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小鸟天堂》绘本来了!江门“两山”实践美如画

发布时间:2025-08-16 21:39  浏览量:2

8月15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江门市委宣传部主办,江门市委教育工委、江门新华书店、江门市图书馆及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共同协办的2025南国书香节江门分会场活动暨第六届任溶溶童书嘉年华(以下简称“书香节”)在江门市广电视台开幕。本届书香节以“书香湾区,阅见世界,共享未来”为主题,以江门购书中心为主展场,联动渡·书店(奥园广场店)、启明里新华“悦”读空间及各县(市、区)分展场,构建覆盖全市乡镇的阅读网络。在新会分展场的梁启超故居新华悦读空间内,由江门市委宣传部指导,新会区委宣传部和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打造的自然主题绘本《小鸟天堂》正式发布。

2025南国书香节江门分会场活动暨第六届任溶溶童书嘉年华举行。图源江门广播电视台

时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绘本《小鸟天堂》以侨乡著名生态景观为背景,展现了江门新会用好小鸟天堂生态资源禀赋,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的积极探索,以书为媒,向全国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也是江门落实“两山”理念的基层实践。

四百余年生态传奇

绘就绿色史诗

绘本《小鸟天堂》插画师、长江少儿社设计中心副主任翟艺琳介绍道,为了展现数百年古榕的壮观树冠,她创新采用了拼贴技艺:先用毛边纸撕出树冠形状,染色晾干后依草图拼接组合。绘本《小鸟天堂》作者徐鲁在创作访谈中强调,小鸟天堂承载的不仅是自然景观,更凝聚着多重价值——这里有400年历史的人文积淀,有巴金先生留下的文学记忆,更有江门新会乡亲日积月累守护沙洲的生态智慧。

本届书香节以“书香湾区,阅见世界,共享未来”为主题,构建覆盖全市乡镇的阅读网络。

本次新书发布是2025南国书香节江门分会场活动亮点之一,新书发布会选址梁启超故居新华悦读空间。“梁启超先生代表江门新会的人文精神,小鸟天堂象征自然瑰宝,二者结合完美呼应‘自然与人文共生’主题。”徐鲁如是解读选址深意。

这一创作理念与当前江门推进的青少年自然生态教育不谋而合。小鸟天堂于2019年获评“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孩子们在此观察鸟类行为,学习湿地生态知识,亲身感受绿水青山的生命力。

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景区内就设有两个生态体验馆,突出“生态+互动” 特色,围绕小鸟天堂自然景观、现有动植物种类,通过标本展示、濒危物种介绍、科普问答、影音互动等形式,向研学团体和游客科普生态保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黄永照 摄

小鸟天堂生态体验馆融入了光影、动画以及互动装置。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落实“两山”理念的江门实践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指引下,近年来,江门在侨乡山水间下好绿色发展大棋,念兹在兹,持续发力,将“绿美”绣入高质量发展蓝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侨乡大地成为居者自豪、来者依恋的幸福家园。

巴金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所游所见,穿越九十载沧海桑田,如今也来到了我们触手可及的眼前。江门不断加大对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建设湿地,扩大生态保护区域,现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鹭鸟孵化基地之一,每年从小鸟天堂孵化的鹭鸟有3万多只。

正因江门人民“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才成就了这棵“生命之树”。这份心动,既来源于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更有感于这座城市对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不懈努力,对践行“两山”理念、聚焦“双碳”目标的守正创新。

江门候鸟。阮国志 摄

“我从未在一棵树上见过如此多的鸟儿,它们和谐相处的场景,既壮观又温馨。”去年11月,上海游客艾女士在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内乘船游览时不禁赞叹。这份独特的生态魅力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动能——今年上半年,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接待游客量约21万人次,创造营收约800万元,其中,“五一”假期旅游人数达7.08万人次,同比增长56.95%。今年6月,这份侨乡绿意更跨越山海,飞抵日本大阪世博会,以“小鸟天堂”为蓝本打造的“科幻森林”成为全球焦点,生动演绎着“独木成林、万鸟归巢”的东方生态奇观,让侨乡“两山”理念转化的故事闪耀世界。

为了让小鸟天堂的“生命之树”常青,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两级党委、政府多年来不断完善立法、规划和治理举措,对小鸟天堂展开立体保护,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成绩单。2024年,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种群增长24.77%,逐渐成为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典范。

江门正持续推进小鸟天堂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建设。

2017年,江湛铁路工程增加投资1.8亿元,建成全球首例高速铁路拱形全封闭声屏障。这段长达2公里的全封闭声屏障,为飞驰而过的列车按下“静音键”,避免惊扰到数百米外的小鸟天堂。深茂铁路总体设计负责人熊瑞龙表示,经济建设是为了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终于没有惊动那天堂里的鸟儿”。轨道上的大湾区与巴金先生笔下的小鸟天堂相遇。世代守护,既是对鸟儿的承诺,也是建设美丽江门、打造生态湾区的身体力行。

全封闭声屏障为飞驰而过的列车按下“静音键”,避免惊扰到数百米外的小鸟天堂。郭永乐 摄

对小鸟天堂的保护,正是江门乃至广东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案例。“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小鸟天堂的价值得到重视。”徐鲁在采访中表示,“相比90年前巴金先生笔下的自然景观,今天的小鸟天堂多了一分历史厚重感,生态保护工作更加全面,还增加了科普研学功能,这正是时代赋予的独特表达。”

阮国志 摄

如今,小鸟天堂已成为集生态保护、旅游休闲、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湿地公园,是江门市乃至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代表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江门市委宣传部连续四年举办中国侨都(江门)小鸟天堂观鸟生态节活动,并通过慢直播吸引数千万海内外网友“云观鸟”,近年更邀请外国友人实地探访,让生态之美成为沟通中外的通用语言,也让护鸟传统从本土习俗升华为国际传播的文化符号。

郝笑天 摄

大力推动

绿美江门生态建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结合自身自然生态禀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努力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优美的美丽江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位于新会的石涧水库。关锐荣 摄

近年来,江门各地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城市绿地不断拓展,1809个公园绿地遍布山林、社区、街边,与城市融为一体。除了41个综合性公园外,社区公园、专类园、游园和口袋公园等中小型公园达到1768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89%,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39平方米,让市民实现“公园自由”。

位于蓬江的园山湖公园。郭永乐 摄

位于江海的下沙公园。郭永乐 摄

位于恩平的鳌峰山省级森林公园。王健鹏 摄

位于台山的北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李驹荣 摄

碧水新生,蓝天常驻,江门下了大功夫。近年来,乘着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全市大力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全力加速推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以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城乡绿化工作。仅过去的一年,全市完成林分优化提升3406.7公顷、森林抚育提升3593.3公顷、新造林抚育3660公顷;全市新增县镇村绿化面积766.7公顷,种植树木73.2万株;社会认捐绿化资金7357万元,全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人数达5.39万人次,植树20.71万株……截至2024年末,江门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以及人均森林碳储量等各项指标在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中名列前茅。

2025年上半年,江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0.1%,PM2.5浓度较10年前同期下降30.5%,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跻身前20位。如今,“江门蓝”不再是稀缺品,而是市民抬头可见的日常。2025年上半年监测数据显示,全市15个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4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100%,全市水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

位于开平的孔雀湖国家湿地公园。陈景明 摄

位于鹤山的源林生态乐园依托青年水库打造。宅梧镇提供

如今的江门,

“山、水、文、城”共融,

是大湾区美丽宜居城市。

这份厚实的绿美家底背后,

既是大自然的馈赠,

更是江门对生态环境潜心保护的结果。

青山绿水潭江源头。梁俊杰 摄

江门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的迫切需要;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未来,江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定不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坚定不移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让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