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的“锲”,很多人一开口就读错,看看你读对了吗
发布时间:2025-08-16 21:04 浏览量: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锲而不舍”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然而有趣的是,尽管这个成语广为人知,许多人却在发音上犯了错误。“锲而不舍” 中的 “锲”,正确读音为 “qiè”,与 “切” 同音。但在现实里,不少人会误读成 “qì” 或者 “qī”。
《说文》中对 “锲” 的解释为 “锲,约也”,这里的 “约” 有刻画、雕刻之意。在古代时候,由于人们常常使用金属工具进行雕刻,所以 “锲” 字从金。
在古代时候,雕刻是一项需要极大耐心和精确度的手艺,这正好体现了“锲而不舍”所蕴含的意义:即使面对困难也要持续努力,不轻易放弃。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不断简化和规范,“锲” 字的写法和读音逐渐固定下来,但在流传过程中,读音却出现了偏差。
“锲而不舍” 出自《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段话的含义是:一块腐朽的木头,如果雕刻几下就放弃,它自然不会折断;但如果持续不断地雕刻,即使是坚硬的金石,也能被雕琢成精美的器物。荀子以雕刻为喻,深刻地阐述了做事情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为何有着如此寓意深刻的字,会被很多人读错呢?一方面是因为汉字数量众多,读音和字形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一目了然,有些字看起来似曾相识,但读音却大相径庭。比如“锲”字,很容易与“契”(qì)混淆。
另一方面则是,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更注重信息的快速获取,而忽视了对语言细节的深入探究。对于“锲而不舍”这样的经典成语,人们可能只是大概了解其意思,却很少去深究其中每个字的准确读音和含义。
写到最后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遇到不确定的汉字读音,一定要及时查阅字典等工具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