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议引暴力冲突,总统办公室被攻占,武契奇放话“国家必胜”

发布时间:2025-08-17 06:50  浏览量:1

8月,塞尔维亚的街头再度被愤怒与烟火点燃,抗议人潮席卷全国,政府权力中枢一度陷入危机。根据欧盟统计局8月14日最新简报,塞尔维亚在一周内发生超过90起大规模集会和冲突,造成至少70人受伤,其中多数为执法人员。

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尼什等地,示威人群与警察、执政党支持者的对峙演化成大规模暴力事件。诺维萨德,作为九个月前反政府浪潮起点,这次再度成为焦点。

抗议者砸碎执政党总部窗户,冲进办公区,带走文件和家具,现场油漆泼洒,标语鲜明,喊声震天。总统办公室也未能幸免,抗议人群高喊“他完了!”的口号,象征对现任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的不信任已至顶点。

贝尔格莱德主干道上,照明弹与鞭炮在夜色中交错,警方不得不动用催泪瓦斯分隔对立人群。目击者在社交网络上传的视频不断被转发,街头火光和混乱成为外界对塞尔维亚局势的第一印象。

此次抗议并非无根之木。2024年底,诺维萨德火车站顶棚倒塌导致16人死亡,激起社会对基础设施腐败的强烈质疑。“腐败”成为抗议人群口中高频词。塞尔维亚反对派长期指责执政党对权力的垄断和对腐败现象的纵容。独立调查机构Transparency Serbia在6月发布报告指出,超过67%的受访市民对当前政府反腐成效表示失望。

在塞尔维亚,社会矛盾并非偶发。自俄乌冲突以来,这一巴尔干半岛小国因坚持亲俄立场屡受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压力。塞尔维亚未随主流欧洲国家对俄制裁,反而多次公开力挺俄方,这让欧盟与北约的政策施压愈发频繁和直接。

塞尔维亚地处巴尔干半岛中心,四周被北约成员国环绕,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敏感。多年来,武契奇政府在俄欧之间艰难平衡,既要争取欧盟候选国地位,又不愿放弃与俄罗斯的深厚联系。7月,欧盟扩大事务委员玛尔塔·科斯公开表示,塞尔维亚要想继续推进入盟进程,必须在科索沃和对俄政策上展现更大灵活性。

反观国内,亲俄立场虽获部分传统选民支持,但也引发青年群体和城市中产的不满。社交调查公司Ipsos Serbia在8月初发布数据称,48%的18-35岁受访者认为,当前对俄政策使塞尔维亚国际形象受损。

武契奇总统在骚乱发生后通过亲政府媒体发表全国讲话,承认冲突造成数十人受伤,并强调政府不会对正常抗议者采取报复措施,仅追究“煽动内战”的暴力分子。他罕见承诺,自己任期还有一年半,届时将按时卸任,不过,反对派对此并不买账。

总统还多次指控抗议背后有“外部势力”操控,称这是针对塞尔维亚稳定的“颜色革命”图谋。欧盟与美国则多次否认干预,呼吁塞尔维亚保障新闻自由和公民权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8月15日重申,希望塞尔维亚社会恢复稳定,强调“塞尔维亚人民有权自主选择发展路径”。

今年8月的抗议之所以备受全球关注,是因为它发生在武契奇即将访华的敏感节点。中国官方已邀请其出席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武契奇本人也已宣布将访华五天。路透社、新华社等多家权威媒体分析认为,近期骚乱与塞尔维亚在中欧俄三角关系中的敏感位置密切相关。

欧洲政策中心(EPC)专家Dragana Ristic指出,外部势力的“代理人战争”在塞尔维亚表现得更加复杂。欧盟通过科索沃问题和经济合作施加影响,而俄罗斯与中国则以能源、投资、历史情感维持对塞的友好。两派角力加剧了塞尔维亚国内的撕裂,令政局变得更加不可预测。

从经济层面看,塞尔维亚第二季度GDP增速降至1.6%,通胀率超过12%。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显示,整体失业率维持在11.5%,青年失业率高达27%。经济困境加剧了社会不满,抗议者的诉求从政治腐败延伸到就业、物价、住房等现实问题。

基层医疗、教育、公共服务投入不足,成为民间对政府批评的又一焦点。多家国际媒体指出,抗议人群结构日益多元,从反对派政党支持者扩大到普通工人、学生、教师,形成声势浩大的“广场运动”。

塞尔维亚外交政策夹缝求存。欧盟一方面以经济援助和入盟前景吸引塞尔维亚,另一方面不断以人权、法治、对俄立场等问题发难。美国则通过北约和在科索沃驻军强化地区影响力。俄罗斯则以能源供应和历史纽带持续“拉拢”,中国则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和政治支持提供“战略后盾”。

8月16日全国抗议爆发当晚,塞尔维亚内政部长伊维察·达契奇证实,全国90余地同时出现集会。欧盟扩大事务委员玛尔塔·科斯深夜在X平台发文,警告暴力升级“令人震惊”,敦促塞尔维亚当局保障公民表达自由,警惕任何对媒体和记者的威胁或打压。

塞尔维亚正处于历史性十字路口。国内政局动荡、社会矛盾激化、外部环境压力交织,令未来走势难以预判。武契奇政府能否通过政治妥协与改革回应民众诉求?抗议运动会否因外部势力的渗透而进一步升级?9月的中塞高层互动,是否成为塞尔维亚外交转向的新起点?这些问题,正牵动着整个巴尔干半岛乃至欧洲大陆的神经。

无论最终结局如何,塞尔维亚的抗议浪潮提醒世界:在全球化与地缘政治风暴交织下,小国的选择与坚持同样值得关注。未来几周,全球目光将继续聚焦贝尔格莱德,看这场“政权保卫战”将如何收场。

参考资料:

中国网:2025-08-15 14:23:塞尔维亚反政府示威引发暴力冲突 已致上百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