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认栽了,韩摆脱不了尹锡悦道路,20多岁年轻人,近8成亲日

发布时间:2025-08-16 16:17  浏览量:2

尹锡悦虽然已经被关进首尔拘留所,但他留下的“政治遗产”,依旧是李在明摆脱不了的包袱。面对韩国的普遍民意,李在明只能“认栽”。

韩国盖洛普8月15日发布的民调显示,38%韩国民众对日本持好感态度,较2022年的21%飙升17个百分点,逼近2011年日本大地震时期41%的历史峰值。

更惊人的是,在“对日本人有好感”的受访者中,20多岁人群比率最高,达到77%,成为推动数据的主力军。

这一变化的深层动力是经济地位逆转与文化渗透。2023年,韩国人均GDP达3.56万美元,首次超越日本,2024年优势继续扩大。

65%的韩国人认为“日本已不再比韩国先进”,其中48%认为两国实力相当。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年轻人认为,他们与日本民众的隔阂正在减少。

与此同时,2024年日韩互访人数突破1200万,日本动漫、美食成为韩国青年生活日常,文化隔阂加速消融。

但人们也需要注意到,80%韩国民众仍指责日本“历史反省不足”,韩国社会正撕裂于“享受日本”与“铭记历史”的双轨并行中。

面对这一民调数据,李在明希望让韩国的外交转向,可谓是难上加难。李在明不希望让韩国过度靠拢日本,但不反对美日韩合作。李在明真正希望的是缓和韩国与中国、朝鲜的关系,让韩国成为中美日朝“四方博弈”中的受益者。

在光复节80周年讲话中,李在明使出了他的平衡术,对朝递橄榄枝,对日划红线。

李在明继续在外交上走钢丝,对朝释放“去冷战化”信号:宣布已停止散发反朝传单、中断扩音器广,承诺分阶段恢复《九一九军事协议》以重建军事互信。

他首次明确表态“不追求吸收统一”,承认朝鲜现行体制合法性,甚至两次强调“忍耐”,用善意等待朝方的回应。

对于日本,李在明软硬兼施。李在明将日本称为“共享庭院的邻居”,提出通过“实用外交和穿梭外交”深化合作,却同时敦促日方“正视痛苦历史,避免破坏信任基础”。李在明虽未直指慰安妇、强征劳工等敏感词,但警示意味明确。

李在明这样做的目的,一个是向美国展示韩国的战略价值,一个是为之后的韩日首脑会谈铺路。8月25日韩美峰会前,李在明希望凸显韩国在美日韩三角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李在明希望和日本在半导体、能源等领域展开技术合作,让韩国在关键领域不要落后于中美太多。

戏剧性的是,朝日双方的态度相当微妙。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战败80周年追悼仪式上,13年来首次使用“反省战争”表述,被韩媒解读为对李在明讲话的默契呼应;

至于朝鲜,金与正已经提前泼下冷水,斥责韩方政策是“卑劣骗局”,更援引韩国宪法中“追求统一”条款,讽刺其“实质立场未变”。

韩国方面指出,朝鲜短期难改对抗姿态,日本务实主义占上风。光复80周年之际,韩国站在历史与现实的分水岭。李在明或许跳不出尹锡悦的外交布局,他“务实外交”的效果还有待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