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从 568 降到 275!肾病调理用对 “断节参”,益气活血护肾见真效
发布时间:2025-08-17 07:33 浏览量:1
肾病日久,脾肾气虚则湿浊难化,气血瘀滞则肾络不通,断节参益气活血兼能祛湿,恰合‘气虚瘀阻’之病机,为肾病中后期调理之良品。临床中,很多肾病患者到了中后期会出现气虚乏力、瘀血阻络的情况,肌酐居高不下,而断节参这味药往往能在此时帮上大忙,今天就来好好讲讲它的价值。
我是邓立武,一名中西医结合肾病领域的主任医师。这些年我专注于各类疑难肾脏疾病的诊疗,曾赴英国贝尔法斯特赫伯医院交流学习。在中西医协同治疗肾病的实践中,我始终重视中药在益气活血、改善肾功能方面的作用,断节参就是我处理肾病气虚瘀阻证时的常用药材。
断节参还有个别名 —— 对节参,因茎节处易折断且断面有乳汁而得名,中医里常称它为 “益气活血之佳品”。它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肾、脾经,多生长在山地灌丛、草地或山谷溪边,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等地较为常见。早在《云南中草药》中就有记载:“断节参,补气血,壮筋骨,除湿利尿。治贫血,水肿,跌打损伤,骨折。”《全国中草药汇编》也明确其 “补气活血,舒筋活络,利尿消肿” 的功效,可见其益气活血、利尿消肿的作用早被认可,而这正是肾病气虚瘀阻、湿浊内停证所急需的。
图片来源于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从功效来看,断节参最核心的作用是补气活血、舒筋活络、利尿消肿。在肾病治疗中,它尤其适合气虚血瘀、湿浊内停型患者,这类患者常伴有血肌酐升高、蛋白尿反复、乏力明显、腰膝酸软、肢体水肿按之难起,还会出现面色苍白或晦暗、尿少色淡、舌质淡暗有瘀斑、脉细涩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断节参含有皂苷、黄酮类等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肾脏血液循环、减轻肾小球损伤,还能促进水液代谢和毒素排出,这也是它能辅助降低血肌酐、改善肾功能的重要原因。
去年我接诊过一位 68 岁的陈女士,她 2024 年 1 月 6 日初诊时,血肌酐已升至 568umol/L,伴有极度乏力(稍微活动就气短)、腰膝酸软、双下肢重度水肿,按之凹陷很久才能恢复,尿中泡沫多且尿量偏少。兼症有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淡暗有瘀斑、舌苔白腻、脉细涩。追问病史,她有糖尿病肾病病史 9 年,近一年肌酐从 410umol/L 持续升高,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V 期、慢性肾衰竭(CKD 4 期),一直规律服用降糖药、降压药和肾衰宁,但肾功能仍在恶化。结合症状和舌脉,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湿浊内停、脾肾两虚,正适合用断节参来益气活血、利尿消肿。
治疗上,我让她继续规范服用降糖药、降压药等基础西药控制病情,中药调理则以断节参为核心益气活血。经验方为:断节参,黄芪,党参,丹参,当归,川芎,茯苓,白术,泽泻,车前子(包煎),杜仲,枸杞子,芡实,大黄 (后下),甘草等十几味中药。
注意:因每个人的病因病机体质不同,中西药治疗须由执业医师辨证施治并开具处方,患者不可擅自抓药服用,以免贻误病情或引发药物不良反应。
考虑到她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加了炒麦芽、炒山药健脾开胃;水肿明显,再加猪苓增强利水之功。这张方子的思路很清晰:断节参为主药益气活血、利尿消肿,黄芪、党参助其补气之力,丹参、当归、川芎增强活血通络之效,茯苓、白术、泽泻、车前子协同利湿排毒,杜仲、枸杞子、芡实益肾健脾以固根本,大黄通腑泄浊,全方共奏益气活血、健脾益肾、利湿泄浊之效。
陈女士 2 月 10 日二诊时,乏力感减轻,水肿消退近半,食欲好转,复查血肌酐降到 482umol/L,尿蛋白从 3 + 降到 2+;4 月 5 日复诊时,她已能自主散步 15 分钟,面色红润了些,血肌酐 365umol/L,尿量也明显增多;到 6 月 20 日再查,血肌酐稳步降到 275umol/L,蛋白尿转为 1+,舌苔白腻减轻,瘀斑颜色变浅。整个过程中,她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稳住血糖、血压等基础指标,中药以断节参为核心改善气虚血瘀状态,二者协同让肾功能逐渐稳定。不过要强调的是,疗效并非单靠一味药,而是辨证准确、配伍合理的结果,这才是中医治疗的精髓。
当然,用断节参调理肾病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它性味偏温,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出现口干、上火等症状,所以临床中我常会配伍麦冬、生地等滋阴之药,尤其对阴虚火旺的患者,必须调整用量和配伍;用量上一般 10-15g 为宜,过量可能增加胃肠道负担,出现腹胀、嗳气等不适;孕妇慎用,因其活血作用可能增加风险。最重要的是,它不能替代西药治疗,像陈女士这样的患者,降糖、降压的西药从未停过,中药只是协同调理,二者缺一不可。另外,服用期间要避免吃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还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Zhao Y, Li J, Zhang H, et al. (2021).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Codonopsis pilosula and its active components in kidney disease: A review.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78, 114263.
【原创声明】本医学科普系本人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成果,未侵犯第三方权益,如引用古籍及现代研究文献均已规范标注。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版权归作者所有,侵权必究。本账号发表任何方剂经方均只作为专业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尝试,不承担任何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上一篇:张本智和赢球,真正可怕的不是吼叫,而是他妈赛后一句话
- 下一篇:大洼村赋 纪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