总的治疗策略首先是生活方式干预:保持理想的体质量,适当运动,改善饮食结构,以及减少热量的摄入、戒烟等。但来自2009年欧洲肝病年会的两项研究显示仅有5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 患者组织学得到改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不同病理状态选择相应的药物,比如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时,应选择肝细胞保护剂及抗氧化剂等。

保肝药物是药物干预组成部分之一,能纠正代谢障碍,修复生物膜、拮抗脂质过氧化、抗炎、抗肝纤维化,可以提高单纯性脂肪肝防范“二次打击”的能力,减轻NASH对肝细胞损伤及炎症坏死的程度,可作为辅助用药。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活性成分是多聚乙酰卵磷脂,进入肝细胞内以完整的分子与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相结合,对已破坏的膜进行修复,使流动性和稳定性增加。从而使酶的活力恢复正常,调节肝脏的能量平衡,起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必须磷脂作为脂蛋白的主要成成分,可影响脂类代谢,提高高密度脂蛋白 (HDL) 摄取、转运胆固醇的能力,参与提高各脂类代谢酶的活性,从而达到降脂的目的。还有一定的抗氧化、抗纤维化的功效。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生活方式的干预,治疗肝功能异常的脂肪性肝病患者,不仅使转氨酶明显下降,而且血脂也明显降低,症状改善,影像学检查脂肪肝分级下降,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理想的辅助用药。

2、肝衰竭:

在肝衰竭时,肝脏组织学可观察到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按照坏死的范围及程度,可将肝坏死分为大块坏死 (坏死范围超过肝实质的2/3) 、亚大块坏死 (约占肝实质的1/2~2/3) 、融合性坏死 (相邻成片的肝细胞坏死) 及桥接坏死 (较广泛的融合性坏死并破坏肝实质结构)。在一个患者的肝脏可同时观察到新旧不一的肝细胞坏死。肝坏死最终可导致肝脏各项功能下降,乃至丧失。

多烯磷脂酰胆碱是从大豆中高度浓缩提取的一种磷脂成分,主要活性成分为多聚磷脂酰胆碱二酰甘油,机体很容易吸收利用,是构成所有细胞膜和亚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学结构与内源性卵磷脂相同,而且因它含有丰富的多种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所以在功能上比体内的磷脂更卓越,可进入肝细胞将人体内源性磷脂替换,直接与肝细胞膜结合并进入膜成分中。这种结合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对已破坏的肝细胞膜结构具有生理性修复作用,维持或促进不同器官及组织的许多膜功能,包括调节膜结合酶系统的活性。它还能调节细胞色素P450 2E1的活性,减少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增强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增加膜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流动性。它能抑制肝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反应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促进肝细胞再生,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改善肝脏的脂质代谢。

临床研究证实,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肝衰竭都,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好转,黄疸下降,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

3、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大量酒精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肝细胞内的脂肪沉积,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炎是短期内肝细胞大量坏死引起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可发生于有或无肝硬化的基础上,其重症可出现肝功能衰竭的表现,如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常伴内毒血症。因此,常危及生命,必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多烯磷脂酰胆碱 (PPC) 是从大豆中高度浓缩提取的一种磷脂,其主要活性成分是1, 2-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 (DLPC) 。DLPC可将人体内源性磷脂替换,结合进入膜成分中,增加膜流动性,同时还可以维持或促进不同器官及组织的许多膜功能,包括可调节膜结合酶系统的活性;能抑制细胞色素P4502E1 (CYP2E1) 的含量及活性,减少自由基;可增强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达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当患肝脏疾病时,肝脏的代谢活力受到严重损伤,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可提供高剂量、容易吸收利用的高能多烯磷脂酰胆碱,这些多烯磷脂酰胆碱在化学结构上与内源性磷脂一致,它们主要进入肝细胞,并以完整的分子与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相结合,另外,这些磷脂分子尚可分泌人胆汁。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还可以调节肝脏的能量平衡,促进肝组织再生,使受损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复正常,将中性脂肪和胆固醇转化成容易代谢的形式,稳定胆汁。

临床研究表明,多烯磷脂酰胆碱可提高酒精性肝病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提高生存质量,但不能改善患者病理组织学,只能防止组织学恶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