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难治癌症榜单,5年生存率不足10%!愿你一生不会遇到它们

发布时间:2025-08-16 17:00  浏览量:2

得了癌症就等于判死刑吗?当然不是。但医学界公认,部分癌种因生物学特性凶险、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生存率显著低于其他癌症。基于全球癌症生存率数据、治疗反应率及复发率,以下4种癌症因其难治性备受关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它们一下。

难治的4种癌症

1、胰腺癌,尤其胰腺导管腺癌

被称为“癌王”的原因

隐匿性强,深居腹膜后,早期常没有症状。出现黄疸、腹痛、消瘦时大多已经晚期。

侵袭转移很快,容易侵犯周围血管神经,早期即可发生肝、腹膜转移。

微环境恶劣,致密纤维间质形成物理及免疫屏障,阻碍药物输送及免疫细胞浸润。

治疗选择少、疗效差,手术是唯一根治希望,但仅15-20%患者初诊时可手术。化疗(吉西他滨为基础方案)反应率低(小于30%),容易耐药,靶向、免疫治疗获益人群有限。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2023年数据,胰腺癌所有分期5年生存率约为12%(2013-2019年诊断),转移性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不足3%。2022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预后更严峻,5年生存率不足10%。

2、肝细胞癌

难治疗的原因

双重打击,多继发于慢性肝病(乙肝/丙肝、酒精肝、脂肪肝),肝功能储备差限制治疗强度。

高度异质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差异大,部分生长迅速。

容易复发转移,即使早期手术或局部消融,5年内复发率高达50-70%。

系统治疗瓶颈,肝细胞癌对传统化疗(如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客观缓解率仅8%到12%,效果有限。靶向药(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仅能有限延长生存几个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有效率约15-20%,联合方案(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显著改善,但仍旧有大部分患者没有效或耐药。

全球范围所有分期5年生存率大约18%到20%。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在靶免时代前仅大约1年,联合方案提升到近2年,但长期生存者仍是少。

3、胶质母细胞瘤

难治原因是

位置致命,位于颅内,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浸润性生长)。

高度侵袭浸润,肿瘤细胞沿神经纤维散,边界不清。

血脑屏障阻隔,限制大多数药物进入脑实质。

异质性与进化快,肿瘤内存在多种克隆,对治疗反应不一,容易产生耐药。

复发几乎不可避免,标准治疗(手术加同步放化疗加辅助化疗)后复发率高。

生存数据,即使接受标准治疗,中位生存期大约14-18个月,5年生存率不足10%,复发后预后非常差。

4、恶性胸膜间皮瘤

难治的原因

病因明确但难防,主要与石棉暴露相关,潜伏期长(20-50年)。

诊断时多晚期,早期症状(胸痛、气短)没有特异性,常被忽视。肿瘤沿胸膜弥漫生长,难以根治性切除。

治疗选择有限,手术创伤大、并发症高,仅仅适用于极少数早期患者。放疗受限于肺耐受剂量。化疗是基石,但客观缓解率大约40%,中位生存期大约12到18个月。

免疫治疗,伊匹木单抗加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方案,已被FDA批准为不可切除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一线治疗,中位总生存期较化疗延长约3个月,但长期生存者仍旧较少。

生存数据,总体5年生存率约5-10%,多数患者生存期不足2年。

胰腺癌的治疗案例

北京的患者金先生,62岁。2024年1月因为“进行性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消瘦2个月”就诊。全身皮肤和眼白发黄,瘙痒得厉害,小便深黄,大便灰白;食欲差,2个月体重下降6公斤;上腹持续性隐痛,向后背放射。血液检查,总胆红素明显升高,大于300,直接胆红素为主;糖类抗原19-9大于1200。腹部增强扫描,胰头部不规则低密度肿块,大约3.8cm乘3.0cm,包绕肠系膜上静脉,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没有见到明确的远处转移。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符合胰头癌导致胆总管下段梗阻。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胰腺导管腺癌,分期属于IIB期,局部晚期。多学科评估认为肿瘤包绕肠系膜上静脉,直接手术难以达到R0切除。

对金先生先是减黄处理,做了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缓解黄疸和瘙痒。体力改善后,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加吉西他滨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 。争取缩小肿瘤,争取手术机会,完成2周期。复查显示,胰头部肿块稍缩小了,约3.5cm乘2.8cm,与血管关系仍旧紧密。糖类抗原19-9降到了800,评估为疾病稳定。多学科团队再次评估,认为血管侵犯程度没有明显改善,R0切除概率仍旧低,手术风险大,建议继续全身治疗。于是更换为二线化疗,改良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方案。金先生耐受性差,出现3级骨髓抑制及和力,仅完成1周期。

2024年6月复查,肝内出现多发新转移灶,伴腹水。糖类抗原19-9快速上升到了2000 U/mL以上。体能状态迅速恶化,没有办法耐受进一步抗肿瘤治疗。2024年8月,金先生去世。

金先生的病程展现了胰腺癌的典型难治性。诊断时已局部晚期没有办法立即手术;新辅助化疗效果有限没有能转化;肿瘤快速进展,系统治疗耐受性差、效果不好。

胰腺癌、肝癌、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胸膜间皮瘤,这4种癌症以低生存率警示着医学技术仍旧需要努力发展。它们的“难治”源于生物学特性、诊断时机与治疗瓶颈的多重困局。医学的每一次临床试验的推进,都在为“难治”注入“可治”的新解。攻克之路虽漫长崎岖,但科学之光从未熄灭——它正照亮那些曾经最黑暗的角落,为绝望之地带来重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