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领跑!河南枢纽经济先行区落定,中原崛起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8-17 12:33  浏览量:1

一条黄河横贯东西,两条铁路纵横南北,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正以枢纽为支点,重塑万亿级产业新版图。

2025年8月14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与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发布《河南省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名单》,郑州(以航空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位列六大先行区之首。作为全国首个在省级层面系统布局枢纽经济发展载体的省份,河南开创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郑州凭借其突出的区位优势和前瞻性产业布局,正成为中原经济版图上当之无愧的核心增长极。

01 枢纽先行,河南破局

河南省此次确定的6个枢纽经济先行区,覆盖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商丘及周口—漯河联合体。文件首次在省级规划中明确定义“枢纽经济先行区”:以枢纽功能为核心、开放创新为引领、要素集聚为基础、产业发展为动力、经济提级为目标的综合性发展区域。

河南作为连接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战略支点,持续强化交通枢纽功能。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建成3个国家一类口岸9个功能性口岸5个综合保税区4个保税物流中心,成为内陆地区口岸功能最完备的省份。此次布局标志着河南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的质变跃升。

02 四港联动,郑州打造国际枢纽桥头堡

在六大先行区中,郑州的战略定位最为突出——以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物流枢纽中心为引领。其核心区域锁定航空港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四港联动”的立体交通体系:

航空港:新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速推进铁路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持续扩容升级公路港:全国高速公路网核心枢纽节点出海港:联动周口港打通内河航运出海口

多式联运的“空陆数海”通道在此交汇,构建起辐射全球的物流网络。

在郑州航空港区,顺丰中原多式联运国际枢纽建设有序推进。这个总投资超50亿元的项目,将建成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智能化快递分拨中心。与此同时,比亚迪全球模具中心的生产线高效运转,为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布局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03 产业聚变,万亿集群拔节生长

枢纽功能深度赋能产业升级。郑州先行区精准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培育三大核心增长极:

电子信息产业:以超聚变等企业为龙头,打造全球服务器研发制造高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依托比亚迪等企业构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推动智能装备向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产业集聚与枢纽功能形成深度协同:电子元器件依赖航空时效,汽车零部件适合铁路运输,高端装备需要保税政策支持。2025年上半年,郑州航空港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23%;郑州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能持续释放,通过中欧班列稳定供应欧亚市场。

04 创新试验,数字赋能枢纽经济

郑州国际物流园区智能调度中心的大屏实时显示:日均处理超5万单跨境包裹,每小时调度40架次全货机全球航行。这背后是河南首个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平台的支撑,也是郑州发展“数智枢纽”的缩影。

创新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平台经济: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信息平台,打通海关、铁路、航空数据壁垒低空经济:开通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覆盖郑州300公里半径区域消费枢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完善“买全球、卖全球”贸易生态

在新郑综保区保税直基地,通过“保税仓直发”模式,实现全球商品下单后2小时通关发货,年交易额突破百亿。这种“物流+商贸”的融合创新,生动诠释了枢纽经济的价值创造。

05 群星闪耀,中原崛起多极支撑

在郑州引领发展的同时,其他五大先行区各展所长:

洛阳伊川:构建“一带一路”大宗生产资料集散中心,电解铝智能运输系统全国领先周口—漯河:打造中部水运出海核心枢纽,“散改集”运输降低物流成本30%商丘示范区:探索“枢纽经济飞地产业园”,建设四省交界商贸物流集散高地平顶山:开通尼龙化工专列,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融合安阳汤阴:创新“航空+文旅+商贸”模式,建设农资物流国家枢纽

这些特色化发展节点,与郑州国际枢纽功能形成梯度互补。沙颍河上货轮穿梭,漯河食品冷链整装待发——一条“水陆并进”的产业走廊正在豫东南加速形成。

河南省六大枢纽经济先行区定位与特色

先行区名称核心定位特色产业方向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洛阳大宗生产资料物流集散中心铝深加工、智能装备制造周口-漯河中部水运出海核心枢纽食品加工、临港装备制造商丘商贸物流集散中心纺织服装、铝碳新材料平顶山制造业与物流融合创新基地尼龙新材料、盐化工安阳农资物流组织中心农产品加工、航空文旅

06 郑州优势的多维支撑

区位禀赋:地处中国地理中心,2小时飞行圈覆盖全国90%人口枢纽能级:同时拥有航空、铁路、公路三类国家物流枢纽(全国仅3城)产业生态:千亿级产业集群与枢纽功能形成正向循环政策赋能:自贸区、航空港实验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密集布局创新活力:物流数据开放、低空经济等新业态率先突破

2025年启动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将新增3条跑道50万平方米货运区。项目建成后年货邮吞吐量将突破500万吨,跻身全球货运机场前列。在郑州经开区,比亚迪全球模具中心的产品通过中欧班列直达欧洲工厂,实现“郑州研发、全球智造”的产业链协同。

这种“枢纽+产业+创新”的三维发展模式,使郑州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显著优势。

随着郑州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推进,中国邮政航空枢纽即将投运,顺丰多式联运国际枢纽初具规模,郑州正加速成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专家分析,郑州先行区建成后,物流综合成本有望再降20%,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黄河之滨,郑州国际陆港作业繁忙。一列满载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郑州-汉堡)鸣笛启程,15天后将抵达德国。铁轨的震动传递着中原经济的强劲脉动,这座枢纽之城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