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2小时,莫迪只为强调一件事:刺向印度的“刀子”,他来扛
发布时间:2025-08-16 17:57 浏览量:1
8月15日,印度独立日。德里红堡上空,热浪与人潮交织。莫迪,这位已连续执政11年的总理,再次站在世界的聚光灯下,发表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讲话。这场长达120分钟的演讲,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信号?
份来自印度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报告显示,上半年,印度制造业增速同比下降3.2%,出口同比下滑8.7%。同一时间点,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的50%关税即将落地,全球贸易格局再起波澜。莫迪的每一句话,既是对国内民众的承诺,也是对全球的宣示——无论多少“刀子”刺来,他都将亲自扛起。
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印度出口企业便感受到国际市场压力骤增。美国总统特朗普在8月6日意外宣布——对印度出口商品额外加征25%关税,总体关税水平飙升至50%。这一措施将于8月28日正式实施,直接波及印度对美出口总额超千亿美元的产业链。
最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5年区域经济展望》指出,印度2025年对美出口若被50%关税覆盖,或将导致出口量大幅缩水60%,GDP损失将接近1%。制药、电子、纺织等支柱产业首当其冲。彭博社分析认为,如果制药和电子产品豁免被取消,损失甚至可能扩大至出口总量的80%。
印度制造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直言,“全球订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失,许多企业只能缩减产能。”从孟买到清奈,港口集装箱库存创下五年来新高。印度人民党(BJP)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图片中,莫迪背部被象征关税的“刀子”刺中,正护着一名扛犁的农民,这一画面成为社交网络热议的政治符号。
印度全国约40%的劳动力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业生产。2021年莫迪推动的农业改革方案,遭遇农民持续一年多的抗议,最终迫使政府废除三项争议法规。农业人口的政治分量可见一斑。
7月,特朗普政府多次要求印度大幅增加美国产农产品和乳制品进口,作为缓和关税的条件。印度农业部8月初发布预警:若低价进口美国农产品,预计将导致国内粮价下跌21%,影响上亿农户生计。
正因如此,莫迪在红堡演讲中反复强调,“农民、渔民、牧民是我们的首要优先事项”,“我,莫迪,将像一堵墙一样,抵御任何威胁他们利益的政策。”这既是对农民的公开承诺,也是对国际压力的强势回应。
印度制造业产值占GDP比例仅为13%,远低于2015年16%的高点,更与“制造业占比25%”的国家目标相去甚远。莫迪政府将“印度制造”战略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试图用政策红利和市场刺激,重启产业升级。
8月15日演讲当天,莫迪宣布印度制造的半导体芯片将在年底前进入市场,关键矿产自给自足项目已在全国1200多个地点展开勘探。为应对关税压力,政府承诺将在10月排灯节前降低商品和服务税,并建议下调大众消费品、女性、学生和农民常用商品税率,激励内需。
印度财政部最新公告显示,2月已下调部分个人所得税,旨在提升国民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经济学家普拉卡什·查特吉认为,印度正试图以“内循环”为主,减少对外部需求的依赖,最大程度对冲外部冲击。
莫迪政府在8月的外交动作频繁。美国关税大棒挥下之际,印度迅速加强与俄罗斯、中国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战略联系。外交部官方消息称,莫迪计划8月底访问中国,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讨论能源、矿产与高科技合作。
全球地缘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印度并未被动挨打。《亚洲经济评论》评论指出,印度暂停购买美国武器计划,试图以实际行动反制贸易压力。与此同时,印度多地爆发呼吁抵制美企的社会运动,从麦当劳、可口可乐到亚马逊、苹果,印度市场对美资品牌的态度骤然冷却。
在此背景下,莫迪宣布建立“苏达尔尚查克拉”防御系统,这一源自印度教神话的“完美之轮”,被业内普遍解读为对标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印度国防智库称,该系统已在今年5月印巴边境冲突中发挥关键作用,彰显印度提升自主防卫能力的决心。
关税危机和国际摩擦催生了特殊的社会氛围。印度人民党借助社交媒体,将莫迪塑造成“护国强人”形象。网络上一张莫迪背部中刀、身前护农民的漫画广为流传,成为民众心中的“精神堡垒”。路透社追踪数据显示,8月以来,推特、脸书等平台上“支持莫迪”“抵制美货”等标签的传播频率飙升,相关内容浏览量突破10亿次。
印度社会学者普拉姆德·辛格分析认为,当前印度社会对外部压力的反应已形成广泛共识,对外强硬、对内护民成为主流价值。莫迪政府正紧紧抓住民族主义情绪,提升政策合法性和社会凝聚力。
印度政府面临的压力远不止于关税和贸易摩擦。国际评级机构穆迪8月更新报告,将印度GDP增速预期下调至5.4%,并警告若出口持续下滑,产业链外迁风险加剧。印度工商联合会的最新问卷显示,近六成出口型企业计划推迟扩产或裁员,超过四成企业呼吁政府加码减税和补贴。
美印关系的裂痕短期难以弥合。美国白宫发言人8月14日重申,印度若不调整对俄石油采购及市场准入政策,未来或将有更多贸易限制措施出台。与此同时,印太战略版图也因印度的“离心”而变得扑朔迷离。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认为,印度若加速向“南南合作”靠拢,将打破当前亚太地区的经济均衡。
两小时的红堡演讲,莫迪始终聚焦于“护内”——无论是农民利益,还是自主产业,无论是反关税的经济措施,还是防御系统的强力加码。面对外部压力,他将自己塑造成国家的“墙”,以“墙”的坚韧守护国民利益,传递出极强的战略定力。
面对美国关税“刀子”,莫迪的回应并非简单对抗,而是立足国内、统筹多边、激发社会合力。他通过一连串硬核举措,既稳住了民心,也为印度的全球定位留足了弹性空间。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5-08-16 06:44:莫迪独立日演讲强调“新印度”,“朱砂行动”、印度制造、关税问题成核心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