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朝鲜潜艇江陵渗透事件,李光洙上尉被俘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8-17 12:41  浏览量:2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那天下午,李光洙没想到他最后一次以朝鲜军官身份走进农田,会是这样一种方式。

1996年9月18日,江原道江陵市郊外的一个农田边,高速公路桥下不远,一对正在干农活的中年夫妻注意到一个身影。

他穿着不合时宜的军靴,神情慌张,眼神里带着警惕。

他不是本地人,这点一眼就能看出来。

你是来采松蘑的吗?”洪成恩说话的时候语气平静,像是在闲聊。

李光洙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洪太太则跟着搭话,一边拿着锄头,一边问他是哪村的。

这种话,在农村是再正常不过的。

但谁都知道,这人不是采蘑菇的。

谁会大热天背着腰包、眼睛四处乱瞟地找蘑菇?洪成恩没多问,转身说自己要回去拿点东西。

实际上,是去打电话报警。

这时候是下午四点半左右,距离朝鲜潜艇搁浅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小时。

李光洙本来和两名同伴一起上岸,后来因为肚子饿,两人决定原地休息,他一个人继续往北走。

谁也没想到,他会走到这么远。

那会儿的韩国,正处在一种紧张又不稳定的状态中。

冷战刚过几年,朝鲜局势越来越严峻。

尤其是1995年开始的“大饥荒”,让大量青年被征召投入各种“特殊任务”。

李光洙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黄海北道人,家里六个孩子,他排行老三。1982年参军,1991年起在侦察局第三基地工作。1992年结婚,1994年有了儿子。

这次他的任务,是随潜艇一起潜入韩国进行侦察。

可惜,潜艇在回程途中搁浅在江陵外海。

任务失败的结果只有一个:要么自杀,要么战死,绝不能被俘。

可他被俘了。

当时接警赶到的是江陵警察署江东面派出所的崔佑荣和全浩九两名年轻警察。

两人带着美制M1卡宾枪,靠近时看到李光洙正和洪家夫妇说话。

崔佑荣举枪喊道:“别动!把手举起来!”李光洙试图从腰间拔枪,但就在那一瞬间,崔佑荣扣动扳机,一枪打中他的右臂。

手枪掉在地上,随即两名警察冲上去将他按倒在田埂边。

说起来,那一枪其实是冒险的。

按照以往经验,这种情况通常是直接击杀。

可崔佑荣选择瞄准手臂,留了条命。

这不是一时冲动,他事后说过:“我当时就想,如果能活抓一个,说不定能问出点什么。

结果他赌对了。

李光洙成了这场江陵潜艇事件中唯一被活捉的朝鲜军人。

起初,他并不打算配合。

对外自称名叫“李康洙”,说艇上只有20人,还故意编造了一些错误信息。

其实那会儿的韩国军方也不确定到底有多少人上岸。

他们估计是10人左右。

可李光洙后来供出:实际是26人。

这个信息一出,韩国立刻扩大了搜捕范围,整个江原道东部山区都被封锁了。

那么,他为什么后来会改变主意?

据说,是因为一盘菜。

在一次审讯中,审讯人员问他想吃什么。

他说:“比目鱼刺身。”他以为这道在朝鲜算是奢侈品的菜,韩国人搞不来。

结果几个小时后,真就有人送来了。

那时候的韩国,养殖比目鱼已经很普遍,市场里随便就能买到。

李光洙看着那盘刺身,没说话。

那一刻,他心里的天平开始动了。

他承认过,在逃亡途中,他曾在山上俯瞰过江陵市区。

街道干净,车水马龙,和他在朝鲜见到的完全不一样。

后来,被押解到首尔时,他还参观过百货商店。

那种生活气息,对一个来自封闭系统的人来说,是另一种世界。

1996年10月,他在一次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不愿回朝鲜。

他说:“我已经不想回去了。

政府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之后,他被特别招入韩国海军,担任反间谍教育讲师。1999年进了庆南道立大学,从大一开始读,理由是“想多体验点韩国校园生活”。

后来他考上研究生,拿到了安保政策硕士学位。

他在韩国生活得并不低调。200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他带着两个女儿一同出席。

照片上,他站在讲台前,穿着西装,面带微笑。

那时候的他,已经是韩国海军教育司令部的政工军官,专门讲解朝鲜军队的组织结构。

有人问他有没有再见过其他“脱北者”或者潜伏的朝鲜特工。

他说:“我无法回答。”随后补了一句:“街头上那些反美抗议最激烈的人,有些很可疑。”

他确实见过一些过去的“敌人”。

比如在一次讲课中,他遇见了当年在江陵事件中牺牲的韩国上校吴永安的儿子。

李光洙试图和他握手,但被拒绝了。

他没再坚持什么。

1998年,他在光州讲课时认识了林恩庆,一个在餐馆帮父母打工的女孩。

两人相差六岁,很快确立了关系,第二年4月结婚。

婚礼是在海军教育司令部举行的,当时的司令俞炳彦亲自主持。

结婚后,他们还回到江陵度蜜月。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这样叫过他“李上尉”。

参考资料:

韩国国防部情报本部编,《朝鲜潜艇渗透事件资料汇编》,首尔:军史研究所,2001年

崔佑荣口述,《我所经历的江陵事件》,首尔:东亚出版社,2005年

朴载圭,《朝鲜特工的真相》,釜山:庆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朝鲜日报》采访档案,2011年9月13日,人物专访栏目

国立韩国现代史馆,《1990年代南北关系事件年鉴》,首尔:国家现代史档案中心,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