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为何不写独孤求败的故事?你看他儿子是谁,王重阳见了都发抖
发布时间:2025-08-14 08:02 浏览量:2
《神雕侠侣》中的主角是杨过,除了杨过之外,那前作主角郭靖也因为自带情怀光环而被读者关注,不过比起这些核心角色而言,有一个配角也同样给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笔者所指那人即是“剑魔”独孤求败。
关于这位隐藏高手,金庸当年在北大演讲的时候就说过这么一句:“我的小说中写过一个人叫‘独孤求败’,独孤求败很骄傲,他一生与人比剑比武从没有输过,所以他改个名叫求败,希望失败一次,但却总没有败过。”
(独孤求败、五绝剧照)
这般人设,怎能让人不对他的故事感到好奇呢?不过通过金庸这段话也不难看出,这位剑魔的原名自然不叫独孤求败,那他究竟是什么人?金庸又为何不敢将他的故事写出来?
一、傲气的剑魔
若不是杨过意外进入襄阳城外深谷的剑冢之中,世人也无法知晓这武林中曾经还有过这么一位练剑成魔的高人。
“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这一刻“霸气外露”四字被具象化了,很难想象,一个已故的角色光是用这么一段墓志铭就能让人感到他给人带来的压迫感。
当然,光凭墓志铭是无法证明独孤求败是绝顶高手的,毕竟他也完全有可能是个自吹自擂的妄人,就好比《神雕侠侣》末尾第三次华山论剑之前就有几个妄人高谈阔论要比武论剑,结果杨过一出手便试探出他们不过只有三流水平。
但金庸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中对独孤求败形象的补全却能证明这人绝非妄人。
比如《笑傲江湖》中提到独孤求败用的剑法独孤九剑有多强大。
(澄观剧照)
又如《鹿鼎记》中澄观的那句:“古人说道,武功到于绝顶,那便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听说前朝有位独孤求败大侠,又有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当世无敌。”
这些细节都足以证明独孤求败是实实在在的顶尖强者。
而杨过推测过,独孤求败多半是六七十年前的人物,也就是说,他活跃于武林的时代恰好与五绝错开,对于五绝而言,他都是前辈高人。
若你了解金庸小说的时代背景设定,就知道这段时期就是《天龙八部》结束到《射雕英雄传》开篇之间的时代。
所以金庸何不围绕独孤求败展开一段故事,继而让《天龙八部》到《射雕英雄传》的过渡变得更加通顺呢?
或许这事儿还与独孤求败的儿子有关。
二、入主明教
独孤求败若真如他在墓志铭中吹嘘的那般,是有心败尽天下群雄,那当年的他就一定不会错过与一位魔头交手。
不卖关子,笔者所指的那魔头就是当时的明教教主。
(王重阳、黄裳剧照)
别诧异,明教虽然是在《倚天屠龙记》中才正式登场,但早在唐朝时期,他们就已经存在,张三丰遇上常遇春时,就提到过明教的历史。
而周伯通当初被困于桃花岛上时,也对郭靖提到过关于明教的一段往事。
说是:“徽宗皇帝只信道教,他知道之后,便下了一道圣旨,要黄裳派兵去剿灭这些邪魔外道。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着实有不少武功高手,众教徒打起仗来又人人不怕死,不似官兵那么没用,打了几仗,黄裳带领的官兵大败。他心下不忿,亲自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战,一口气杀了几个什么法王、什么使者。”
然而黄裳征讨明教是失败了,但独孤求败也一定会听说武林中有这么一个强大的组织,他必然也会有心去挫败群雄。
而当黄裳隐居四十年,神功大成,要出山报仇时,才发现他的仇人多半已经被人杀了。
所以是什么人替他解决了明教的这帮狂徒?
若无意外,自然就是那争强好胜的独孤求败了,他听闻那明教教主无比强大,便有心会他一会,继而将其杀败。
后来独孤求败才知道,明教之所以与朝廷为敌,正是因为看到了朝廷中奸臣当道,昏君无能,原来他们不过是一帮义士。
独孤求败这才明白自己铸成大错,于是愤然将紫薇软剑抛弃在深谷之中。
而那教主在身亡之前也格外钦佩独孤求败的实力,于是便让他代替自己,做新一代的教主。
于是独孤求败接下这担子,还与明教中的一位女子生下一子。
他终归还是闲云野鹤惯了,当那孩子逐渐成长起来,他便将自己的一身神功传给那孩子,自己则与那神雕为伴,继续闯荡江湖去了。
(杨过剧照)
若无意外,他那孩子便是明教第八代教主,也就是后来被称为“钟教主”的那位高手。
三、意外身亡
在张无忌练成乾坤大挪移之前,没有任何一位教主能够将这门武功修炼到第七层。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他们的内力不足,而通过神雕叼来菩斯曲蛇胆给杨过补充体力的做法来看,当年的独孤求败多半就是这么做的,因此他也会把这方法教给自己的孩子。
所以那钟教主能够将乾坤大挪移修炼至历代教主都没能达到的第五层,多半也是因为他吃了不少菩斯曲蛇胆,继而有了一身深厚的内力。
然而后来发生的一切,书中也提到了:“本教历代众位教主之中,以第八代钟教主武功最高,据说能将乾坤大挪移神功练到第五层,但便在练成的当天,走火入魔身亡。自此之后,从未有人练到过第四层。”
(钟教主剧照)
钟教主终归还是走火入魔而亡。
但凡这钟教主去参与华山论剑,只怕就连王重阳以及其他四位五绝见了他,也不禁要抖三抖。
独孤求败的故事若真如笔者猜想的这般,那从《天龙八部》到《射雕英雄传》的过渡就更加完整了。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笔者的猜想,且当笑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