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想成为你,穿上闪闪发光的白大褂“,白血病女孩六年后成了一名医学生!
发布时间:2025-08-17 09:12 浏览量:1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千 通讯员 张冰清
六年前,她还是在病床上与白血病殊死搏斗的女孩;六年后,她已成为医学院里孜孜不倦的求学者。
她说,是白衣天使们给了她第二次生命,也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颗学医的种子:我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医生,去守护更多在病痛中挣扎的生命。
舒雅(左一)和肖浩文主任医师(医院供图)
像是被判“死刑”:“我是不是活不成了”
2018年年底,对于高一女生舒雅(化名)而言,本该是期末冲刺的紧张时光,却被一场莫名的反复低烧打断。“起初我们都以为是普通感冒”,父母回忆道。然而,持续一周低烧不退,他们有了不祥的预感,立刻将女儿送往当地医院。
血常规报告单上的数字触目惊心:白细胞:113×10⁹/L,远超正常值;血红蛋白仅有,69g/L这代表严重贫血;而血小板更是低到了28×10⁹/L,预示着出血风险极高。
这些异常指标最终被骨髓穿刺的结果证实: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我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就想着,我是不是活不成了……”舒雅回忆,那时候不只她感觉是被判了死刑,绝望的阴霾一度沉重地笼罩着整个家。
舒雅父母不敢耽搁,多方打听后,辗转找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血液内科二/细胞治疗中心的主任医师肖浩文。
“不要慌,也不要绝望。”在诊室里,肖浩文沉稳地为她分析,“白血病确实凶险,但医学发展到今天,它早已不是绝症,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我们有非常成熟规范的治疗方案。”
她详细地介绍了治疗方案,先诱导化疗,再巩固治疗,最后争取造血干细胞移植。“很多和你情况相似的患者,通过规范治疗,都能回归正常生活。”
“尽管前路艰难,但至少有了清晰的方向。”舒雅说,这份指引,在当时给了她莫大的力量。
化疗过程中,白细胞降到很低导致剧烈的呕吐、大把掉发,舒雅一度很虚弱,“大家都怕我撑不住。”
“是我的家人,还有医生护士的鼓励和支持着我,他们说挺过这关,后面就有希望了!” 这些温暖舒雅至今历历在目,也给了她战胜病魔的信心。
你这么年轻,我们一起努力
要获得新生,舒雅还要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用健康的干细胞重建被摧毁的造血和免疫系统。所幸,她与亲哥哥的配型结果显示HLA基因位点全相合,哥哥成了最理想的移植供者。
移植这一步也充满了未知的风险,移植后身体排斥怎么办?万一感染了,这么虚弱能扛得住吗?
“很多和你情况相似的患者,移植后一年后就能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肖浩文和团队医生逐一解释,用专业的知识、详尽的预案和过往的成功案例,一点点化解她们的担忧。
“你还这么年轻,通过移植一定是可以治愈的,我们一起努力!” 这句“一起努力”,像一道穿透厚重阴云的光束,照亮了舒雅。
2019年6月,带着全家的期盼,舒雅在浙大邵逸夫医院接受了“亲缘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她清晰地记得:“7月13日我出了移植舱,过两天就是生日,妈妈给我做了碗长寿面。那一刻,是重生的滋味。”
然而,重生之路布满荆棘。移植后不久,排异反应来势汹汹:皮肤上出现大片又痛又痒的红疹,紧接着是尿频、尿急,甚至排出血尿——她被诊断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合并出血性膀胱炎。
面对凶险的并发症,肖浩文团队迅速制定了治疗方案:抗排异、防感染、碱化尿液……治疗有条不紊。
“护士姐姐们总是安慰我别怕,叮嘱我多喝水多排尿。肖医生查房时会跟我聊家常,知道我休学了,就鼓励我‘快点好起来,回学校去’。”舒雅回忆道。
在肖浩文团队精心的治疗和温暖的守护下,她闯过了排异关,各项指标奇迹般地稳定。两个多月后,舒雅实现了完全治愈,终于出院了。
想成为医生,源于多重力量
2020年秋天,在家休养一年后,舒雅终于重返校园。这段刻骨铭心的生死经历,悄然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颗学医的种子。
她说,想成为医生的念头,源于多重力量:久病让她渴望深入了解血液疾病的奥秘;目睹病友对治疗的迷茫,她想成为那个耐心解惑的人;而最深的动力,是像肖浩文这样的白衣天使们,用精湛的医术给了她第二次生命,那份临危不乱的决断力、温暖又治愈的关怀,以及对职业信念的坚守,都让她心生向往。
“看到医生为了救病人拼尽全力,我就觉得这身白大褂闪闪发光。”经历生死后的感悟,让她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健康的无价。高中三年,她异常努力,高考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填报志愿时,舒雅的选择很坚定,所有的志愿都指向同一个目标——临床医学专业。
“我们也劝过她,学医这条路太苦太累,怕她身体扛不住”,舒雅的母亲回忆道,语气里交织着担忧与骄傲,“但她很坚定,我们也要支持她的梦想。”
这份梦想很快迎来了回响。当舒雅再次来到肖浩文门诊复查时,她第一时间分享了喜讯:“肖主任,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被临床医学专业录取了!以后也想成为一名血液科医生!”
肖浩文激动地搂住这个已完全恢复健康、充满青春朝气的女孩,用相机定格了这意义非凡的一刻。从医几十年,她见证过许多白血病患者重获新生,而舒雅,是其中选择踏上医学道路的最特别的一个。
听着舒雅讲自己的医学梦想,肖浩文也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她告诉舒雅,这袭白大褂承载的,远不只知识,也是患者以生命托付的信任。“在努力成为一个好医生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学医这条路确实不易。一本本厚重的专业书籍,一学期3-4门专业课,海量的知识点要记忆……备考复习到深夜时,舒雅也会感到力不从心。“要记的东西太多了,压力大的时候,也会怀疑自己到底行不行。”
每当这时,她就会想起与病魔抗争的日子,想起那份强烈的求生信念,告诉自己不能放弃……
如今,舒雅即将步入大三。未来,她还规划着攻读硕士、博士,一步步坚定地实现她的医生梦想。
有一种力量,叫“以生命影响生命”,有一种传承,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当年肖浩文团队救治舒雅时传递的希望,正在她学医的路上延续着,这份守护生命的传承,正是对当年那句“我们一起努力”最好的回应。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