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扬州老人18块钱卖掉的“瓶子”,如今价值40亿
发布时间:2025-08-17 10:34 浏览量:1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了一大批文化载体,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文化载体都成为了极具历史意义的东西,成为了现代人研究古代历史不可或缺的物件。但很多时候这些文化载体并不容易被人们发现,只有在特定的时候它们才能绽放它们自身的光芒。
有这样一个瓶子,在大放异彩前也默默无闻,甚至被人被十八元的价格卖给文书文物商店,在被人们发现其真实价值的时候日本一方还企图用数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件文物古董历经坎坷,但最终以完美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它就是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属于中国元代时期的物件,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瓶身通体为蓝色,瓶口狭小肩丰,肩以下则逐渐收敛具有非常优美的弧度。瓶腹当中还有优美的花纹,上面所画的是一只神龙正在追赶一颗火焰神珠。
龙的身旁还有几朵火焰形状的云朵,这些云朵让龙的飞行姿态更加潇洒自如。事实上存世的元代梅瓶数量极为稀少,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则更是稀有,据相关信息了解目前世界上仅有三件。中国在经历了近代的诸多浩劫之后其中有一件已经在法国的集美博物馆,而另外两件一个是在北京颐和园,最后一件则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收藏在扬州博物馆当中的那一件了。
值得一提的是存放在北京和法国的那两件都有一些瑕疵,但存放在扬州博物馆的可以说是至今为止保存最为完美的一件梅瓶了。这件梅瓶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普通人家的一件传家宝,户主叫做朱立恒。当时朱立恒的祖先在朝廷当中为官,因为功绩卓越被宫中的权贵赏赐了一些宝贝,其中就包括这件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传到朱立恒手中的时候已经是第六代了。
这件梅瓶被当做朱家的传家宝不仅仅是因为其外观美丽,更是因为其象征着自己祖上的荣誉,虽然朱立恒不清楚瓶子的具体价值,但是作为家中的传家宝他依然将其保存的非常完好。朱立恒每天都会仔细擦拭梅瓶,平时并不轻易将瓶子给他人观看。
就连朱立恒自己也只有在大年三十的时候才把瓶子拿出来仔细欣赏,之后又将其保存起来。家里人见朱立恒如此看重这个瓶子,明白它在朱立恒心中的地位不低。但即使他对瓶子如此呵护,依然没有和其相伴一生,后来因为动乱年代对于古董旧书的特殊态度,朱立恒的母亲害怕瓶子会遭到损毁便用墨汁将瓶身涂黑,并将其妥善保管起来。
后来朱立恒害怕梅瓶会在自己手上被损坏便将其送到了文物商店当中,最开始的时候文物店以十六块的价格购买,在朱立恒的一番讨价还价之下文物店最终以十八元收走了这件文物。只是当时文物店的老板对于元代的梅瓶也不了解,一直都以为这只是清代的普通瓷器,便将它随意放置在店中。
两年后这件梅瓶在北京举办的一次文物展览会上亮相,因为其自身的釉色实在太过精美,瓶身的“赶珠龙纹”更是让人拍案叫绝,许多博物馆都想将其买下作为自己馆中的藏品。扬州博物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以三千元的价格向文物店的老板买下了这件文物。
后来在国家陶瓷专家的鉴定之下众人终于了解到这件梅瓶就是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并且是江西景德镇窑出产的。消息一经曝出,全球各地都有人想要出价购买,日本一方愿意出价三亿美元竞拍,法国巴黎更是出价到四十亿人民币,但此时扬州博物馆并没有将文物出售,而是放在馆内作为珍贵展品之一。
有人可能会对当时朱立恒选择将这件梅瓶交易给文物商店感到可惜,毕竟价值数十亿的文物却仅仅以十几块钱的价格成交,但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文物收藏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许在价值上来说朱立恒的举动确实是吃了大亏,但正因为他的行为让这件文物得到了最好的保存,最终才能以完美的姿态亮相。
对于个人来说这件文物更多的是在其交易价值上,但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这样的文物正是其自身文化的最好表现和证明,这样的文物能够得以好好留存下来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