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总统5年后将下岗?挂断普京电话后,卢卡申科道出心里话,还送中国13个字,措辞不寻常
发布时间:2025-08-17 06:00 浏览量:1
据环球网报道,8月8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接受美国《时代》杂志采访称,2030年任期结束后不再寻求连任,俄卫星社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这次表态距离他2025年1月的当选不过7个月。当时官方公布的得票率高达87%,这是他自1994年首次出任总统以来的第七次胜选。若按计划任满至2030年,其执政时长将达到36年,在全球现任领导人中颇为罕见。
70岁的卢卡申科在采访中说得很明确:“不,我不打算那样做(继续连任)。”这话是在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完电话后说的。他同时否认了外界关于20岁儿子尼古拉接班的猜测,称这种传言“只会害人”。尼古拉曾多次随父公开露面,甚至参与国际会议,目前在中国求学,但卢卡申科强调儿子不会涉足政坛。
这样的表态出乎不少人意料。要知道,卢卡申科的执政风格向来强硬。2020年选举后,白俄罗斯爆发大规模抗议,数十万人上街指控选举舞弊,西方也同步施压加码制裁,当时他果断镇压,逮捕超过6万人,最终稳住了局面。
白俄罗斯的日子不好过。周边的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都加入了北约,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德坦克部署点距离白俄罗斯边境仅几十公里。为求自保,2024年白俄罗斯引入了俄制伊斯坎德尔导弹,还部署了核武器,安全上更依赖俄罗斯了。
安全有了依托,经济却被拖了后腿。欧盟的制裁一轮接一轮,2025年7月已经是第18轮,金融、贸易领域都受限制,钾肥和木材出口大受影响,经济出现萎缩。
这种情况下,白俄罗斯把目光投向了东方。2024年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后,白俄罗斯的农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乳制品和肉类慢慢积累了口碑。中白工业园里,200多家企业在机械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开展业务,既稳定了国内就业,也拉动了投资。有数据显示,中国对白俄罗斯的投资预计增长三成,服务贸易增长幅度在12%到15%之间。
卢卡申科在采访中用“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就像一家人”来形容中白关系。这13个字分量不轻。要知道,俄罗斯在白俄罗斯外贸中的占比达42%,但在西方市场受限的背景下,中国成了重要的合作伙伴。白俄罗斯在安全上依靠俄罗斯,经济上需要中国支持,这样的表述既是对中国的示好,也向外界传递出多元发展的信号。
卢卡申科还提到,自己早几年就考虑过卸任,没人能说他是“叛徒”或“抛下了自己的国家”。对于继任者,他不否认未来可能有不同的政策路线,但强调新领导人“不应该一上任就立即抛弃所有现有的一切”。
目前来看,潜在的接班人可能是总理戈洛夫琴科或安全会议秘书沃尔福维奇,这些人都有丰富的经验,且与俄罗斯关系密切。按照俄白联盟协议,俄罗斯对cho白俄罗斯政权有着重要影响,新领导人显然需要得到克里姆林宫的认可。
卢卡申科的表态也被外界解读为白俄罗斯与美国关系可能缓和的信号。巧合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在未来几天与普京会面,商讨结束乌克兰战争的相关事宜。此前,卢卡申科还曾称赞特朗普,希望自己能像79岁的特朗普那样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白俄罗斯的地缘位置太特殊,夹在俄罗斯和欧盟之间,任何一点政治变动都备受关注。卢卡申科执政的这三十多年,白俄罗斯经历了不少风雨。从刚独立时的经济混乱,到依靠国家对大企业的控制、保留集体农场等方式稳住局面,他的治理模式一直伴随着争议。西方从2000年起就开始对其实施制裁,每次选举也都会被指责不公正,但他总能在内外压力下站稳脚跟。
加入上合组织被视为白俄罗斯的重要战略选择。中白工业园从2015年起步,如今已吸引众多企业入驻,产品远销全球。2025年,两国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并召开投资会议,出口数据保持稳定。这些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方制裁带来的损失,帮助白俄罗斯维持了经济稳定。
但挑战依然存在。欧盟的制裁没有松动的迹象,乌克兰局势的任何变化都可能波及白俄罗斯。卢卡申科曾提议在明斯克举办对话会议,扮演调停者的角色,不过未能实现。
对于未来的白俄罗斯而言,如何在俄罗斯、欧盟和中国之间找到平衡,将是继任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亲俄和亲中路线大概率会延续,毕竟转向西方的代价太大,可能面临经济断供的风险。
卢卡申科在70岁的年纪做出这样的决定,或许有年龄因素的考量,毕竟到2030年他就75岁了,接近一半的人生都在总统职位上度过,或许也想享受卸任后的生活。但更重要的是,在外部安全压力持续、经济依赖多元合作的背景下,他可能希望为白俄罗斯的未来铺就一条新的道路。
“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就像一家人”,这句不寻常的表述,既是对中白关系的肯定,也暗示了白俄罗斯未来发展的方向。而挂断普京电话后的表态,则显示出在大国博弈的复杂格局中,白俄罗斯正试图在保持传统盟友关系的同时,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