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量(73)
发布时间:2025-08-16 14:51 浏览量:2
我出生在新疆兵团,小时候的家在基层连队。
(1986年末,千里冰封的冬季,我的爸爸、妈妈经团部和师部领导批准同意,从此结束20多年从事西北边疆兵团战士生涯,返回内陆祖籍河南老家,前往平顶山市区工作。我和弟弟随从前往。)
车间领导为了让小年青新工们安心工作,又给小年青新工们上涨工资,与我们这些工作10几年的老工人相同。年龄大多数在18、9岁小年青们新工们,找工作时在年龄上有优势和选择的范围广。显然,即便是工作上提高工资待遇,×纺厂的工作还是入不了小年轻们的法眼。留下的是少数,离开的是大多数。大约不到1年时间,在车间里已见不到30多名技校生朝气蓬勃、青春靓丽的身影。
网络图片
不知不觉中,我发现,在车间工作的新工的年龄开始变大,我知道单位领导又放宽了招工年龄。我好奇地问某位30岁左右的新工:“通过谁来工作的?来自哪里?”对方回答:“来自某矿的农村,正巧,某天经过某矿,看到某处的墙壁上有河南平顶山市区×纺厂面向社会招工的广告。刚开始有的不相信,主动来到×纺厂的大门口向门卫咨询,这才知道招工这件事是真的。所以,就每天乘坐通勤车来厂里上班了。
2006年3月末,某天的下夜班之前,班次领导在车间东侧墙壁上挂着的小黑板上书写:“下班开会”的字样。3月的天气室外还有一丝冷意,班次领导在下班时间召开本班次会议的地方选择在车间堆放纺织材料的管房内。班次向往常召开班次会议那样,还是先讲述工作中的问题,最后的时间讲述令班次所有女同事们想象不到的“好消息”:个别身体不好的女职工和家里有事情的女职工,可以办理(息工)请假1年、2年或者3年时间。(息工)请假结束,回厂里上班时,自己向厂里缴纳养老金。
紧接着班次领导说:“散会”。这时,同事们一哄而散四散开来地走出管房,有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地女职工行走在出、入生产厂区的道路上,这时,有的女职工想起了什么,再次返回车间内等等。
不知为什么,听到班次领导传达上级厂领导对下属职工的仁爱之心,我的心里猛然涌现一股暖流。我觉得,这是单位领导给我的人生之路中的1次“机会”,在严厉中考验我的意志和决心。我知道,我应该做一件我早就想做事情——
我想生二孩。我赶紧取消避孕措施,希望快速“中标”。
因为,我知道,虽说现在处在“jh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阶段,我的工作单位面向社会招工小年轻们已经出现困难的局面。总有一天,会有缺少劳动力的时候。到那时候,人口少了,工作好找。再加上,我觉得“ds子女”太孤单,我希望自己再生二孩。
网络图片
(事宜原为地一连3个月我都没有怀孕,这时,我猜测,一定是6年前上“节育环”引起的“不孕症”。我开始看妇科,喝中成药《桂枝茯苓丸》,还没完没了的热敷小腹。)
10几天以后,有位女同事r突然消失了;后来的时间,听别的女同事是,女同事r身体不好,办理请假(息工)3年时间。
1个多月以后,又有一位女同事2006年女同事f按照厂里的规定,在厂里办理请假(息工)3年,前往郑州老公的工作单位。随后的时间,又有几位女同事办理请假(息工)3年的时间。在我看来这是个好机会,因为,我想生二孩。
这时候,我发现我工作的车间里,几乎隔三岔五地更换着陌生的面孔。原本就陌生的面孔,没有时间留在记忆里。这些新入职的新成员离开的多,留下来的很少很少。我知道,新成员们局限于媒体中纺织厂女工光鲜亮丽的外表,在亲身体验纺织厂的工作以后,才体会每天工作中的枯燥、辛苦。也许是美梦破灭,只有决意离开。班中吃饭时间,我们几位女职工与新工做短暂的闲聊。新工们一脸的诧异问我们老职工是怎么承受工作中的辛苦时,我们老职工微微一笑说:“这份工作是自己的生活之路,喜不喜欢都要干下去,没有别的办法。假如有别的办法,谁还愿意在这里苦干。”
2006年5月里的某天,车间里的早班时间,猛然出现众多陌生面孔的新工。有几次在下班时间,我去班次办公室找领导汇报工作上问题,这时,看见刚进厂工作的新工,只干了1天的工作就去班次办公室送围腰和帽子辞职的,有点干了3天,也有的干了10几天,还有的上不了夜班,当晚就辞职的。
网络图片
看到我的工作单位,几乎在隔三岔的时间,就有小年青新工们爽快和潇洒的辞职,预示着人口在减少,工作好找。加剧了我生二孩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