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五联五促”助推代表联络站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8-17 09:03 浏览量:2
今年来,中方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创新推行“五联五促”工作机制,实现代表联络站“建管用”提质增效。
5月15日,中方县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管用’提升年活动”推进会召开。
阵地联建,促规范运行
示范带动。中方县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优化代表联络站建设,调整村级代表联络站1个,新建青年人大代表联络站1个。全县35个代表联络站按照“十有”标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以产业链和乡镇代表联络站为示范点,实行“1+N”的运行模式,带动村级联络站高效运行。
联系指导。创新推行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分片指导代表联络站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联络站制度,定期指导各自联系的联络站开展活动。4月18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全县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管用”提升年活动推进会,着重解决联络站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清单管理。县人大常委会出台了代表联络站“建管用”提升年活动工作清单20条,各代表联络站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及月工作清单,并张贴公示。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每月督促联络站有序开展工作和及时更新网上信息。
知识联学,促能力提升
专题学。建立代表学习日制度,每周五为代表线上学习日,围绕代表法、“三会三文”精神、《怀化市县乡人大工作36法》进行专题学习,强化代表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目前开展学习活动72场,参加人数达1612人。
重点学。6月25日组织全县代表联络站站长和联络员通过网上扫码收看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培训课程,着重掌握站点管理操作知识。县人大专委会、常委会工作机构负责人轮流到联络站进行专题辅导,并邀请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到站分享履职故事,交流履职经验。
创新学。联络站推行“议一事学一法”制度,让代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怀化市机械装备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在组织驻站代表开展“法治护绿”工作专题调研前,邀请生态环保等部门专家进站授课,专题学习环境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提升代表的法律素养。
工作联动,促监督实效
上下联动。35个联络站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县人大常委会监督重点,同步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形成上下联动、确保工作整体推动。4月以来围绕食品安全“一法两条例”同步开展执法检查,收集各类意见建议80余条。
站站联合。开展代表跨选区和跨联络站调研视察活动,围绕“法治护绿”进行专题调研。桐木镇、大松坡村和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共同组织近30名代表到桐木镇污水厂、屠宰场进行专题调研,开展联合监督。
内外联手。以代表联智为抓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站内、站外”等形式开展活动。县人大代表、湖南康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桂阳发挥联络站资源优势,于今年开通网络直播销售龙牙百合,实现销售订单上万的目标任务。
实事联办,促共同发展
推行新模式。发挥代表联络站作为基层站所的作用,为民服务解难题。铜鼎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推行每周二服务下沉机制,推动多部门组建“移动政务厅”,做到进村入组方便群众办事。
回应新期盼。各级人大代表主动担当作为,以产业联姻为支撑,在乡村振兴方面贡献代表力量。如:县人大代表、铜湾镇梅树村党支部书记杨晓鹏带头发展紫珠中药材基地65亩,建成梅树溪畔峡谷漂流基地,美化绿化村组公路8公里。
拓展新功能。产业链代表联络站以“站”为媒,多维度拓展平台功能,实现从“联络群众”到“赋能产业发展”的升级跨越。如:南方葡萄沟农文旅产业链代表联络站成功筹办“一叶倾城·茗耀中方”茶旅文化活动,促成6家茶企茶商签订产销合作协议,预计带动年销售额增长500万元。
6月4日,中方县南方葡萄沟农文旅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部分代表围绕刺葡萄产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服务联抓,促民心融合
延伸新触角。全县建立了百年老藤、荆坪古村等12个庭院恳谈会示范点,创新推行联络站融入庭院恳谈点的模式,做到“急难愁盼”解在家门口、村规民约议在家门口、民生实事定在家门口,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为民办实事。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加强与选民的联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履行代表职责。铜湾镇人大代表杨长友发挥兼任市志愿者协会理事的优势,先后为山区40多名留守儿童争取助学金3万余元。
服务零距离。上半年,“一府一委两院”拟任人员通过任命之前,主动走进代表联络站听取意见和建议,实现零距离沟通。目前共邀请“三官三长”(法官、检察官、警官,县长、局长、乡镇长)150余人到站与代表、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达160个,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编辑:周 婷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