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为何表现的如此糟糕?
发布时间:2025-08-16 15:22 浏览量:2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在短短四年时间就全线溃败的拉垮表现,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战争后期,数百万国民党军队面对解放军的进攻一触即溃,摧枯拉朽一般便被击败。
那么,国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到底有多拉拉胯?这样的表现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首先,先来说说国民党军队在战略上的表现。
网络上经常会有这样的说法,即:国军的战略制定其实并不差,只是下面的将领各怀鬼胎,执行不下去而已。
现实的情况是,解放战争中国军的所谓战略计划,从制定过程到具体执行落实都是一塌糊涂,从头到尾都显得非常的不专业,根本就没有足够清晰的战略目标。
举个例子,在我们自己的教科书里,对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战略阶段是这样描述的:“初期是全面进攻,中期往后变成了重点进攻。”
而在我军的战史中对国军在战争中期的重点进攻也有这样评价:“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曾经对我军造成了极大压力,是国民党在战略上的一步高招。”
显然,我军对国民党的战略评价其实并不低。
然而,国民党自己战略的描述却是让人大跌眼镜:
“国军重点进攻计划并未发现国府原始资料,只能通过‘匪方’之资料判断其存在。”
合着国民党自己根本就没有制定什么重点进攻计划,完全就是仗着兵力优势,四处出击,哪里有共军就往哪里打,还差点一通乱拳打死老师傅。
历史发展有时候就是这么出人意料,国民党低劣的战略水平,使得其完全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战争优势。导致解放战争前中期,我军在劣势状态下顶住了强大的进攻压力,并找机会逐个击破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短短数年内将形势完全逆转。
当然,战略制定虽然重要,但是具体到局部战争,最重要的还是将领的战术指挥水平。
不过,对于国民党军这样一支阶级差异巨大,并且还披着现代军装的封建军队来说,他们在战术上的表现,也并不值得人期待。
美国陆军少将:巴大维(译戴维·古德温·巴尔)
以至于美国驻华联合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在其提交的报告中,对国民党军队在与解放军作战时的弱点进行了各种痛斥,所用措辞可谓极为激烈。
当然,这个巴达维自己的指挥水平其实也并不怎么样。
他在后来的朝鲜战场上,亲自带兵与志愿军在长津湖作战时也一样被打得灰头土脸。他指责的国军面对解放军时所展现的错误和弱点,几乎一个不差的在他自己的身上重新展示了一遍。
那么,国民党军将领的战术指挥水平到底表现得怎么样呢?
1946年8月,解放战争正式开始后不久,刘邓指挥竞技鲁豫野战军二、三、六、七纵队,共5万多人开始南下陇海路来策应山东中原解放区作战。
刘(右)邓(左)旧照
当年徐州会战时,日本人就是在这会师的,当时国民党高层的一系列操作使得整个战局发生逆转,最后导致局势全面崩盘。
这次的国民党国显然是吸取了教训,立刻出动了徐州、郑州两个绥境公署的14个整编师,32个旅总计30万大军,企图兵分两路围歼晋冀鲁豫野战军。
整编第3师师长:赵锡田
这其中刚从中原战场调来,由黄埔二期生赵锡田指挥的蒋系部队整编第3师表现最为骄横。仗着自己装备精良,并且拥有入缅作战的经验,完全不把解放军放在眼里。不过其虽然气势非常凶猛架势摆的挺足,不过战术指挥上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刘伯承元帅从容不迫。指挥解放军在前期接触交火时示敌以弱,随后一路撤退。沿途不停的减少做饭的土灶数量,同时丢弃部分自重制造出解放军部队狼狈不堪,不断溃散的假象,以此来引诱国军深入。
然而,面对这种极为简单,几千年前孙膑就用过的教科书式的战法,居然能把赵锡田还真的就上了当,直接扬言:“刘伯承已溃不成军,我不用两个礼拜,就可以占领整个冀鲁豫,把他赶上太行山去!”
甚至连蒋介石发来了嘉奖电,刘峙和蒋介石的陆军总部副总司令范汉杰也都兴冲冲地起到鲁西南视察督战。
结果赵锡田一阵猪突猛进后孤军深入,直接与后续的四十七师等其余友军部队脱节,一头扎进解放军的包围圈。
从9月3日午夜到9月6日上午8点,经过3天战斗,国民党主力之一的整编第3师1.4万余人就被全歼,赵锡田本人也被活捉。
除这种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之外,国民党内部其他山头的部队,表现得也非常一般。
解放战争时期的徐向前
在1948年的晋中战役中,徐向前元帅指挥华北军区第一兵团等部约6万人的解放军,对以阎锡山为首的集中了10万余人的国民党军队,发动攻击。
这其中还包括著名的72师,即阎锡山亲自训练出来的“亲训师”。这支部队装备大量的日系武器和火炮,由阎锡山招募的日本战败后滞留的部分日军作为教官进行训练。
晋系军阀首领:阎锡山
然而,阎锡山的训练思路稍微有点小问题。
估计是受到日本使用军国主义和武士道思想洗脑军队的启发,这支部队平日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喊口号和背诵阎锡山语录,至于真正和作战有关的训练科目则并不是很多。
由于前期作战不利,这支阎锡山的王牌部队及其所属的额“亲训炮兵团”在撤回平遥的过程中,途经张兰镇地区时与解放军第8纵队遭遇。然而大概是因为平日阎锡山语录背得太多,这支亲训师在行军时,不但没有布置部队掩护侧翼,连最基本的周围敌情侦查工作都没有做。
结果就是战斗打响后,第8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迅速先行展开,将其压缩于汾河东岸、张兰镇以西狭小地域内,并分割成数段。经3小时激战,歼其5000余人,缴获火炮36门。其一部退入张兰镇,又被太岳军区部队包围,连同驻该镇的暂编第45师新兵团一起被歼灭。解放军随即趁胜追击,扩大战果。
整个晋中战役,人民解放军在徐向前的指挥下,凭借华北军区第一兵团等部6万人的劣势兵力,以少胜多,歼敌10万余人。消耗了阎锡山军队大量的有生力量,为山西彻底解放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了在步兵战术领域丢人现眼以外,国军坦克部队的表现也是一言难尽。
和他们的步兵一样,国民党军的装甲部队也装备着五花八门的各国坦克。除了部分美制坦克和缴获的日制坦克外,还有大量当年苏联援助给国民党军的T26轻型坦克。
在 1947年1月2日的鲁南战役中,国民党26师副师长曹玉珩,为了给步兵壮胆,于是把第一快速纵队的部分坦克和重炮放在靠前位置部署,然后就直接被解放军步兵一个冲锋全部缴获。
随后,解放军趁胜转攻峄县,26师师长马励武当机立断,把剩下的7辆坦克开上城墙,用以阻击解放军的进攻。但是由于城墙太高,坦克火炮成了死角,根本无法打击城下攻城的解放军,结果成了朝天放的礼炮,随后被全部缴获。
到了4号凌晨,第一快速纵队发现守城无望,于是决定突围逃跑,但是又慌不择路的逃入漏汁湖,大约十几辆坦克陷入泥沼,再次被解放军全部缴获。
开国元帅:陈毅
为此,陈毅元帅还专门写诗一首《鲁南大捷》讽刺道:
快速纵队走如飞,印缅归来自鼓吹。
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都成废铁堆。
快速部队今已矣,二十六师汝何为?
徐州薛月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
而类似的事情在淮海战役中再次上演。
1949年1月9日,此时淮海战役已经接近尾声,国民党军剩余的坦克部队试图突围,结果被解放军纵队司令部骑兵团发现。随后,解放军骑兵们挥舞着手枪和和马刀冲了过去,一开始坦克和骑兵之间还能拉开距离,但是很快这堆坦克就先后陷入了泥潭里。
在逃跑过程中,敌人15辆坦克被打掉9辆,剩余6辆坦克继续向南逃窜。最终,解放军经过一系列艰苦的战斗,在连续追击12个小时后,完成了俘虏坦克6辆,敌军43名的辉煌战果。
就这样,国民党军坦克部队硬生生的创造出了被骑兵战胜的奇迹,并因此被载入了史册。
当然,这个时候可能有人就要说了。这些国民党军队的失败都是遭到了解放军的伏击和偷袭,才能取得如此大的战果。如果两军拉开架势,正面打一仗,国军并不一定不如解放军。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然而实际情况是,就算国军正面拉开架势,照样不会是解放军的对手。哪怕双方使用的是同一种战术,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也截然不同。
3塔山阻击战中,因为塔山本身乃是无险可守的丘陵,导致双方都拼了命的挖掘交通沟,互相之间的距离因为工事的原因靠的非常近。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之下,以大部队的形式冲锋,攻入对方阵地进行白刃战的方式,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战术。
如果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控制对方的阵地,那这场战争也就直接赢了。毕竟双方之间没有什么战略纵深,看的就是谁最后一口气能顶住了,谁就能够拿下最终的胜利。
因此,国民党军独95师,借助炮火的掩护冲出战壕,用整连、整营甚至整团的兵力,组成密密麻麻的刺刀方阵向解放军阵地发起了冲锋,试图通过近距离的白刃战,夺取解放军的阵地。
然而,解放军战士们却一点也不怂,对国民党进攻部队发起了坚决的反击。独95师在解放军的猛烈火力打击和坚决的反冲击下死伤惨重,塔山的解放军阵地却岿然不动,此事也被众多军事爱好者戏称为“排队枪毙”。
同样是刺刀冲锋,解放军使用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在宿北战役的中,解放军合围了戴之奇指挥的国民党军整编第69师。随即外围的国民党军王牌部队,由胡琏统领的整编第11师立刻就向解放军压了过来。
国民党一级上将:胡琏
整编第11师乃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全师装备美制武器,尤其是还配备了大量的冲锋枪和半自动卡宾枪,火力异常凶猛。他们仗着武器精良的优势向解放军全力猛扑,一度占据了上风。
此时,宿北战役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刻,华野一纵奉名穿插至敌深处,切断整编第69师与整编第11师的联系,但是自身也陷入了三面合围的险境。
北面的整编69师为了突围向南猛攻,南面的整编11师两个旅(第118旅、第18旅)在飞机、重炮掩护下全力北援。而一纵核心阵地高家洼、沈庄在敌人连续冲锋下仅剩不足2平方公里,7团更是伤亡惨重,部分连队甚至仅剩十余人。
开国上将:叶飞
就在7团最后的阵地即将失守的时候,华野一纵司令员叶飞下定决心,果断组织了一次决死反击。
他以第1旅第1团、第2团共四个营(约四个加强连规模)组成突击队,全员上刺刀,排成密集方阵,随后发起冲锋。从傅家湖向西猛攻整11师右翼,配合7团残部从正面反击,形成夹击之势。
此时,国民党整编第11师正以密集队形进攻,猝不及防遭遇刺刀冲锋,于是瞬间崩溃,直接被一波捅穿,最后狼狈不堪的全面溃退。一纵乘胜追击至宿迁运河岸边,俘敌400余人,整11师被迫退守六塘河自保。
而在整编第11师溃败后,整编第69师陷入孤立,没过多久就被全歼,师长戴之奇也自杀身亡。此战乃是山东、华中野战军会师后的首次大捷,共歼敌2.1万余人,打破了蒋军“两个月结束苏北战事”的企图,也为后续鲁南、莱芜等战役奠定了信心。
整个事件的最后,整编第11师在检讨失败原因时,居然把责任推给了自己所配备的武器。认为己方装备了太多的美制半自动卡宾枪和冲锋枪,没有配备足够的刺刀,于是在拼刺刀时吃了亏。
4国民党军队作为一支旧式的军阀武装力量,其先天就存在着难以弥补的阶级缺陷。
军队作战及指挥体系的落后,以及战略战术水平的低劣,都是这种缺陷导致的必然结果。
而这些因素带来的恶果,又直接体现在其军队的作战能力上。
国军的如此拉垮表现,说到底还是因为国民党军从建立时开始就不是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哪怕是他们拿起了现代武器,穿上了现代军装,吃上了罐头口粮,可他们骨子里依然是一支封建性质浓厚的旧军队。
而旧军队早就一再证明了,他们根本没有办法与现代化军队对抗。战术上的拉垮,根源就在国民党军本身的阶级缺陷。
这种缺陷导致其根本无法调动基层官员和士兵的主动意识,面对现代武器所带来的惨烈伤亡,底层那些没有信仰,甚至连饭都吃不饱的士兵也没有足够顽强的战斗意志。
在巴大维提交的报告中就明确写明:“国民党军缺乏战斗的欲望”,“只想屯兵固守,不想主动歼敌。以至于国民党军,行军动作迟缓,而且经常见死不救。”
当然,这不代表国军真的完全一无是处。为什么淮海战役的碾庄那么难打?
因为国军全部缩成一团,每个基层长官都盯着自己的士兵。这些士兵确实是没什么士气,你让他出去冲锋和解放军干仗,他肯定不敢。
但是你让他像非洲军阀部队一样,窝在战壕里对着外面闭着眼睛放两枪,他还是能打。
所以对于国军来说,你让他居险防守,那还能够有点士气。但你让他出去进攻野战,那战斗力就会直线下降。
作为一支没有信仰,缺乏作战意志的旧式军阀部队,凭借着那些强征来的壮丁,完全无法承受现代战争带来的巨大伤亡,除非是面对日本军队这样的侵略者,利用民族大义凝聚共识。否则除了国民党仅有的几支精锐部队之外,普通部队完全不具备野战能力。
而且国军还严重缺乏造血能力,一支国民党军部队往往一被歼灭,那么就意味着彻底的损失掉了,几乎无法再组建出新的精锐兵团,这就让国民党军越打越弱。
同时,由于旧军队的体制束缚,国民党军思想极端保守,加之内部派系争斗严重,行政体制腐朽,十分难以适应战场情况的变化。在抗战时期就被日军的简单战术屡次击败,要不是凭着抗击外敌侵略的大义撑着,士气早就崩溃了。
当然,对面的日军战略水平也谈不上有多高明,双方在交战过程中,长期出现日军能够击溃国军,但无法有效歼灭的情况。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军依然无法快速转换作战思想。
这就与解放军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抗美援朝。面对联合国军这样的强大对手,志愿军的作战思想转换的非常快,随着战场敌我双方的局势变化不断进行着调整。
一开始采用的快速迂回穿插,通过运动中战分割敌军,利用大部队围歼大股敌人的战术。后来随着美军战术的改变,发现很难奏效,甚至吃了不小的亏之后。志愿军很快就转变了打法,变成了一口一口的吃掉联合国军的小股部队,积小胜为大胜。
而且在发现敌人的火力强大后,志愿军也迅速从固守野战阵地的打法转变为运动防御战术,最后还推出了坑道防御战术,让联合国军难以越雷池一步。
可见,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人民军队都有着极大的灵活性。
而这也正是新军队在思想上碾压旧军队之处,跟越打越弱的旧军队比起来,新生的人民军队则是越打越强,直至取得了在整个中国大陆上的胜利。
5国民党军队作为一支旧式的军阀武装力量,其先天就存在着难以弥补的阶级缺陷。
军队作战及指挥体系的落后,以及战略战术水平的低劣,都是这种缺陷导致的必然结果。
而这些因素带来的恶果,又直接体现在其军队的作战能力上。
理解了这些,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的全面溃败,也就不是那么的令人感到惊讶了。
只有国民党和国粉这种脑回路惊奇的人才会认为,靠保存实力就可以保存出自己的精锐部队。
“哎呀!解放战争打那么快,那是因为国军的精锐在抗战都打没了,共产党只会保存实力!”说这种话的人简直蠢得无可救药。
国民政府当初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拿着英美天量的援助,还被日本人打没了大半个中国。
如果不是我党在敌后建立根据地,使得日本始终无法在占领区内建立有效的基层统治,不仅不能获快速的抽取占领区的人力和资源进行回血,反而还要不断地耗费本就紧张的资源和人力镇压和扫荡根据地,就国民党豫湘桂大溃败的熊样能够撑到二战结束?
在解放战争开始前,国民党可是占据绝对优势的,用蒋介石的话说就是:“优势在我!”
然后呢?短短4年就被翻盘,不找找自己的原因?为什么自己就越打越弱?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还不足一年,国内十几年战乱不休,天灾人祸之下又保存了多少实力。凭着那点微薄的家当,在国内百废待兴,一片残破的时候,不也照样在朝鲜战场上依然能够将以美国为首,远比日本人强大的联合国军按死在三八线上动弹不得。
抗美援朝之后,除了美国佬服气,连蒋介石都觉得自己输的心服口服。国粉是哪来的那么大的脸说这些话的,不觉得羞耻吗?
全世界所有的现代化军队,包括美军、苏军,他们的精锐部队都是在血与火中间历练出来的,根据大量的实战经验结合自身的工业能力,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且各具特色的强大的战斗体系。
苏联的红军如果不是经历残酷的苏德战争的洗礼为什么能够纵横欧陆?美国的大兵若不是在欧洲大陆和太平洋上付出上百万人的伤亡,又凭什么与苏联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
中国若不是在朝鲜战场上打服了美国,凭什么能够在美苏两极之间保持自主?若不是两次自卫反击战打灭了越南和印度的野心,又如何能取得国土周边几十年的和平环境?
这一切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打出来的,解放军不仅没有因此损失实力,反而越打越强,通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成就了世界轻步兵巅峰的赫赫威名。
解放军为什么没有因此损失实力?
反而是越打越强,通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磨砺,成就了世界轻步兵巅峰的赫赫威名。
国民党有这能力吗?
就近代中国那糟糕的无以复加的情况,国民党担得起这副担子吗?
从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到49年新中国成立。
二十年的时间,你国民政府除了借助欧战大肆出口,给自家口袋捞钱,有做过一件有利于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吗?
别说什么日本侵华,没办法发展。那前十年干什么去了,那可是你们国粉吹嘘的所谓“黄金十年”啊!
新中国成立第二年就敢在朝鲜和美国开片,结果九一八国民党一枪不放就退出东三省。以日本人狼子野心,不欺负你欺负谁?
新中国成立二十年,先后完成抗美援朝,收复西藏,打服印度,剿灭国内几百万的土匪,解放妓女,全国禁毒,消灭吸血虫,土改,扫盲,普及农村医疗,兴修大量水利工程,三大改造,初步建立工业体系,造出原子弹、氢弹,研发出东风系列导弹,人工合成胰岛素,将全国人均寿命从35岁提升至60岁……
70年的时候,卫星都TM上天了,第三个五年计划也已经完成了。
就这些事情别说20年了,就是给国民党200年都不一定干的成。
事实证明国民党就没这个能力,一个列强扶持起来的买办政权也没资格担起这副担子,更不可能领导中华文明实现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