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真的会升高胆固醇吗?最新科学为它“平反”了!

发布时间:2025-08-17 11:58  浏览量:1

长期以来,许多人在早餐桌前犹豫不决:鸡蛋到底能不能吃?是不是吃多了就会升高胆固醇、增加心脏病风险?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甚至影响了几代人的饮食选择。但最新研究告诉我们:是时候更新认知了。

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的一项全球首创实验颠覆了传统观点。研究发现:

每天食用两颗鸡蛋并不会升高“坏胆固醇”(LDL)。相反,鸡蛋摄入可能有助于改善心血管风险。真正影响胆固醇水平的,是饮食中的饱和脂肪,而不是鸡蛋本身。

这项研究不仅具有科学权威性,还在多个心血管健康资讯平台上被广泛传,成为2025年8月16日的重点医学新闻之一。

过去的研究曾指出鸡蛋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因此被贴上“心脏病风险食物”的标签。但我们现在知道,人体胆固醇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关键的是:

饱和脂肪摄入量(如加工肉类、奶油等)个体代谢差异总体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

鸡蛋中的胆固醇并不会直接转化为血液中的“坏胆固醇”,这正是新研究所强调的关键点。

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助于肌肉修复与免疫功能含有胆碱,有益大脑健康提供维生素D、B12、硒等多种微量营养素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适量食用鸡蛋不仅安全,还能为身体带来多重益处。

每天吃1–2颗鸡蛋是安全的,尤其是在均衡饮食的前提下。更应关注的是整体饮食结构,比如减少加工食品和饱和脂肪摄入。有特殊疾病(如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应遵医嘱调整饮食。

总结:鸡蛋不是“坏人”,误解它的时代已经过去。让我们用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饮食,吃得安心,活得健康!

被人误解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