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女教师收养弃婴3年每天好吃的都给她,医生怒吼:再喂不行了
发布时间:2025-08-15 18:08 浏览量:1
小宝贝,不哭不哭,阿姨救你。”我一边安慰她,一边拨打120。
在等救护车的时候,这个小生命紧紧抓住我的手指,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让我整个人都颤抖了。
“这孩子真可怜,也不知道是谁这么狠心。”急诊科的护士叹气道。
医生检查后说孩子身体基本健康,就是有些营养不良和轻微脱水,住院观察几天就没事了。
“那她以后怎么办?”我问。
“送福利院吧,这种情况只能这样处理。”医生无奈地摇头。
看着病床上安静睡着的小婴儿,我突然做了一个改变我一生的决定:“我想收养她。”
医生和护士都很惊讶:“你确定?养孩子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我确定。”我看着她粉嫩的小脸,心都要化了,“我是幼儿园老师,有经验照顾孩子。而且...我真的很想要个孩子。”
办理收养手续花了两个月,这期间我每天都去医院看她。护士们说从来没见过这么粘人的孩子,只要我一来,她就特别乖,不哭不闹。
“雅琴老师,这孩子跟你真有缘分。”护士小张笑着说,“你一抱她,她就笑。”
确实如此。也许是冥冥中的母女缘分,我和这个小生命之间有种天然的亲近感。
我给她取名叫小雨,因为她是在雨夜来到我身边的。从她出院那天起,我就把她当成了亲生女儿。
但我没想到的是,对这个孩子的爱会变得如此强烈,强烈到近乎病态。
小雨刚到家时才两个多月,瘦瘦小小的,特别惹人疼。我恨不得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
“雅琴,你这样会把孩子宠坏的。”邻居刘大妈提醒我,“小孩子哭闹是正常的,不能一哭就抱。”
“她还这么小,哭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一边哄着小雨一边说,“我不能让她受一点委屈。”
确实,我对小雨的照顾已经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她一有动静我就立刻查看,生怕她有任何不舒服。
半夜喂奶,我宁愿自己不睡觉也要确保她吃饱。白天上班时,心里全是对她的牵挂,总是担心保姆照顾不周。
最夸张的是,我开始把自己的一切都优先给她。
02
小雨一天天长大,从小婴儿变成了会爬会走的小天使。她长得特别可爱,大眼睛双眼皮,见人就笑,同事们都说她是个小美女。
“雅琴,小雨真是太可爱了!”李老师经常夸奖,“你把她养得真好,白白胖胖的。”
确实,小雨的发育非常好。我为了让她营养充足,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各种辅食:蒸蛋羹、肉泥粥、蔬菜泥...所有有营养的东西我都舍得给她买。
进口奶粉、有机米粉、新鲜水果...虽然我一个幼儿园老师工资不高,但在小雨身上我从不吝啬。
“妈妈,要吃肉肉。”一岁半的小雨奶声奶气地撒娇。
“好,妈妈给你做最嫩的牛肉。”我立刻放下手头的事,去厨房给她准备。
同事们都说我对小雨好得有些过头了:“雅琴,你这样宠着她,以后她会很任性的。”
“她还小嘛,任性点没关系。”我总是这样回答,心里想的是:我就要给她最好的一切。
但我没有意识到,在给小雨最好的一切时,我正在透支自己的身体。
为了给小雨买最好的奶粉和营养品,我开始省吃俭用。早餐经常只是一杯豆浆配个包子,午餐在幼儿园食堂随便对付,晚餐更是简单,有时候就是泡面。
“雅琴,你怎么越来越瘦了?”李老师关心地问,“要注意身体啊。”
“没事,可能是最近比较忙。”我不以为然地说,其实心里清楚是为了省钱给小雨买好东西。
更要命的是,我总觉得小雨还不够壮实,总想让她多吃点。
“小雨乖,再吃一口蒸蛋。”我耐心地哄她。
“不要了,小雨饱饱了。”她摇着小脑袋。
“那妈妈陪你吃,好不好?”为了让她多吃,我经常和她分一份饭,但总是她吃大部分,我吃小部分。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经常感到疲倦和头晕。
起初我以为是带孩子太累的缘故,毕竟小雨刚学会走路,特别闹腾,我要时刻看着她。
“妈妈抱抱。”小雨张开胳膊要我抱。
我蹲下抱起她,却感到一阵眩晕,差点摔倒。
“妈妈怎么了?”小雨担心地摸摸我的脸。
“没事,妈妈就是有点累。”我勉强笑着说,心里却有些担忧。
这样的情况越来越频繁。有时候抱小雨时手会发抖,有时候蹲下再站起来会眼前发黑。
“雅琴,你脸色很差啊,是不是生病了?”刘大妈在楼道里遇到我时说。
“没有啊,可能是最近没休息好。”我下意识地否认。
但内心深处,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确实出了问题。最明显的是体重,我比三年前瘦了将近二十斤,但当时我还暗自高兴,觉得这样显得年轻。
“妈妈,小雨要吃蛋糕。”小雨指着蛋糕店里精美的生日蛋糕。
“好,妈妈给你买。”虽然一个小蛋糕要八十块钱,相当于我一天的伙食费,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
看着小雨开心地吃蛋糕,我心里满足极了。为了她的笑容,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但我没有想到的是,这种无节制的付出正在掏空我的身体。
03
上个月,发生了一件让我彻底警醒的事。
那天下午我正在幼儿园给孩子们上课,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眼前发黑,差点摔倒在讲台上。
“雅琴老师,您没事吧?”班里的小朋友们都担心地看着我。
“没事没事,老师就是有点累。”我强撑着继续上课,但手一直在发抖。
下课后,李老师专门找到我:“雅琴,你的脸色很不好,像是严重贫血的样子。要不去医院检查一下?”
“不用了,回家休息一下就好。”我不想去医院,总觉得自己没什么大问题。
晚上回到家,小雨跑过来要我抱,我弯腰抱她的瞬间,整个人突然失去平衡,和她一起摔在了地上。
“妈妈!妈妈!”小雨被吓坏了,大声哭起来。
我挣扎着坐起来,发现自己浑身都在发抖。这一刻,我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妈妈没事,妈妈没事。”我抱着小雨,心里却充满了恐惧。如果我倒下了,小雨怎么办?
第二天,我带着小雨去了儿童医院,想给她做个全面检查,顺便让医生看看我最近为什么总是头晕。
“何女士,您带孩子来检查什么项目?”挂号的护士问。
“全面体检,她马上就三岁了,想看看发育情况。”我说。
其实我心里还有另一个担忧:会不会是我的身体状况影响了对小雨的照顾?万一她营养不够怎么办?
王医生是儿童医院的资深专家,四十多岁,医术精湛,很多家长都慕名而来。
“小朋友真可爱,发育得很好。”王医生温和地对小雨说,然后开始详细检查。
量身高、称体重、听心肺、查血常规...每一项检查都很仔细。小雨很配合,一直乖乖地配合医生。
“妈妈,小雨乖不乖?”她奶声奶气地问我。
“最乖了,小雨最棒了。”我轻抚着她的头发,心里满满的都是爱意。
二十分钟后,所有检查都完成了。王医生看着检查报告,满意地点点头。
“何女士,小雨的各项指标都很好,身高体重都在标准范围内,发育非常健康。”
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那就好,我还担心她营养不够呢。”
“不仅不是营养不够,”王医生笑着说,“而是营养非常充足,您照顾得很好。”
听到这话,我心里美滋滋的。这三年来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但接下来王医生的话,让我心里开始不安。
“何女士,我想了解一下小雨平时的饮食情况。她一天吃几餐?每餐吃多少?”
“一日三餐,外加两次加餐。”我详细介绍,“早餐是蒸蛋羹配牛奶,午餐是肉粥或者面条,晚餐通常是软饭配菜泥,睡前还要喝一次奶。”
王医生一边记录一边点头,但我注意到他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
“那您呢?您平时怎么吃饭?”他突然问我。
“我?我就正常吃啊。”我有些疑惑,“医生,这和小雨的健康有关系吗?”
王医生放下笔,仔细地看着我:“何女士,您最近是不是经常感到疲倦?头晕?手脚无力?”
我愣住了:“您怎么知道?”
王医生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您的脸色很差,明显的营养不良症状。而且我刚才观察到,您抱孩子时手在发抖。”
“我...我只是最近比较累...”我结结巴巴地说。
“何女士,您多大了?”
“39岁。”
王医生深深地看着我,然后又看看活泼健康的小雨:“我需要问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您是不是为了让孩子吃好,自己经常不好好吃饭?”
这个问题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我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04
我的脸瞬间变得通红,王医生明显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何女士,请您如实回答我的问题。这很重要。”王医生的语气变得严肃,“您是不是经常让孩子先吃,自己吃剩下的?为了给孩子买营养品,自己节衣缩食?”
我无法再隐瞒了:“我...我只是想让她吃好一点...”
“您一个月在孩子身上花多少钱?自己的伙食费是多少?”王医生追问。
“小雨的奶粉、营养品、水果大概两千块,我自己...大概三四百吧。”我小声说。
听到这个数字,王医生的脸色瞬间变了。他快速站起来,在诊室里踱了几步,然后转过身看着我:
“何女士,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一个39岁的成年女性,每月伙食费只有三四百块,这是严重的营养不良!”
“但是小雨很健康啊...”我试图辩解。
“孩子健康是好事,但您这样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王医生的声音提高了,“您以为母爱就是无节制的给予吗?您想过如果您倒下了,孩子怎么办吗?”
我被他的话震撼了,从来没有人这样质疑过我对小雨的爱。
“医生,您是不是太夸张了?我只是省一点而已...”
“省一点?”王医生拿出一张体重秤,“您上来称一下体重。”
我忐忑地站上体重秤,看到数字的瞬间,我整个人都僵住了。
42公斤。
我记得三年前刚收养小雨时,我的体重是58公斤。三年时间,我瘦了整整16公斤!
“何女士,您的BMI已经严重偏低,这是中度营养不良的表现。”王医生指着体重数据,“再配合您的症状:头晕、乏力、手抖、脸色苍白...您需要立即进行全面检查。”
小雨似乎感觉到了气氛的紧张,她拉拉我的衣角:“妈妈,怎么了?”
我蹲下抱住她,却发现自己的手在剧烈颤抖。
王医生在一旁观察着我们,然后拿起电话:“护士,给何女士安排一个全面的营养状况评估和血液检查。”
“医生,真的有这么严重吗?”我还是不敢相信。
王医生坐下来,语气变得温和但坚定:“何女士,我从医二十年,见过太多这样的母亲。为了孩子,把自己的身体拖垮。您以为这是伟大的母爱,其实是在害自己,也在害孩子。”
“害孩子?”我不解地问。
“您想想,如果您因为营养不良导致严重疾病,甚至...小雨失去了妈妈,她会有多痛苦?”
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直接刺穿了我的心。
我抱紧小雨,想象着如果我真的出了什么事,这个可爱的小天使会多么无助和痛苦。
半小时后,血液检查结果出来了。王医生拿着报告,脸色变得极其严峻。
“何女士,您的各项营养指标都严重偏低:血红蛋白只有正常值的60%,血清蛋白不足标准值的70%,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都严重缺乏。”
我听着这些专业术语,虽然不完全理解,但能感觉到情况很不好。
“这...这意味着什么?”我颤抖着问。
王医生深吸一口气,声音颤抖地说出了那个让我如遭雷击的真相:
“您已经严重营养不良,再这样下去,不出两个月就会器官衰竭...”
05
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器官衰竭?医生,您确定没搞错?”我的声音在颤抖,“我只是瘦了一点而已...”
王医生指着检查报告:“何女士,您看这些数据。血红蛋白严重偏低,意味着您已经重度贫血;血清白蛋白不足,说明蛋白质严重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几乎检测不到...”
我瘫坐在椅子上,怀里的小雨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用小手轻拍我的脸:“妈妈,小雨乖乖的。”
“您的肝功能指标也开始异常,肾功能也有下降趋势。”王医生继续说,“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这不是开玩笑的。”
我看着怀里天真无邪的小雨,眼泪忍不住掉下来。三年来,我以为自己在给她最好的爱,没想到却在慢性自杀。
“那现在怎么办?”我哽咽着问。
“立即住院治疗,补充营养,调理身体。”王医生严肃地说,“而且,您必须改变喂养方式。不能再为了让孩子多吃而牺牲自己。”
“可是小雨还小,她需要营养...”
“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妈妈!”王医生打断我,“您想想,如果您真的出了事,小雨该有多绝望?”
这句话彻底击垮了我。我紧紧抱着小雨,想象着如果我不在了,她会多么孤独无助。
“妈妈哭了?”小雨用小手帮我擦眼泪,“小雨亲亲妈妈就不疼了。”
看着她纯真的笑脸,我下定决心:无论如何,我都要好起来,为了她。
06
当天下午,我办理了住院手续。
李老师接到我的电话后,立刻请假赶到医院:“雅琴,怎么会这么严重?你怎么不早点说?”
“我以为只是累了...”我苦笑着说,“没想到会是营养不良。”
李老师看着病床上输液的我,又看看在旁边玩玩具的小雨,叹了口气:“你这三年是怎么过的?为了小雨,把自己折腾成这样。”
“我只是想给她最好的...”
“最好的是什么?是一个健康的妈妈,还是一个随时可能倒下的妈妈?”李老师的话很直接,但句句戳中要害。
那一刻,我终于开始反思自己这三年来的行为。
晚上,刘大妈带着老伴来看我,还给小雨带了她爱吃的小饼干。
“雅琴啊,我早就看出你不对劲了。”刘大妈坐在床边,“脸色一天比一天差,人也越来越瘦,但你就是不承认。”
“我以为是正常的...”
“正常个屁!”刘大妈难得爆粗口,“你看看小雨,白白胖胖的,再看看你自己,瘦得跟竹竿似的。这哪叫正常?”
小雨在一旁玩得很开心,不时跑过来抱抱我,叫一声“妈妈”。每次听到她甜甜的声音,我就更加坚定要好起来的决心。
住院的第三天,营养科的陈医生来给我制定饮食计划。
“何女士,您现在需要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陈医生拿着营养清单,“每天至少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还要补充各种维生素。”
“那小雨怎么办?她还需要营养...”我担心地问。
“孩子的营养不需要您牺牲自己来换取。”陈医生耐心解释,“一个健康的母亲才能给孩子最好的照顾。”
他给我看了一个对比表:“您看,一个3岁孩子每天需要的营养量,和一个39岁成年女性需要的营养量。您不能为了让孩子超标摄入而让自己严重不足。”
这个对比表让我震撼。原来我一直以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而且,”陈医生继续说,“过度喂养对孩子也不好。会导致肥胖、挑食等问题。适量才是最好的。”
07
住院一周后,我的身体状况开始好转。每天按时吃三餐加两次营养补充,体重慢慢回升,脸色也有了血色。
最重要的是,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小雨的关系。
“妈妈,小雨要吃蛋糕。”小雨指着护士站旁边的小卖部。
以前我会毫不犹豫地买给她,但现在我蹲下来,认真地对她说:“小雨,蛋糕很甜,吃多了对牙齿不好。我们明天再吃好不好?”
“不要,小雨现在就要吃。”她开始撒娇。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心就软了,立刻满足她的要求。但现在我坚持说:“不行,今天已经吃过水果了,明天再吃蛋糕。”
小雨哭了几分钟,但很快就被其他东西吸引了注意力。
我发现,适当的拒绝并没有让她不开心,反而让她学会了等待和理解。
李老师来看我时,发现了这个变化:“雅琴,你变了。以前小雨一哭,你就什么都答应。现在会拒绝她了。”
“医生说过度溺爱对孩子也不好。”我说,“我要学会爱她,但要有界限。”
“这样才对!”李老师赞许地点头,“孩子需要的是合理的爱,不是无底线的满足。”
住院第十天,王医生带着一群实习医生来查房。
“这是一个典型的母爱过度导致营养不良的案例。”他对学生们说,“母亲为了给孩子最好的营养,牺牲自己的健康,最终差点危及生命。”
听到自己成了反面教材,我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深深反思着自己的行为。
一个年轻的实习医生问:“那怎样才是正确的母爱呢?”
王医生看着我说:“真正的母爱是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只有母亲健康了,才能给孩子长久的陪伴和保护。”
这句话深深印在我心里。
08
出院那天,我的体重已经恢复到48公斤,各项指标也基本正常。
“何女士,记住我们制定的营养计划。”王医生叮嘱我,“您和孩子都要按合理比例摄入营养,不能再偏向任何一方。”
“我明白了,谢谢王医生。”我真诚地感谢他,“如果不是您,我可能真的...”
“您是个好妈妈,只是方式需要调整。”王医生微笑着说,“记住,爱孩子的前提是爱自己。”
回到家,我重新安排了我们的生活。
每天早上,我和小雨一起吃早餐:我吃两个鸡蛋一杯牛奶,她吃一个鸡蛋半杯牛奶。午餐我们各自吃自己的份量,晚餐也是如此。
“妈妈,为什么你也要吃这么多?”小雨好奇地问。
“因为妈妈要健康,才能陪小雨长大啊。”我摸摸她的头,“我们都要好好吃饭,一起健康成长。”
小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很快就适应了新的饮食模式。
三个月后,我们再次去医院复查。
王医生看着检查报告,满意地点头:“很好,各项指标都正常了。小雨也很健康,体重控制得刚好。”
“谢谢医生,您救了我们母女俩。”我感激地说。
“是您自己救了自己。”王医生说,“您学会了正确的爱。”
走出医院,小雨拉着我的手:“妈妈,我们回家吃饭吧,小雨饿了。”
“好,我们一起回家,一起好好吃饭。”我牵着她的小手,心里无比踏实。
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温暖而美好。我终于明白,真正的母爱不是无底线的给予,而是在保护孩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不是把所有好东西都给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长。
有时候,爱得太满会溢出来,伤到自己也伤到对方。学会适度的爱,才是对彼此最好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