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香灰塞口、狂踹肋肢:武松手刃潘金莲为何如此凶狠?

发布时间:2025-08-16 19:12  浏览量:1

《金瓶梅》和《水浒传》都写了“武松杀嫂”,大概情节别无二致,无非是武松手刃金莲,为兄长武大报仇,但两版武松带给读者的感觉大相径庭。

水浒里,武松把街坊四邻,包括王婆请在家中吃酒,突然提刀发难,逼问出真相,手刃潘金莲,随后斗杀西门庆,王婆也受到应有的惩罚,被千刀万剐凌迟而死。

武松斗杀西门庆

武松的做法可谓大快人心,满足了读者对报仇雪恨的期许,不止我们读者,水浒书中人也一样,武松杀完潘金莲、西门庆,百姓对他的做法赞不绝口,有些有钱的大户还送酒食钱米给武松,武松下狱后,节级牢子不问他要钱,反倒贴酒食给武松。

可读至《金瓶梅》,这种复仇戏码无法带给读者快感,甚至读完这一章,我们不会觉得武松是英雄,就像绣像本批书人说的那样:读至此,不敢生悲,不忍称快,然而心实恻恻难言哉!

孙述宇先生在《金瓶梅的艺术》中,曾评价过水浒、金瓶的不同:水浒讲的是夸张的英雄故事,我们读的时候不会过度认真,只在一种半沉醉的状态里欣赏这些英雄;

景阳冈武松豪饮

《金瓶梅》非常写实,书里的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有独属于自己的性格、喜怒哀乐、贪嗔痴等等,这些人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实天地,要求读者认真去了解每一个人,而一旦认真起来,杀人就不能只是一件痛快的事。

金瓶里武松手刃潘金莲,下手非常残忍,不像水浒干净利索,直接剜心、割头,武松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虐杀了潘金莲,我们来看一下原著此段:

那妇人见势头不好,才待大叫。被武松向炉内挝了一把香灰,塞在他口,就叫不出来了。然后劈脑揪翻在地。那妇人挣扎,把鬏髻簪环都滚落了。武松恐怕他挣扎,先用油靴只顾踢他肋肢,后用两只脚踏他两只胳膊,便道:“淫妇,自说你伶俐,不知你心怎么生者,我试看一看。”一面用手去摊开他胸脯,说时迟,那时快,把刀子去妇人白馥馥心窝内只一剜,剜了个血窟窿,那鲜血就冒出来。那妇人就星眸半闪,两只脚只顾登踏。——第八十七回

兰陵笑笑生用一个“怕”字反衬武松的暴行,他往潘金莲的嘴里塞香灰,是因为害怕潘金莲叫出来,他害怕潘金莲挣扎,两只脚狂踹潘金莲的肋骨,踹完又踏住潘金莲的胳膊,让她在疼痛中动弹不得。

武松冷遇亲哥嫂

其实武松占尽优势,他怎么可能怕,彼时潘金莲是跪在灵前,武松要杀她直接手刃割头即可,何须有这么多殴打的动作?

武松担心潘金莲喊出来,直接杀了她便可一劳永逸,为什么要抓香灰往嘴里塞,而且王婆就在旁边,就算潘金莲不喊,王婆也会喊;潘金莲就算再挣扎,又哪里是打虎武松的对手,武松何以因为怕她挣扎,就一个劲儿地踹潘金莲,这不是报仇,这是折磨——水浒里武松手刃潘金莲,目的是为兄长报仇,金瓶里武松杀嫂,更像是为自己报仇,这两种感觉的区别非常微妙。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秋水堂的观点:武松在潜意识里对潘金莲存有性暴力冲动。

西门庆帘下遇娇娘

分析至此,许多读者还是无法共情潘金莲,毕竟她参与了“药鸩武大郎”,武松的报仇是她应得的,但这种观点只适用于《水浒传》,因为水浒里的潘金莲戏份较少,我们还不了解这个女人。

《金瓶梅》里的潘金莲展现出全面的自我,当我们了解一个人之后,就很难用一种非黑即白的眼睛去评判一个人,尤其牵涉到潘金莲对武松的感情,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潘金莲一生只爱过两个男人,第一个是武松,第二个才是西门庆。

我们看《金瓶梅》,总觉得潘金莲是个淫妇,她和小厮琴童、女婿陈经济,甚至王婆的儿子王潮都发生了关系,这种行为不检点的女人不是淫妇是什么?

王婆贪贿说风情

不红君个人以为,潘金莲如果生活在今天,能通过自由恋爱的方式嫁给一个自己喜欢的男人,十有八九会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但在《金瓶梅》里她没有这个机会——整部《金瓶梅》,其实也是潘金莲的沉沦史,读者几乎忘了,她曾经也是一个相信爱情的痴情女人。

《秋水堂论金瓶梅》里有一段文字,评价金莲之淫,我个人十分赞同:

金莲在王婆家待聘,与王婆的儿子王潮儿偷情:这样的地方,传统读者看了,会觉得金莲无疑只是一个淫妇,不能片刻无男人;但是我们总是忍不住回想在本书开始的时候,西门庆将近两月没有来看金莲,何以金莲“不来一月,奴绣鸳衾旷了三十夜”?何以作者不在那时顺手填入某个男人,以示金莲之淫?我们读《金瓶梅》,必须看到金莲的变化与越来越深的沉沦。金莲始终只喜欢两个男人——武松与西门庆,其他的都不过是“填空”而已。——《秋水堂论金瓶梅》

潘金莲当年把心给了武松,却被武松拒绝,又把心给了西门庆,结果所托非人,自己在家心心念念等着情郎,西门庆却偷空娶了孟玉楼,后来又和李瓶儿、宋惠莲偷情,这些都是潘金莲自己发现的——西门庆的心不可能给金莲,他的身体也属于众女人,潘金莲由于嫉妒作出一系列恶行,其实放在今天自由恋爱、一夫一妻的社会里,她的愿望很容易实现。

潘金莲背夫幽欢

金莲最后被吴月娘撵出西门府,在王婆家待卖,和王婆的儿子王潮发生关系,不是因为她爱上王潮,而是孤独寂寞的处境使然,她无父无母无男人,像一只待宰的羔羊,只有男人的怀抱才能让她缓解内心的空虚孤冷。

潘金莲本来有机会逃生,就在武松之前,庞春梅已经说服周守备,将潘金莲买进来当妾,提刑张二官在应伯爵的怂恿下,也打算买下潘金莲,陈经济也回东京拿钱,准备赎回潘金莲,只要挨过这几天,潘金莲的好日子就要到了,可就在这时候,她最爱的男人武松回来了!

淫妇药鸩武大郎

潘金莲的悲剧在于她的痴情,而且她不像吴月娘、李瓶儿那般势利,她看上一个男人,从来都不是因为对方有钱有势,如果潘金莲贪财好利,完全可以嫁给张二官、周守备,或者等着陈经济回来赎她,可一见到武松,她把这些人就全都忘了。

武松来王婆家,商议要迎娶潘金莲,金莲在门后听到,一时间激动地等不及王婆叫她,自己主动走出来,再三劝武松快点来赎自己,一心感慨自己的姻缘还在他手里,殊不知自己即将踏上鬼门关。

如此分析下来,我们用今天的视野来看潘金莲这个人物,就能看得格外清晰,毕竟从前封建社会三妻四妾,一味压制女性,乃至于将女子的嫉妒视为恶行,要求女人三从四德,这就诞生了吴月娘这种古井无波的女人,丈夫跟多少个女人厮混,她都不在意。

潘金莲的要求无非是占有丈夫的爱和身体,却从来没有得到满足,从这个角度来说,潘金莲的悲剧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了封建时代所有饱受压抑的女性。

本文乃“不红居士”独家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