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基孔肯雅热,会反复感染吗?老年人感染后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8-17 00:02  浏览量:1

最近

由伊蚊传的基孔肯雅热

备受人们关注

▼▼▼

基孔肯雅热是经伊蚊(俗称“花斑蚊”)

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

伊蚊偏好在小型的洁净水体中繁殖

因此

翻盆倒罐清积水

特别是清理各类小型容器积水

是控制疫情传播的基础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是

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

基孔肯雅热会反复感染吗?

老年人感染后怎么办?

一起来了解

▼▼▼

基孔肯雅热会反复感染吗?

世界卫生组织于8月11日在网站发布关于基孔肯雅热的健康知识以及防治措施。文章指出,根据目前的科学证据,患过基孔肯雅热的人不太可能再次感染。不过,也有部分患者患病后出现慢性关节疼痛症状,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多次感染基孔肯雅热。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杜庆锋介绍,基孔肯雅热症状与登革热或寨卡病毒病等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仅根据症状很难诊断基孔肯雅热,需要实验室检测来确诊。在发病第一周,症状刚开始时,可以通过血液样本检测出基孔肯雅病毒。在发病一周后,可通过抗体来检测基孔肯雅病毒。

与具有多种血清型的登革热不同,基孔肯雅热的抗原所诱发的抗体稳定性较强。就目前广东地区的疫情来看,病毒株较为稳定,以轻型病例为主,未出现明显变异。

老年人感染后怎么办?

由于老年人免疫力衰退,清除病毒能力下降,而且通常都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关节炎等疾病叠加,因此,对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老年人而言,基孔肯雅热带来的威胁远甚于年轻人,易诱发甚至恶化老年患者基础病。

比如,基孔肯雅热病毒侵袭,可诱发心肌炎、加重心衰;影响血糖控制;加剧原有关节损伤;更有甚者可能引发神经系统损害、脑膜炎等。而且急性期后,部分患者可能遭遇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慢性关节疼痛和僵硬,这对本身已有骨关节问题的老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因此,预防蚊虫叮咬是保护老年人最根本、最有效的策略。但是如果万一不幸“中招”,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又该如何应对呢?

对此

和祐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

谢志泉指出

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

进行干预

👇👇👇

01

立即就医

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确诊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02

充分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减少身体消耗。

03

充足补液

鼓励少量多次饮水、汤、口服补液盐等,预防脱水,尤其在发热和高热出汗时。但是补液需谨慎!有心衰、肾衰的老人,补液速度和总量需遵从医嘱,避免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不能盲目大量喝水。

04

药物缓解

需遵从医嘱用药。针对退热止痛,通常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避免自行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尤其是在未排除登革热或存在出血风险时,这类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慢性病基础药物不能停,但要调!正在服用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抗凝药等慢性病药物,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继续服用,突然擅自停药风险可能更大。就诊时,带上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清单(或药盒),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中药等,详细告知医生。

05

血压/心率监测

发热脱水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可能升高或降低),心衰可能加重。需增加血压、心率监测频率。医生可能需要根据血压、心功能情况临时调整降压药、利尿剂、强心药等的剂量。

06

血糖监测

感染应激常导致血糖显著升高,食欲不振有可能诱发低血糖。必须加强血糖监测(一天多次)。医生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和方案。

基孔肯雅热对老年人的威胁

不仅仅是几天的高烧

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留下长期病痛的阴影

一次蚊虫叮咬

可能成为健康防线的裂痕

蚊子爱叮咬哪些人?

它们有血型“偏好”吗?

6个关于蚊子的疑问

一起来看解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