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建有多牛?你见过河上架河的立交河吗?

发布时间:2025-08-14 01:17  浏览量:2

这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水上立交桥,河上架河,船上行船,它就是我国江淮运河上的淠河总干渠。那我国为何要建造这样一座立交河,直接连通不是更好吗?

这两条呈现出十字交叉的河流,分别是江淮运河淠河总干渠,虽然都是为了引水,但是目的地却不一样。上边为淠史杭灌区的淠河总干渠,是合肥和六安两座城市的重要供水渠道,负责提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全长104.5公里,日供水量为4.4万立方米,全年供水约1600万立方米

而下边这条则是江淮运河,连接长江跟淮河,是引江济淮工程的一部分,主要是将长江水输送到安徽北部,改变淮河世代缺水的局面,在调水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航运,长江上2000吨级的船舶,也可以借助这条运河通行。

目前引江济淮二期工程也已开工,预计到2035年,实现引水量增加13.71亿立方米以及多年平均引江水量达33.03亿立方米,因为工程平行于京杭大运河,因此也被称为我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那两条河流都负责供水,为何不直接连通呢?

这是因为淠河总干渠和引江济淮工程之间,有着36米的高差,一个是由南向北的江水,另一个则是自西向东的供水干渠,之间势必要进行交错,再加上淠河总干渠通水于1972年,作为重要的供水渠道不能停止断供,而引江济淮工程除了输水外,还是二级航道需要保证通航需求,地下输水计划自然行不通,只能在地上想办法。

于是决定将总干渠截弯取直,在百米之外修建钢渡槽进行凌空供水,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因为需要横跨整个引江济淮河道,所以渡槽总长为350米,其中钢渡槽全长246米,主跨度达到了110米

和普通的公路桥、铁路桥不一样的是,一般行车桥梁是车重小于桥重,是以大驮小,但淠河总干渠需要运输的是水,重量达到了4万吨,相当于2万辆小汽车或25辆高铁列车的荷载,再加上当地旱雨两季的水量,存在着1-4万吨的重量变化,因此对于渡槽钢板的荷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终选择使用复合波形钢板,厚度在60毫米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80毫米,这样的波浪形可以让钢板“能屈能伸”,应对水量变化轻轻松松,并通过了300年一遇的洪水频率试验,也就是说水深5.05米的洪水也拿它没办法,总用钢量达到了2.1万吨,是世界最大跨径钢结构通航渡槽且水重是桥重的两倍,可以说是颠覆传统意义,还因此获得了桥梁界的“诺贝尔奖”——亚瑟·海顿奖

另外,渡槽设计流量150立方米/秒,水深达到了4米,可以通行100吨级的船舶,主要是渔政、海事以及水上交警这些小型的船艇来使用,形成了江水不犯河水的“水上立交”奇观,让我们为中国基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