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期!没有特效药!兰山区发出提醒!
发布时间:2025-08-16 11:47 浏览量:2
夏秋季高温高湿
是蚊子大量繁殖、叮咬
传播疾病的高峰期
为了保护您和家人的健康
兰山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出倡议
↓↓↓
广大居民朋友:
夏秋季高温高湿是蚊子大量繁殖、叮咬传播疾病的高峰期,蚊子叮咬不仅让人痒,还可能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这两种病目前都没有特效药,防蚊灭蚊是唯一有效手段。为了保护您和家人的健康,营造干净舒适的家园环境,兰山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特此倡议:
一、认识风险,提高警惕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花蚊子”(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典型症状为高烧、肌肉关节痛、皮疹等。被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可能过几天甚至十几天才会发病。
主动向家人、邻里普及防蚊知识,尤其提醒老人、儿童、孕产妇等抵抗力较弱人群,在蚊虫活跃时段加强防护,形成“人人知风险、户户会防范”的氛围。
如果您发现小区绿化带、楼道角落、工地、村庄空地等公共场所有积水或蚊子特别多,请马上告诉物业、村委会或街道卫健办。
二、清理积水,断蚊“老窝”
蚊子喜欢在小积水里产卵繁殖。清除积水,就是消灭蚊子的摇篮!
翻盆倒罐清积水:每周检查一次阳台、院子、卫生间、厨房。把花盆托盘、水桶、闲置的瓶瓶罐罐、废旧轮胎里的积水彻底倒掉、刷干净、倒扣存放。
水培植物勤换水:家里养的水培植物,每周至少换一次水,同时清洗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把蚊子的卵和幼虫(孑孓)冲掉。
小地方别忽视:空调外机接水盘、冰箱底下的接水盒、浇花的水壶、宠物的水碗,甚至一个不起眼的瓶盖积水,都要及时清空擦干。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盖好垃圾桶盖。
社区环境“齐动手”: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爱国卫生运动,大家一起清理公共区域的杂草、废旧杂物、堆积的垃圾。填平地面坑洼,疏通屋顶的排水沟和楼下的雨水井,防止积水。
养成“随手清”好习惯: 看到小容器里有积水,随手倒掉擦干,不给蚊子留机会!
三、科学防叮,保护家人
室内防蚊:给门窗安好纱窗纱门,睡觉挂蚊帐(尤其是婴儿床)。优先使用电蚊拍、灭蚊灯。使用蚊香、电蚊香液/片或杀虫气雾剂时,务必选正规产品,仔细看说明书,注意安全。
出门防蚊:尽量穿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有效的驱蚊产品。购买时认准含有“避蚊胺(DEET)”“驱蚊酯”或“派卡瑞丁” 等有效成分的产品,并按照说明使用。蚊子最喜欢在清晨(天亮后2~3小时)和傍晚(日落前2~3小时) 出来活动。这个时间段尽量少去树荫下、草丛边、水池旁等蚊子多的地方长时间停留。
旅行防蚊要牢记:外出旅行的居民在旅行期间,更要全程做好防蚊措施。选择有空调、纱窗纱门的住处。旅行回来后的14天内,要特别注意自己有没有发烧、关节痛、出疹子等症状。
四、身体不适早就医
出现症状别耽误:如果突然发高烧(38℃以上),并且伴有头痛、眼眶痛、严重的肌肉关节痛、身上起红疹,要马上去正规医院看病!
主动告诉医生:最近有没有被蚊子咬得很厉害?最近有没有去过外地或者国外?
看病路上也防蚊:去医院时最好穿长袖长裤,涂好驱蚊剂,避免再被蚊子叮咬,也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防传染他人。
配合医生和疾控:如果医生怀疑或确诊是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请务必配合医院和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隔离、治疗和调查,这是防止疾病传播的关键。
蚊媒防控成效取决于每一名市民的参与,夏秋季是蚊媒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期。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以“人人动手、户户参与”的合力,践行“清环境、防叮咬、早报告”的原则,从清洁自家阳台、院落做起,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养成科学防蚊好习惯,为自己、为家人、为邻居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
兰山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