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博会上看什么:啥是“慧”种地?

发布时间:2025-08-17 10:35  浏览量:1

8月的吉林,田畴连百顷,科技添色彩。

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不仅是农业科技的展示舞台,更是见证吉林“科技兴农”的生动窗口。

通过这扇“窗口”,能看到什么——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机器田里跑,数据云端飘”……

科技兴农,是吉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为“黑土粮仓”筑牢了坚实根基。

如今的吉林田野,从耕种到收获,从育种到管护,科技的身影无处不在。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4.6%,良种覆盖率实现100%,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让“靠天吃饭”变成“知天而作”。

在公主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无人化作业早已不是新鲜事。极飞农业无人机承担起90%的植保作业,北斗导航指引下的种误差不超过2厘米,一粒粒种子在科技的“精准指挥”下扎根沃土。

由吉林大学团队联合公主岭有机蔬菜科技小院开发的智能激光除草机,更是以100万元以内的成本,成为国内首批性价比突出的智能除草设备,让“精准除草不用药”从梦想照进现实。

新农人们的“装备库”也越来越“智能”:植保无人机低空巡田、无人插秧机有序作业、农情监测点实时传数据、物联大数据“云端”管农田…… 农业生产正变得更高效、更精准、更智慧。

在吉林省数字农业产业园,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展示中心、数据要素促进与培训中心等五大中心协同发力,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创新高地,让科技成果加速向田间地头转化。

科技不仅赋能大田种植,更在特色农业领域结出硕果。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带领团队深耕食用菌研究,针对吉林气候特点培育出“吉耳”系列优质木耳品种,通过“良种+技术+模式”推广,让曾经的“山间珍味”走进规模化种植基地。如今,吉林木耳凭借肉质肥厚、营养丰富的特点享誉市场,带动数万农户增收,成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从“好品种”到“好收益”,科技让吉林农业焕发新活力。

2024年,吉林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每一寸黑土地的丰收,都离不开科技的托举,每一粒“吉林好粮”的背后,都藏着科技兴农的密码。

如今

科技正成为吉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

最强动能

为粮食安全注入持久活力

而这无处不在的“科技力量”

正是“中国饭碗”越端越稳的硬核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