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不暴食 | 为啥总被体重体型“绑架”?揭秘暴食症背后的基因与环境博弈!

发布时间:2025-08-17 11:37  浏览量:2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时刻?

明明吃饱了,却忍不住再炫几口;

对着镜子总觉得自己不够瘦,

体重秤上的数字能左右一整天的心情;

看到朋友圈的“完美身材”,默默握紧了手里的奶茶……

其实,这些对体重和体型的过度执念,可能不只是“太爱美”那么简单。

一项针对双胞胎的研究,就扒出了背后更复杂的原因——基因和环境,到底谁在偷偷“操控”我们?

双胞胎研究:“身材焦虑”密码

研究者找了一群双胞胎姐妹(包括同卵和异卵),用专业的进食障碍检查量表测评了她们对饮食、体重、体型的态度。

为啥选双胞胎?

因为同卵双胞胎基因几乎一样,异卵双胞胎基因相似度和普通姐妹差不多。

通过对比她们的“焦虑值”,就能看出基因和环境谁的影响更大。

测评主要看以下四个方面:

饮食克制:比如有意识地少吃、避开某些食物。

饮食关注:总想着吃啥、怕控制不住嘴。

体重关注:超在意体重数字,觉得体重=自我价值。

体型关注:总觉得自己胖,对身材各种不满意。

环境居然是“主力选手”

研究结果一出来,不少人惊掉了下巴: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比想象中大得多!

饮食克制、饮食关注:基因有点作用,但环境影响更明显。比如有人逼着自己节食,可能不是天生爱瘦,而是身边人总说“瘦才好看”。

体重关注:几乎被环境“承包”了!家里人总念叨“你又胖了”,朋友圈全是减肥打卡,这些都会让你对体重越来越敏感。

体型关注:稍微特殊点,基因虽有一定影响,但环境依然能掰回一局。也就是说,对身材的执念可能带点“天生”的影子,但后天影响照样不小。

为啥环境这么“能打”?

研究里提到一个扎心真相:我们身处的社会,常常将体重和体型跟个人的“优秀程度”“自我价值”挂钩。

打开手机,杂志封面是纤瘦模特,网红直在卖“一周瘦几斤”的课程;过年回家,亲戚见面先问“最近胖了没”;

和闺蜜聊天,三句话离不开“我又胖了”“你好瘦啊”……

这些潜移默化的压力,就是环境在悄悄“洗脑”。

它像一张无形的网,让我们慢慢觉得“瘦=好”“胖=不好”,甚至把体重和自我价值画上等号。

好消息:环境能影响我们,我们也能改变环境!

既然环境的作用这么大,那我们完全可以主动“换个环境”:

少刷“身材焦虑”内容,多关注健康博主而非“骨感网红”;

跟总吐槽你身材的人保持距离,和觉得“你怎样都好看”的朋友贴贴;

把体重秤收起来,试着用“今天舒服吗”代替“今天瘦了吗”评判自己。

最后想说:对体重和体型的在意,从来不是你的错。

但别忘了,你的价值从来不止于外表和体重数字。

那么好的你,不需要靠体重来证明。

说明:文字原创,图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