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新艺境 风起亚平宁——中国艺术家吴轲阳欧洲个展引发文艺复兴之都东方哲思共鸣

发布时间:2025-08-17 09:48  浏览量:2

台海网8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雪梅) 欧洲地中海7月的阳光有点热辣,在亚平宁半岛中部的意大利佛罗伦萨这座中世纪最著名的欧洲艺术中心里,整个7月到8月初,却吹拂着一股令人清新平和的东方之风。中国当代知名油画艺术家吴轲阳的第三场个人作品“形外之境”欧洲巡展正在这里展出。在佛罗伦萨这座历史名城里,他的画作再次开启了西方人对东方艺术美学热情而执着的探索之旅。

深耕欧洲艺坛经年,吴轲阳的艺术造诣与风范在欧洲顶尖艺术界已声名斐然

三年三城,东方哲思对话文艺复兴

2023年到2024年,吴轲阳先后在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两座名城举办个展,启动他的5年欧洲巡回展览计划。2025年7月,他来到佛罗伦萨,与瑞士著名策展机构赫斯提亚画廊、欧亚文化艺术发展协会、中意设计交流中心等团队合作,

为欧洲艺术爱好者及观者再次呈现一场扎根东方艺术哲思文化、与国际艺术多元风尚接轨、融合和凝练中西文化时代美感并能引起受众情感深度共鸣的思想视觉盛宴。

2023年威尼斯比萨尼宫首场个展的圆满举办,让吴轲阳名扬欧洲艺术界

吴轲阳米兰加里波第画廊个展吸引了众多当地人观展,成为当年意大利艺术界盛事

无论是在威尼斯最显耀的文化遗产比萨尼宫的百年首展,还是佛罗伦萨享有盛誉的艺术收藏古老家族贝利尼宫博物馆的倾力支持,都展现出欧洲艺术圣地对东方艺术家的尊敬和对作品中呈现出深邃生命觉知的推崇。

佛罗伦萨个展开幕式吸引欧洲艺术界目光

意大利时间7月10日的晚间画展开幕现场,意大利艺术界的策展人、收藏家、评论家、艺术家与爱好者近200人济济一堂,在吴轲阳作品前观摩讨论,久久驻足。在佛罗伦萨这样一个曾经闪耀着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波提切利、但丁、乔托等等绘画巨匠和文学先驱的神圣艺术之城,民众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自信,这些出席展览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士依然怀揣谦逊,对吴轲阳作品中呈现出的东西方美学融合技法以及阐释出天、地、人与生命“超意象”探索的精髓赞不绝口。当晚,贝利尼家族继承人Sveva Bellini、瑞士赫斯提亚策展团队等个人和重要文化机构分别收藏了吴轲阳多幅精美素描和油画作品。而此前2024年的米兰巡展中,吴轲阳的画作《界·宇》和《五百年的等待》也是一开展就被著名国际机构收藏。

油画《五百年的等待》70×50cm 创作时间:2017年

三十余年成就“形外之境”

吴轲阳,这个名字似乎在国内还并不是被大众很熟识。实际上,他的个展,早前十几年在国内北京、江苏、四川及福建家乡都有举办。2016年,他的部分代表作品被中国邮政总局收录进当年的《中国当代油画名家珍藏邮册》。2024年,其四幅作品《观想》、《莲心》、《生气的夜》及《行者》在雅昌网被买家高价拍卖收藏。

他的油画艺术之路,在这30多年间,历经了古典雕铸、生命画两个阶段后,于最近4年形成了第三阶段:超意象画时期。从具像到超意象的这三个时期里,吴轲阳曾游历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四大石窟“取经”创作,感悟中国石窟艺术和传统绘画近千年的历史变迁,以独特的笔道、元素和思想,成功塑造了享誉海内外的油画雕铸意象风格。他也曾长年游学欧洲,遍览著名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殿堂,浸润西方各大画派艺术精华,回归内心深处的思考,探索宇宙万物与人类的微妙关系,开创出当下“气韵生动、气势洒脱、气形开化”的灵动哲思新画派,用西方油画技法传达东方壮丽的美学理念,用东方线条构件丰富西方油画语言。他的作品具有东方精神的优雅和西方唯物主义哲学的坚定,洞察世界、解析世界,诠释着世界本质是命运共同体,构建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生命认知的一个深刻的东西方文化交融桥梁。

“他的画无需翻译就能直达心灵深处”

在贝利尼宫展出的近一个月时间里,经常是这样一个场面:吴轲阳在画作前打坐冥想,观者在画作前凝视不语,时间仿佛停顿,空间似乎无际,作者与观者在静谧的气息中,用心流在沟通、在思辩、在感知。许多观者表示,“他的画无需语言翻译,便能直达心灵深处。”一切尽在“形外之境”之中。

有的观者看完欣喜,有的观者看着流泪,产生于两个不同文明的东西方艺术,在这一张张画布面前相融相通,在作品呈现出的光与影、动与静的空灵节奏中产生出澎湃的能量,开启欧亚不同地域观者尘封的心灵之窗,展开对话,作品中蕴含着大唐大宋气象之美,又有符合现代审美的时代感,给人以永恒的视觉感受和内心自省,正如康德所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菩提树下》(灵境系列)160x110cm;创作时间:2016年

站在他的作品《菩提树下》面前,许多欧美学者和艺术爱好者激动不己。画作呈现出具像与虚空同境、古典与现实并存的画意。画面闪耀着金属的光辉,树、人、花等要素各种色彩的折射和反光效果熠熠生辉,画家宁静细腻的画笔与合适的比例,描绘出一个恒定、厚重又神秘莫测的理想国。明暗色彩表达出敏感不张扬的气氛,与观者达成共鸣,所有的美好和脆弱在菩提树下如莲绽放,显露或消逝,在并不复杂的线条中传递出错综交织的情绪。

这种艺术表达,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位超现实主义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用文字营造朦胧超自然的力量,透露出含蓄的哲学思考。而在此刻,面对不确定的现实世界,这种文字风格的意像,在吴轲阳的画作里很容易就能找到心领神会的答案,比如《无生有》、《闪》等。

《闪》120×90cm;创作于2015年

文化“出海”架起东西文化交流之桥

吴轲阳来自福建闽南诏安书画之乡,从小置身绘画艺术环境,耳濡目染,青年时期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学习深造,受20世纪中国当代美术“85新潮”的催化,对创新艺术产生强烈的渴望,通过广泛旅行游学和对历史大师及先锋艺术的研究学习,精通西方和东方艺术史,创造出东西交汇“动静等观”的表现手法。

尽管艺术通常被视为一种深层次的个人和主观范畴,但不可否认,其画风正是从传统到现代,顺应这个时代发展的一个大胆创新,是哲学理念具像的一种艺术实践,更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与可能。

Mediakey、LaCityMag、FirenzeToday 及 Agenziacult 等多家网络媒体则在展览期间持续跟踪报道

的确如此,吴轲阳的第三次的欧洲个展,在意大利引发了艺术界的震动。多家欧洲主流媒体以及海外华人传媒竞相报道:意大利托斯卡纳区发行量最大报纸《Il Tirreno》以整版篇幅专题刊出,深入解读吴轲阳的艺术风格与文化价值;Mediakey、LaCityMag、FirenzeToday 及 Agenziacult 等多家网络媒体则在展览期间持续跟踪报道;华人媒体“意大利翡冷翠”传媒全程进行视频跟踪报道,将吴轲阳的艺术风貌生动呈现给全球华人观众。至8月3日展览闭幕,累计参与报道的意大利与欧洲主流艺术媒体已达数十家,形成广泛舆论声场。

三次出海,对于欧洲业界的反响,吴轲阳已是了然于心:“扎根本土中西合璧,用西方技法传扬东方美学,超越自我,让手中的画笔呈现时空的流转,以我之微观映照东西方艺术哲思的交融,促进文明互鉴,是我的追求和愿望,现在看来,在欧洲的这种实践,是正确的抉择。”

文化“出海”,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吴轲阳三次欧洲的成功个展,为中国文化产业“出海”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路径。这种艺术哲思理念的成功输出,是时代的创新,是时代所需要的,也是艺术家吴轲阳对时代的独特贡献。

佛罗伦萨巡展上部分作品赏析:

【油画作品】

《蓝色·圣灵》160×110cm;创作时间:2015年

布面油画《星云》70×50cm 创作时间:2013年

【素描作品】

钢笔素描《万物来》 创作时间:2023年10月

钢笔素描《无·界》 创作时间:2020年6月

钢笔素描《流莲》 创作时间: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