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荡漾着人与自然的诗意之约
发布时间:2025-08-17 14:55 浏览量:2
大河网讯初秋的赛里木湖,澄澈如镜的湖面倒映着雪岭云杉与蔚蓝天空。在阳光照耀下,湖水时而宝石蓝般深邃,时而孔雀蓝般灵动,又时而靛蓝般宁静,层层叠叠的色彩在水波间次第流转。野生天鹅悠然划过,激起阵阵涟漪,与岸边游客的惊叹声交织,仿佛共同赴约这一场浪漫的“蓝色盛会”。
8月16日,由新疆广播电视台主办的“精彩新疆·丝路有约”主题采风活动走进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赛里木湖,在这片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湖畔,人类与自然的“双向奔赴”悄然上演。
赛里木湖的蓝,首先得益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700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板块挤压,孕育了这座高山湖泊。”赛里木湖讲解员沙玛力介绍说,天山山脉的8条地表河流、26条大小溪流和克勒永珠的地下泉水,携带着钙、镁等微量元素注入湖中,在阳光和角度的作用下,幻化出层次分明的蓝。
湖畔边,一排排花岗岩石块勾勒出独特的风景线。“这是抛石固岸项目的成果,不仅能减少湖水对岸边泥土的侵蚀,也能有效阻隔污水和垃圾入湖。”沙玛力说。
自2013年起,当地启动“抛石固岸”工程,用直径80厘米以上的巨石筑起35公里生态防线,抵御潮汐侵蚀。2014年,《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总体实施方案》出台后,禁牧措施也大大减少了牲畜粪便对湖水的污染。
如今的赛里木湖景区,31座旅游公厕与6座移动公厕构成环保网络,其中16座实现了污水中水回用,其余污水则由专车运至污水处理厂净化;区间车、滑翔伞等设施全面采用绿色能源,真正践行着“不让一滴污水、一片垃圾入湖”的承诺。“从2018年的Ⅲ类水质,到如今整体水质达Ⅱ类、大范围达Ⅰ类,湖水透明度也由10米提升至16米。”沙玛力说,持续努力换来了水质的跨越式提升。
水清岸绿,赛里木湖如今成为动植物的天堂——140余种鸟类、630余种植物在此栖息繁衍。“游客们常能遇见成群的天鹅、灵动的红嘴鸥,甚至偶遇走红网络的小狐狸,运气好的话,还可能捕捉到雪豹或北山羊的身影。”沙玛力介绍。
望着湖面上悠然游弋的天鹅群,来自哥伦比亚的游客高飞(Fernando)动情地告诉记者,2023年初次造访赛里木湖时,他便认定这里是自己“世界上最钟爱的地方”。“澄澈的湖水、美丽的天鹅,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再来了。就像中国那句俗语说的,看过赛里木湖,才算没‘白活’。”高飞笑着说。
当赛里木湖以愈加通透的蓝回馈守护,这场穿越时光的“双向奔赴”,正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周金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