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家长笔记 第三十三章 纷繁家长群
发布时间:2025-08-16 08:56 浏览量:2
家长笔记
【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
下卷:父子相长
转变,总是在不经意间
突然发现:那些酒席上的段子
好久没说了
挂在嘴边的常是:你娃、我娃
突然发现:喝酒的频次少了
躲酒成了习惯
心里惦记的是:今晚要接孩子
第三十三章 纷繁家长群
自从微信进入人们生活后,为了方便交流,人们做什么事都喜欢拉一个群:工作群、家族群、出游群、干饭群、同学群、家长群……涉及方方面面,包揽形形色色。
如果一个人的微信里没百八十个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交往广泛。
很多群开始组建的时候,往往都热情满满,活跃度高;时间久了基本就成了僵尸群,无人问津;只有发红包的时候,才会有人闪电现身,并迅速消失在群海中。
但也有例外的群,热度从来不减,热情随时拉满,热点频频出现,那就是著名的家长群。
最活色生香的是幼儿园家长群,因为妈妈们都还年轻。
最积极亢奋的是小学家长群,因为家长们都满怀希望。
最回归现实的是初高中家长群,因为时常要收收费用。
李富贵错失了幼儿园家长群,因为那时还没有兴起。他也没有加入小学家长群,因为里面太热,他怕心火重引起身体不适。
陈乐儿则不一样,每天兴奋地关注着这个似乎可以改变孩子未来前途的群,还时不时的享受领导般的待遇——发言,遗憾是没有薪酬待遇,也没有主持人隆重介绍!
这一日,阳光明媚,窗外的鸟儿不停摆弄着美丽的羽毛,尽情卖弄着婉转的歌声,显得一个骚情!
不知是受天气还是小鸟的影响,一大早,江城小学四年级一班的家长群就开始蠢蠢欲动,首先是林小晓的妈妈发出一段视频,内容是自家孩子朗诵的一首小诗。骚情的鸟让她附了一段骚情的话:“各位亲,这是我们家小晓自己创作并朗诵的小诗,分享给大家。小晓天生就有一颗诗意的心,对艺术的感知力远超常人,愿她的诗和远方与你同行!”
群里的家长们看了,有点赞的,有送花的,更多的是不动声色心里冒着酸的,也有高雅人士心里嘀咕:“这也叫诗?”
一石激起千重浪,显摆之心激起了全群家长们的斗志。
于是乎,群里的大神们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一个忍不住的是王大柱爸爸。他是一个暴发户,说话总是咋咋呼呼,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几个钱。打字太麻烦,于是他干脆操起夹生的普通话在群里发了一段语音:“现在的钢琴也太贵了吧,我的个乖乖!轻飘飘的就十来万呢!那家伙,大柱喜欢得不得了!我就觉得,孩子嘛,要啥就得给啥,别心疼钱!”
这普通话太打脑壳,听着让人着急,直起鸡皮疙瘩,但老王却自以为这样上档次,可以脱离暴发户的低级趣味。话音刚落,又上传了一张儿子弹钢琴的美照,只是王大柱那肥硕而粗犷的形象与钢琴配在一起有些滑稽。
张美美的妈妈也不甘落后,直接发了一堆照片,都是张美美穿着各种名牌衣服、背着名牌包包的美照,还配文说:“我家美美这一身行头,可都是从国外买回来的,一般人可买不到。这孩子,从小就有高贵的气质,将来必定是要进入上流社会的。”
显摆是一种极度空虚而又迫切寻求关注的心态,只有对身边同阶层的人显摆才会显得异常兴奋,如果地位、实力相差太大,那就毫无意义了。
小学家长群是显摆的最佳场所,既给自己长面子,又为子女树门楣。
看着别人羡慕嫉妒恨的样子,再轻飘飘回上一句“浅学浅学”,别提有多满足!
这时候,一向低调的李阳爸爸忍不住说了一句:“孩子嘛,还是单纯点好,别太物质了。”
“那个马什么思说过,没有物质哪来精神?物质才是基础嘛!”王大柱爸爸装了一次学问。
林小晓妈妈早就看不惯王姓家长的土鳖作风,于是阴阳怪气地说:“有些人啊,没受过艺术和文化的熏陶,只知道钱、钱、钱。”
张美美妈妈也跟着附和:“就是,我家美美这品味,可不是光有点钱的暴发户家庭能培养出来的。”
群里顿时火药味十足。
一直没说话的学霸赵鹏爸爸这时开口了:“我觉得孩子们的成绩和品德才是最重要的。”
前半句说得中肯,但后半句却来了一波“凡尔赛”:“我家赵鹏这次不知怎么搞的,考试只考了全校第二,没能一如既往地为班级争光呀!”
尽管大家心里嘀咕,但实力摆在那里,令人不得不服。家长可以比比财力物力、美貌气质,学生归根结底比的是成绩。于是大家纷纷拍马:
“学霸!”
“牛娃!”
“栋梁之材!”
“羡慕嫉妒恨!”
“未来的清北精英!”……
大家都在拍着,唯独王大柱爸爸有些不屑:“有了钱什么精英雇不来?我家大柱可不一样,以后直接继承我的家业。”也不知道他这情商是不是被钱给蒙住了,也许这就是我们说的富贵逼人吧!
林小晓妈妈反驳道:“没有文化底蕴,家业也守不住。”
张美美妈妈自顾自地来了句:“气质,气质才是关键。”
大家闹得个热火朝天,这可急坏了陈乐儿,一直插不上话,费了好半天力憋了几个字,终是删掉没发,因为她感觉自己确实没有什么值得显摆的,只得看着别人闹得欢腾而自己难受。
“喜欢和那些显摆的家长比,不是显得自己没水平?”李富贵经常提醒她。
“有些人的家长还是管一下你的娃儿哈,下次再欺负我们东东,我就不客气了哟。”突然画风一变,曹东的家长发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群里立即安静了下来,大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片刻,杜家航的家长发来一条消息:“莫要光怪别人,自己先把各人的孩子管好。”
“明明是你杜家航欺负我们曹东,你还有理啦?”曹东的家长反驳道。
“一个巴掌拍不响,你曹东也不是什么好鸟!”杜家航的家长咄咄逼人。
“有你这样无耻的鸟人,才生出这样蛮不讲理的鸟蛋!”曹东的家长怒不可遏。
这时群里的家长才明白,这两个家长是因为孩子在学校闹了矛盾而大人先掐上了。
于是群主家长赶紧出来说话:“请大家不要在群里起争执!这是方便大家联系的和谐家长群,有什么矛盾莫在群里说,下来找老师解决。”
各自熟悉的家长也一阵劝说,终于,闹腾的家长群消停了下来。
今天的热度才过,明天的热点依然。
这里有人炫耀女儿钢琴舞蹈过了几级,那里有人夸赞儿子绘画书法得了什么奖,一会儿有人展示演讲比赛要冲出世界,走向宇宙,一会儿有人晒出获得这样杯、那样杯。
估计再能吹,也最多只能是E杯,怕是大不过世界杯!
群也是一个江湖,江湖纷繁,每天都发生着这样的故事。
一日,群主一条神秘而劲爆的消息在群里引起轰动:“这个周末市一中开始招生了哟!”
“什么招生?”关系到孩子前途,陈乐儿第一时间问询。
“就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到那些重点中学报名参加考试,成绩优秀的,就会被录取。”林小晓妈妈热心地解释道。
“找哪个呢?”陈乐儿继续追问道。
“你可以找学校的招办,但这些事都是隐秘的,学校不敢明目张胆地招,都是私下进行。参加了机构培训的学生最好操作,培训机构与学校都有联系,可以推荐。”赵鹏的家长显得非常熟行。
当下的教育,乱象丛生,一些学校为了挖优质生源用尽了吃奶的力。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有的学校开出了免学杂费,送住宿套房,补贴生活费,更有甚者,直接解决父母工作。
一时间,父凭子贵!一个区县为了留住一名顶级学生,竟然惊动了区委书记,直接提拔了学生的父亲为副处级干部。一人苦读,全家幸福。这一案例更加坚定了家长们挥刀而宫的决心。
于是,对学生的“卷”,再一次卷出了天际。家长手中那无形的长鞭扬得更高,唐僧的紧箍咒都念出了血泡。
自从小升初不进行考试以后,江城区小升初的招生政策就采取了一种无奈而特殊的方式,在划片就近入学的基础上整个城区内部采取抓阄的方式确定学校。因为这几所学校的教育资源不平衡,那些没抓到心怡学校的家长,就会想方设法地为自己寻找另外的出路。于是,这看似公平的政策下,也留下了部分优秀学生流失的隐患。
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有许多成绩好的学生就通过特殊考试的方式,到江城以外的重点中学就读。
考得上就考,考不上就交钱,这是当下择校的两大途径。
“要学奥数,如果没学过奥数的就不要去丢人现眼了,肯定考不上。”杜家航的家长突然来了一句。
本来满怀希望跃跃欲试的陈乐儿,心一下子坠入了谷底。心中暗暗怪起了李富贵:还当过老师,为什么不早点让孩子去学奥数,这简直是耽误孩子的前程。
等李富贵回家,陈乐儿好几天没拿好脸色给他看,再赠送无休无止的絮絮叨叨,因为是免费赠送,李富贵不接受也得接受。
但现实就是现实,埋怨起不了任何作用,最终也只得祈求菩萨保佑,寄托于自己的手性了。
那一日,淫雨霏霏,园子里的桃花在雨中娇嫩欲滴,随着放浪的风飘落在碧波之上。
这时,隔壁幼儿园群里一张不雅图片像一颗核弹般把群里炸得七荤八素、寸草不生。
事情还得从几个月前说起,幼儿园搞了一次亲子活动,班上柳小悦的爸爸和张中昊的妈妈有了一次短暂接触。
柳小悦的爸爸柳华鑫是一个事业有成的青年企业家,其人风趣幽默、高大帅气,是名副其实的高大帅。
张中昊的妈妈易芳菲是一位性格开朗、温柔甜美的全职太太,长着一副人见人爱的初恋面孔。
人,都是三观跟着五官走的动物,为了掩饰浅薄,还美其名曰:眼缘!
男人看漂亮的女人都有眼缘,女人看帅气的男人也有眼缘,于是这两个有眼缘的人相见恨晚、一见倾心,心中顿时泛起别样的涟漪。不,是荡起了千层浪!
从此,易芳菲和柳华鑫就经常在群里互动,起初只是谈论孩子的教育问题,渐渐地话题变得越来越私人。
真是,郎情又妾意,恨不早同“裙”!
一来二去,两人悄悄加上了好友,柳华鑫向易芳菲展露心迹:你就像一本书,越看越想睡。易芳菲向柳华鑫吐露心扉:你像一瓶酒,越喝越想有。
三下五除二,最终两人冲破衣衫的阻隔,赤诚共赴巫山云雨。
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俩的异常行为引起了柳华鑫老婆的注意,并在机缘巧合下拍到了两人的亲密照。
为了泄愤,柳华鑫的老婆将偷拍的照片发在了家长群里,她要报复这对狗男女,要让他们在所有的家长面前出不尽的丑。
照片一出,虽没有“艳照门”那般惊艳,但因为是身边有名有姓之人的艳事,腥骚味立即引起了轰动效应,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吃瓜群众开始嘲笑、指责、谩骂,有的家长甚至开始深挖他们之前在群里的互动,找出各种“蛛丝马迹”。易芳菲的丈夫也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最终搞得两个家庭支离破碎。
入群有风险,裙内更甚之。
陈乐儿听到这个八卦后,兴奋得双眼直冒金光,到处打听事情的来龙去脉。在李富贵耳边喋喋不休念了好几天,最终直骂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李富贵听了觉得很好笑,这是所谓“不是东西”的男人一个人能干出的事?那都是有眼缘的人干的事。
对李富贵而言:自己看别人有眼缘,谁看自己都没有眼缘,因为自己的五官总是影响了这神奇的眼缘。
花前月下,郎情妾意,都是有姿色的男女做的事,穷人和丑人不配拥有爱情,偷情也不行。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李思民小学就要毕业了。班主任托群主在群里发布了召开最后一次家长会的通知。这次,陈乐儿坚持要李思民去参加,还开玩笑说让李富贵也去开开眼缘。
家长会开得很乏味,都是老三篇,先是学校讲,再是班主任讲,最后是科任老师讲,那叫一个昏昏欲睡。
李富贵以前自己当老师时也没讲出什么新意,也就不好奢求别人讲得有多好。
他知道这也就是完成一个程序,孩子要毕业了,学校必须开个家长会,家长算是参加了家长会。
李富贵虽然很平静,但有的家长却特别激动,会后围着班主任问这问那,问个不停,好像这一问能够提升孩子的打怪等级一般。
李富贵本想一走了之,但考虑到不礼貌,也只得在一边站着不吱声,等着跟老师打一个招呼再行离开。
“老师,我们思民给您添麻烦了,最近在学校表现怎么样?”最后,李富贵礼貌性地问道。
班主任对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家长没有“眼缘”,只淡淡地说:“表现一般,不拔尖,不调皮,不主动,不积极!”
这是一个资源顶配的班级,当年李富贵找不尽的关系让孩子来到这个班上,后来才发现这个班都是拼爹拼来的学生,要想自己的孩子脱颖而出,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仅仅是眼缘和银元能够解决的,那拼的是玄妙的资源。
李富贵自己也当过老师,当然知道班上中等成绩的学生是什么待遇。
老师的一惯手法是:抓两头放中间。换句话说,就是像李思民这样的学生,属于自然生长系列,老师是不会花太多时间来关注的。
这也就能解释通为什么学生出社会后,往往成绩最差的最记得住老师,因为老师曾经在他身上花了大把的时间。成绩好的同学同样得到大量关注,但此类学生大都觉得那是自己努力所得。而中等成绩的学生已经记不起老师有几次正眼看过他们,存在感弱爆了。
记得李思民曾兴高采烈地回家告诉父母:“今天,老师表扬我了!”
“表扬你什么啦?”
“老师表扬我美!”
“美?”
“真的,老师说我:想得美!”
就这样一次误解式的表扬,让孩子如此念念不忘,中等学生在校园的境遇诚如他们午休的被褥——稀薄得很!
回到家里,看着李思民略带惶恐而期待的眼神,李富贵心疼不已,自己的孩子,别人不疼自己疼。
于是,他伸出手欲向儿子脑袋摸去,转而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儿子快十三了,个头就要超越李富贵,走向一个新高度,摸脑袋的习惯必然成为过去式,李富贵和蔼地说:“老师表扬你啦!”
“真的?”李思民有些怀疑,更多的是高兴。
“真的!老师说像你这样厚积薄发的学生,上升的空间将大得惊人,到了初中以后会一飞冲天,不可限量!”李富贵说得一脸真诚,他并没有说谎,他只是借老师的名义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真实想法。
“老师之所以没有当面表扬你,是怕你骄傲。所以儿子,你要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爸爸也看好你!”
看着儿子迈着六亲不认的跑跳步与小区里的小孩玩在一起,李富贵很庆幸,庆幸将那一份童年的快乐留给了孩子,也庆幸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向前,不曾闪亮,也不曾黯淡,一如清风的淡然。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远了;有些事,想着想着就忘了;有些群,聊着聊着就散了。随着孩子毕业,这个频繁交流的平台,火热显摆的胜地,这个曾经纷繁嘈杂、激情四溢的群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褪去了它的荣光,洗去了它的世俗,消失在浩瀚的网络世界。那曾经在群里发生的各色事件,都将成为历史,化为烟云。
——人走,群散,唯愿青春不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