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失误作文类型与升格之失误类型10 逻辑不当
发布时间:2025-08-17 07:14 浏览量:2
议论文在写作过程中需要遵从一定的写作顺序,逻辑、时间、空间等要素在作为论据支撑起全文论证框架时,需要具备准确的逻辑性,否则会造成论证上的混乱,使读者的理解思路产生偏差。
◆失误例文
时间在流逝
时间就如那久远的回音,在那流逝的年轮里,带给人无法言语的美丽与忧愁;时间是云彩里镌刻的记忆,在那流逝的年轮里,留给世间难以忘却的大气。①
时间犹如一粒种子,播撒在你我的心田,在时间流水的滋润下,开出迷人的微笑。
是你吗,岳飞?你,用诗情记录下自己的壮志豪情;你,用自己的鲜血唤醒世人的良知;你,“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你,用宽背担负起“精忠报国”的重任;你,用脊梁挺起中国人的腰杆!你悲壮的一生,被后人传颂千古。时间在流逝,却奈何不了你以39年的时光在历史的星空中闪耀着的光华。②
时间犹如一阵花香,飘动在你我的身旁,在时间之风的吹动下,飘散到远方。
是你吗,文天祥?你,用自己的心血谱写正气之歌;你,用铮铮铁骨奏出爱国之曲;你,用滴滴真情唱响英雄之音;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你的名字响彻苍穹,你的灵魂更将屹立于碧天之下,永垂不朽。时间在流逝,却阻挡不住你虽英年早逝却在历史长河中傲然挺立的身躯。③
时间犹如两岸繁花,芳香在你我的左右,在时间之钟的嘀嗒声中,滋养我们的心灵。
是你吗,苏武?你,持一支旌节,心怀大汉于茫茫大漠;你,怀一腔热血,游走于寒沙败草。你,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用勇气,用执着,书写了一段名传千古的悲歌。富贵对于你,恰似过眼云烟;忠心对于你,才是历史永恒。你的名字永刻在历史丰碑上,你的忠心成为高山雪莲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④
几百年的潮起潮落,几百年的瑟瑟西风,早已吹散了牧羊人的丝丝白发;早已淹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红;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亘古不变的是岳飞的壮怀激烈,是文天祥的赤子丹心,是苏武的爱国热情。⑤
时间在流逝,折好那满纸的赤胆忠心,我愿枕着它,去做一场崇古清梦,陶醉此间,再不醒来。
纵使时间流逝,也会花开两岸,风过有痕,记忆,永存。
失误点
①开头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与后文论据联系不够紧密。
②人物选取不够典型,岳飞作为历史人物并不能直接体现时间的流逝,论点阐释不清晰。
③论据人物同质化严重,与岳飞严重重合。
④时间架构不够合理,在没有明确逻辑顺序的情况下,“苏武”应当作为第一个论据。
⑤与前文对照不一致,前后顺序混乱。
失误分析
这是一篇重于思路的文章。以时间流逝为题,但在架构全文时,三位历史人物却并未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铺陈展开,使全文的脉络顺序混乱。同时在论据的选取上不够典型,选取人物同质化严重,文章的标题“流逝”也并未得到直观的体现,因而不足以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升格方案
将文章顺序重新进行编排,按西汉—魏晋—当代的时间架构展开;结构上采用个人—家庭—国家的逻辑顺序逐步拓展延伸,思路就更加开阔明晰了。
◆升格佳作
时间在流逝
时间如同久远的回音,在那流逝的年轮里,带给人无法言喻的美丽与忧愁;时间是云彩里镌刻的记忆,在那流逝的年轮里,留给世间难以忘却的大气。时光荏苒,而内心的记忆之花却不会消了颜色,散了芬芳,反而会被时间冲洗得愈加鲜艳。①
时间犹如一粒种子,播撒在你我的心田;在坚持奋斗的勉励下,见证人性的坚强。
是你吗,太史公?你,妙笔记录下历史的兴衰变迁;你,用自己的意志留给世人无穷的财富;你,“笔落惊风雨,书成泣鬼神”;你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用肩膀担负起“明史鉴后世”的重任;你,用脊梁挺起了华夏的脉络!你悲壮的一生,被后人传颂千古。时间在流逝,却奈何不了你在历史的星空中闪耀着的光华。②
时间犹如一阵花香,飘动在你我的身旁;在明德之风的吹动下,见证家风的笃定。
是你吗,曾国藩?你,用自己的心血谱写篇篇家书;你,用兢兢业业奏出明理之曲;你,用仁孝之心唱响崇实之音;你,“如能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的名字镌刻在历史的书卷之中,你的灵魂更将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人之崇德,传之一家。时间在流逝,却阻挡不住你树立起的优良家风在历史长河中傲然挺立的英姿。③
时间犹如翩翩繁花,芳香在你我的左右;在时间之钟的嘀嗒声中,铭记民族的历史。
是你吗,志愿军将士?你们,持一支钢枪,心怀祖国于茫茫他乡;你们,唱一曲战歌,游走于上甘岭的战场。你们,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用勇气,用执着,书写了一段名传千古的传奇。“勇士丹心天地敬,英豪气概鬼神惊。”试问谁是最可爱的人?你们坚毅的目光,恰似五星红旗飘于碧空之上。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对于你们,才是历史永恒。你们的名字镌刻在历史丰碑中,你们的爱国之心成为遥望祖国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④
千年来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史记》上的点点墨痕;百年来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曾国藩弘扬家风的笃定正气;几十年来的瑟瑟歌声,早已吹近了志愿军战士们魂归故里的征程。但亘古不变的是司马迁的奋斗之路,是曾国落对家人的谆谆教诲,是志愿军将士们挺立的爱国脊梁。⑤
时间在流逝,折好那满纸的赤胆忠心,我愿枕着它,去做一场崇古清梦,陶醉此间,体会个人的坚强,体会家风的笃定,体会爱国的热情,再不醒来。⑥
①多处比喻,文采飞扬,尽展才情,先声夺人,极有气势。 最后一句,扣题严谨。
②选取特性人物,展现“人”的奋斗。
③由人及家,同时推进时间的流逝,脉络清晰。
④由家至国,升华主题,同时将时间视角拉至近代,引发读者的爱国共鸣。
⑤既是排比句,又是对上文的照应与总结。
⑥结尾再次扣题,呼应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