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澳洲逃回国
发布时间:2025-08-16 21:37 浏览量:2
大江。连续创业者,做过网络游戏和在线教育,2017年移民澳洲。下面是他的口述,程苓峰增删提炼。
1
最近印度人老在西方国家闹事。在加拿大的海滩拉屎,激起民愤。后来在澳洲示威,说我们来这里上学,毕业了,你们就得给永居权。但澳洲说,没这道理。
印度人抱团。但中国人不一样,不参与社区,不参与议会,华人在澳洲当议员的比例,不要说印度,连黎巴嫩都不如。你看油管和X上,中文的内容跟华人的占比严重不对称。
但回到几十年前,那时温州人福建人,一个人来,整个一个村子都来了,跟今天的印度人一样抱团。100年前到处都有Chinatown,表示我们要守住自己的风俗,不被异化。今天到处都有印度村,印度人的抱团是在我们的后面。
今天中国人到海外不抱团,至少澳洲是这样,最主要就是,来的人要么学金融或计算机,找到工作就上岸,享受澳洲的慢节奏和高福利,要么是已经有钱了。
等哪天印度人也有钱了,我猜他们也不会像今天这样。绝大部分事,都是为了生存。如果抱团才能生存,那就抱团。如果不用抱团也可以生存,费那个事干嘛。
就像泰国,华人基本消失了,因为泰国人不排外,你不抱团也没危险,抱团也没收益。文化的力量很强,但文化形成,根子上也是为了生存。
不少华人来了澳洲,有三五个好友解闷,也不用奋斗,不想改变命运,就是过日子,找点乐子。远没有上一代人想奋斗,因为经济是基础,行为跟着变化。
30年前出国的人,融入西方社会的程度是很高的,因为那时穷,要拿全额奖学金,要端盘子,要拿身份,所以要拼命融入,要讨好西方人。
但今天没必要了,长江商学院到墨尔本的,身价上亿的有好多。他不需要融入,不需要改变,只是生活在当地。
很多事都是钱闹的,你家人均GDP是2000美金,还是1万美金,还是5万美金,行为一定不一样。
2002年,我在宁夏最穷的地方扶贫,建宽带学校。那里的孩子,问苹果好不好吃,他说好吃。问未来怎么打算,他没法回答。他只能回答封闭的问题,不能回答开放的问题。那时那里家庭年收入只有600块。
后来我们把他们送到大城市,上中专大专,给钱帮他们治病,一些人后来留在苏州工作,有钱了,多年以后再见,感觉变化好大。
当然钱也有副作用。
我朋友在澳洲开公司,最不愿意请的是中国留学生。20年前的留学生,是有实力拿奖学金的。现在的留学生,是家里有钱送出来,鱼龙混杂,能力不够,不敬业。钱少他还看不上,高不成低不就,空心人。
他们喜欢招东南亚的人,吃苦耐劳。
2
中国人在澳洲如果想奋斗,有个硬约束。印度人英语好,中国人要融入最大的问题是英语。
我们出海总能看到各种机会,最简单就是价格,中国跟澳洲价差是5倍,做贸易是天然的路子。
但英语,对我这个做英语培训的人都挺难。不是可以聊天就行了,背后是文化,很深刻的东西。你可以花两年学会说话,但你以前活了半辈子的文化,是转不过来的。
可以问问这些来澳洲的中国人,就是买房子这么个简单的事,没被骗的其实没有几个。
如果你在国内有产业,延伸过来会好一点。但要在这里白手起家,很不容易。华人在这里搞的都是房地产相关,不算真正的产业。
如果澳洲有硅谷那样的科技业,中国码农还有戏,用计算机的语言击穿人类的语言。但澳洲的主流是传统行业,是个资源国,你英语又不好,又初来乍到,创业肯定难。
不是雇人就能解决的,而且风俗跟国内也不一样。中国人到东南亚还比较容易,因为中国对东南亚有代差,而且东南亚也不太规范,容忍度比较高。但在澳洲不行。
不管语言还是文化,都是为了交流。不交流,人就封闭,后面一切问题都跟着来了。一交流,就开放,后面一切变化也来了。
改革开放这个词,我觉得其实也可以倒过来,开放在前。开放了,交流多了,心打开了,自然会倒逼改革。
我相信,只要中国保持开放,一定不会差,就怕哪天关上门。一切的基础是沟通,只要沟通好,一切搞定,这适用于一切国家和一切人。
跟世界面对面的沟通时间越长,中国就会越强。交流是一切的基础,只要抓住这个抓手,其它一切都好解决。
穷不是大问题,但穷会让人进入封闭心态。像我资助的宁夏边远地区的学生,那种自卑感更多来自于地理上的隔绝,但只要让孩子走出去,就算只通过互联网走出去,更开放,就会更好,这是循环。
这不是被谁的文化决定的,文化可能有影响,但不是最强的原因,最强的原因就是,要进入更好和更开放这个正向循环。
虽然中国企业在这里存在感很低,远不如日韩,不过最近出来一个很厉害的,temu。
temu可以退款不退货,这在西方是没见过的。我打电话问,怎么把货退给你。temu客服说,不用退。挂了电话,一分钟不到,钱到账了。
发货也快,从海外仓发货,到澳洲收到,一周之内。temu一定可以在海外攻城略地。
看到temu,我们就兴奋,娘家有人的感觉,骨子里要搞事搞钱的血又醒了。
3
我去逛商场,在门口沙发坐着,一个黎巴嫩大爷也在那儿坐着,他问我:我们黎巴嫩天天打仗,你们中国没打仗,很安全,我就想不明白,你们到澳洲来干嘛。
他又说:我们是因为没钱,必须工作,也只干半年,后半年就歇着。你们这么有钱,还天天工作,疯了吧。
我就想,我们是不是疯了。
西方人也很难理解中国人,他们挣钱是为了生活,但对中国人来说,挣钱就是快乐,快乐就来自于挣钱。
在澳洲,我心里那种不踏实的感觉会轻。这里无家可归的人,官方一年给2万多澳币,相当于一个月1万人民币,够吃喝。还有免费医保,当然慢病要排很长的队,但急病马上就能看。
在施工路段,经常有特好看的金发碧眼的女生,在那里举个slow或者stop的牌子。就这么个简单的活儿,也可以拿不低的工资,她们干的特起劲。
澳洲,就是傻乐。其实这些人也没什么钱,尤其老百姓。就是慢悠悠的,不着急,也没应酬,下了班也没那么多餐厅可以吃饭。
澳洲特别慢,但它不怕慢,因为就是家里有矿,好像王思聪,没办法,运气太好,这不是他努力的结果,而是被历史选择的结果。又藏在美国这个大哥后面。
在国内卷的太厉害了,负能量多,大家一吃饭都是说怎么搞钱,觉得压力好大。我每次回国内,超过一个月就失眠,就想逃回澳洲。
可有人是反方向跑的。本来财富自由了,全家移民,可天天蓝天白云、啤酒烧烤、网球帆船,这样的日子又受不了,把老婆孩子放这边,自己回国继续喝酒,打单,搞钱。
一卷,他反而舒坦了。这就是焦虑已经入到骨子里,成癌了。
这样的人其实在美国、加拿大更多,有些知名创业者,有些大厂高层,本来觉得风轻云淡了,终于远离漩涡、隔岸观火了,可最后还是被中国的重力吸回去。一有机会,很多扛不住诱惑。
我们这一代人的教育,打上了思想钢印,要拼,要卷。可改革开放其实是最好的日子,我们上面几代人都是殚精竭虑,上面几千年都是勤苦种地,这是我们的灵魂。
有个朋友讲,卷起来,累身体,累心,可舒坦的是灵魂。也只能这样解释了。
欧美的灵魂就跟我们不一样,做了几百年的统治者,优越感进了骨子里,大街上普通人脑袋里,没有朝不保夕这种概念。
我女儿10岁到澳洲,现在18岁,可自认为还是个中国人,对中国的认同感很高。一放假她就想回中国,也想回上海工作。我说上海太卷了,不好混。她说那是机会,想试一试。
如果三四十年前,我10岁来澳洲,我一定特想融入这个社会。但我女儿这一代不想。跟我女儿玩的好的,都是亚洲人,他们不觉得面对西方人会低人一等。
女儿这一代比我们自信,但中国人的折腾劲儿也没丢。
4
澳洲的竞争不激烈,但你回到国内,高考那么激烈,真的不容易。高考最大的好处是公平,付出的代价就是惨烈的竞争。
我自己创业多年,以前觉得KPI就是一切,越细越好,可以搞定一切。但后来觉得,如果完全只是KPI,尤其只有一条KPI,那也不行。
其实高考就是KPI,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解决。
中国人多,资源分摊下来人均就很少,解决14亿人温饱已经了不起。我不是小粉红,但我知道中国这种国情,遇到问题太正常,不能简单的横向对比。
在澳洲,Council的权力大,大多数事自己定,所以不同Council政策不一样。所以一致性就差,好社区和差社区差好多,鬼佬的街区跟黎巴嫩人的街区,治安差选了。
中国就一致性很强,就算房价差出一倍的小区,一线跟五线,治安肯定差不多,有事警察一定管。
不过再反过来看,超大规模的集体社会,优点和风险都在这个一致性。越严丝合缝的精密系统,平常连感冒都没有,遇到陡升陡降的路况受到压力会很大。
互联网虽然撕裂社会,但也有个好处,就是随时把问题放大,传递出来,避免累积,这对集体社会是有预警功能的。
不过东西方的差异,我觉得主要还是经济的差异,大家赚的钱逐渐差不多,差别会越小。
东方西方、南方北方的不同主要是地理形成的,但今天全球化了,决定性因素第一是技术,第二是钱,这两个东西会把不同渐渐抹平。
很多住在海外的华人不客观,天天造国内的谣。中国当然有问题,但有事儿说事儿。你不能什么事都拿中国跟欧美比,他们称霸上百年。你得拿同一条起跑线的亚非拉来比。
我非常不理解,有些上海人非要润到一些东南亚小国住着,非要到东欧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小国住着,你是犯了多大的事,怕成这样。
我是学国际关系的,2015年开始办移民,觉得应该花钱买个选择。我女儿可能换澳洲的护照,但我不放弃中国国籍。
30年河东,30年河西。二战之后已经和平发展了几十年,今天有点动荡,太正常了,任何国家不会一直好,也不会一直不好,今天感觉我们正处在一个新老周期交替的时期。
所以有个印度富人,本来定居新加坡,预见到局势变化,就带着孩子回印度住,去感受乱糟糟,提前适应。我能理解。整体上我对这个世界的未来不太乐观。
问:你的太极是什么。就是打通矛盾,让双方不对抗,而是相生。
大江:我读道德经最深刻的体会是,阴阳总是往复交替,不会一条路走到黑。
左派的关键词是:集体主义,理想主义,进步(不是褒义词),干预,弱势群体,社会福利,公平,和谐,社会稳定。搞不好会共同贫穷。
右派的关键词是:个人主义,现实主义,保守(不是贬义词),自由意志,精英代表,弱肉强食,竞争,效率,经济发展。容易贫富分化导致社会不稳定。
这两派从来谁也离不开谁。任何一派走过了头,都得自己去把对立派找回来。这是中庸的中。
这是«中国人的大航海»连载之 13。
当下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要掀美国的桌子, crypto 要掀国家的桌子,AI 要掀人类的桌子。我们要在这技术、经济、政治、文化四浪叠加的乱世里杀出一条路。
一代人的天命。这是商鞅的时代,吕不韦的时代,妲己的时代,还有始皇帝的时代,孔孟老庄的时代。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乱世的尽头,将是从未有过的新世界。
程苓峰。2006 年引爆“80后”,2012 年引爆自媒体,前腾讯两栖总监,《腾讯悟空》作者。),告诉我你的故事,你的想法,乱世怎样求生,千年变局怎样重造海上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