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首秋蟹诗词,品读鲜美雅韵:菊开稻熟水波老,持螯把酒与山对

发布时间:2025-08-16 09:33  浏览量:2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当第一缕秋风拂过,空气中便渐渐弥漫起秋蟹那独特的鲜香。在这秋意浓浓的时节,古人不仅钟情于品尝肥美的螃蟹,还将这秋日美味融入诗词之中,留下了诸多佳作。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秋蟹诗词,领略古人的风雅与生活情趣。

《月下独酌四首·其四》: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诗仙李白以豪放洒脱的笔触,将蟹螯比作仙药金液,把糟丘视为仙山蓬莱。在他眼中,手持蟹螯,畅饮美酒,趁着月色登上高台大醉一场,便是人间至乐。此句生动地展现出李白的浪漫情怀与对生活的热爱,吃蟹饮酒,何等逍遥自在,仿佛世间的一切烦恼都能在这美酒与蟹香中消散。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晚唐诗人皮日休笔下的螃蟹,有着独特的个性。螃蟹虽未游沧海却早已声名远扬,它的骨头从肉上生出,有着坚硬的外壳。面对雷电毫不畏惧,即便在海龙王处也敢横行。诗人借螃蟹来表达一种对勇敢无畏、不畏惧强权精神的赞赏,螃蟹在这里已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

《丁公默送蝤蛑》: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苏东坡嗜蟹成癖,收到丁公默送的蝤蛑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诗中先是将溪边小如铜钱的石蟹与眼前赤玉盘般的大蟹作对比,突出蝤蛑的硕大肥美。半壳蟹黄,正适合就着美酒品尝;两螯蟹肉,洁白如雪,仿佛在劝人多吃。最后以诙谐的口吻调侃自己,一首诗换得两只螃蟹,得意之情跃然纸上,尽显其率真可爱的一面。

《蟹》:稻熟水波老,霜螯已上罾。味尤堪荐酒,香美最宜橙。壳薄胭脂染,膏腴琥珀凝。情知烹大鼎,何似莫横行。

北宋史学家刘攽的这首诗,从多个角度描绘了螃蟹。稻谷成熟时,水波渐老,螃蟹也已肥美被渔民捕捞上船。螃蟹味道醇厚,最适合搭配美酒,其香气与橙子相得益彰,仿佛让人闻到了美酒、橙子与螃蟹交织的诱人香气。接着,诗人又细致地描写了螃蟹的外观,壳薄如染上胭脂,膏腴似琥珀凝结,形象生动。

《游庐山得蟹》: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亦知二者古难并,到得九江吾事足。庐山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来酒边。持螯把酒与山对,世无此乐三百年。时人爱画陶靖节,菊绕篱边手亲折。何如更画我持螫,共对庐山作三绝。

南宋诗人徐似道将游庐山与食螃蟹相提并论,认为不到庐山游览会辜负双眼,不品尝螃蟹则会辜负肠胃。当他在庐山得到螃蟹时,欣喜万分,觉得人生足矣,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手持蟹螯,面对庐山饮酒,逍遥惬意,仿佛这种快乐能延续三百年之久。最后,诗人还幽默地说,人们爱画陶渊明采菊,不如画自己持螯对山,将自己与庐山、螃蟹视为三绝,充满了生活情趣。

《螃蟹咏》: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写下这首《螃蟹咏》。在桂花阴凉下,手持蟹螯,泼上醋,插上姜,众人兴致高涨。不但描绘出了王孙贵族们吃蟹饮酒的热闹场景,更是巧妙地写出螃蟹横行的特点与无肠的生理特征。同时也进一步刻画了人们吃蟹时的馋态与对蟹香的留恋,最后一句作结,表达出螃蟹为满足世人的口腹之欲而生,也流露出对人生的些许感慨。

六首秋蟹诗词,或写螃蟹的美味,或借螃蟹表达情感、抒发志向,每一首都饱含着古人对生活的感悟与热爱。在这个金秋时节,当在我们品尝肥美的螃蟹时候,不妨也读一读这些诗词,感受古人的诗意生活,让味蕾与心灵一同沉醉在这秋蟹的鲜美与诗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