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赚大了,三大“债主”增持!中美关税最新消息,美联储宣布
发布时间:2025-08-17 14:32 浏览量:2
美国国家债务这事儿最近又闹得沸沸扬扬,刚刚突破37万亿美元大关,这可比预想中来得早多了。话说回来,特朗普上台后推的那堆政策,本来是想刺激经济,结果债务规模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窜。财政部数据显示,到2025年8月11日,gross national debt已经超过37万亿,比去年12月的36万亿多出一万亿。国会预算办公室早在2020年1月就估算过,债务得等到2030年后才到这个数,谁知道现在提前了整整五年。债务总额现在是GDP的120%多,美国2024年GDP才不到30万亿,这比例一对比,就知道压力有多大。
特朗普的财政策略里头,最显眼的莫过于他签的那项“一笔大而美的法案”,这是2025年7月通过的,里头塞满了税收调整和支出扩张。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这法案未来十年会让财政赤字多出4.1万亿美元,每年平均加4000多亿债务。特朗普自己吹嘘这能带来经济增长,可现实是赤字越滚越大。加上他推动的关税壁垒,本来想增加政府收入,结果贸易摩擦搞得全球供应链乱套,美国企业成本上升,消费者买单。特朗普还发行了特朗普金卡和稳定币法案,这些东西表面上看是创新融资方式,其实就是变相借新债还旧债,通过发行更多国债来周转本息。
债务管理这块,特朗普没少费心思,他老是公开施压美联储降息,说如果利率降到1%左右,每年能省1万亿利息支出。可美联储不吃这套,利率现在还稳在4.25%到4.5%区间。特朗普甚至提过取消债务上限,这等于给政府一张无限额信用卡,可国会直接否了,因为这太冒险,市场一慌张,美债收益率就得飙升。债务规模飙升也影响了市场情绪,最近非农数据、CPI和PPI公布后,美债利率波动明显。7月PPI环比涨0.9%,服务业通胀创近年新高,这些数据让美联储官员犹豫不决,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说要再看更多数据才能决定9月是否降息,而旧金山联储行长戴利觉得今年降两次合适,市场预期9月降息概率高达92%。
说到债务的“债主”,美国三大外国持有者——日本、英国和中国——在6月份齐刷刷增持了美债,这事儿让特朗普赚大发了,因为这等于外资继续给美国输血,缓解了债务压力。日本作为头号债主,6月增持126亿,总持有1.1476万亿。英国超过中国成第二,增持487亿,总额858.1亿。中国增持1亿,总额756.4亿,这是3月以来头一次增持。这些国家增持美债,主要不是帮美国忙,而是出于自身贸易和储备需求。日本和英国的基金经理们买美债是为了对冲风险,中国则是平衡外汇储备。外资持有美债总额现在超过9万亿,占总债务的三分之一多,这让美国能低成本融资,可也意味着一旦这些国家减持,市场就得大乱。
外资增持美债的背景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功不可没。他通过加关税来逼其他国家多买美国货,顺带增加财政收入。可这招也惹了不少麻烦,尤其是针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特朗普多次放话,要对买俄油的国家加100%关税,印度就中招了,本来25%的关税,现在升到50%,因为印度每天从俄进口170万桶原油。中国是俄油最大买家,每天220万桶,大家都盯着看特朗普会不会下手。结果,2025年8月16日,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后,他公开表态,暂不因中国买俄油而加征关税。他说因为当天的事儿,现在不用考虑了,也许两三周后可能再议。这估计是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中国态度一向强硬,第一轮关税战时,中国管制稀土出口,就让美国被动。后来多轮谈判,才稳住局面。特朗普明白,对中国加次级关税风险太大,可能引发更大贸易战。
美联储这边也有大动作,2025年8月15日,他们宣布取消2023年设立的“新型活动监督计划”,把加密货币和金融科技监管并入常规银行体系。这意味着对加密行业的监管简化了,核心原则没变,但合规流程更容易,利于银行和加密公司合作。可也得警惕风险,美联储强调要加强把控。这步棋延续了美国监管机构对加密的接纳趋势,美媒评论说,这体现了监管放松的信号。加密市场一听这消息,币价小涨,因为之前那个专用监督程序太严,银行想沾边都难。现在回归常规监管,行业能更正常发展。
美联储的降息分歧也闹得挺大,古尔斯比对通胀数据喜忧参半,7月CPI环比升0.3%,年化3.1%,他犹豫是否在9月FOMC会议降息,希望看到经济还在“黄金路径”上。戴利觉得两次降息合理,市场预期高,但政策调整还得看通胀和关税数据。这些事儿对全球金融影响巨大,美国债务和利率一变,国际资金流动就得调整。特朗普的政策里,稳定币法案被他叫“天才法案”,能帮发行更多国债,可也增加了系统风险。
债务问题不是特朗普一人之力能解决的,他上台以来,美国债务从31万亿涨到37万亿,平均每年加1万多亿。外资增持美债虽帮了忙,但多数国家是为了自身利益,不是白给援助。英国在3月超中国成第二大债主,持有从809亿涨到858亿,这反映了伦敦金融城的投资偏好。中国持有虽小增,但整体在减,从高峰的1.3万亿降到现在756亿,主要因为中美摩擦和多元化储备。日本稳坐第一,1.1476万亿,东京投资者买美债是为了安全资产配置。
关税最新消息里,特朗普对中国的暂缓,让中美关系松口气。可印度没这么幸运,关税升50%后,印度反对声浪大,特朗普还说印度不再买俄油了,这有待验证。全球油市因此熊市预期加强,油价波动加剧。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本来是为乌克兰问题施压俄罗斯,结果搞得盟友也难受。美联储的加密监管调整,正好赶上这个节点,市场解读为对创新的鼓励,但风险把控不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