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德国外长的贝尔伯克,即将升官当联大主席,中俄发出灵魂质疑

发布时间:2025-05-17 02:33  浏览量:7

说起德国外长贝尔伯克,那可是螃蟹上树,横行霸道。

前段时间,德国政府宣布提名即将卸任的外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为下一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候选人。

这消息一出瞬间引得德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不满。

安娜莱娜·贝尔伯克

根据联合国大会主席的轮值机制,今年轮到西欧国家提名主席。

德国外交部本来计划的是提名前欧安组织秘书长:赫尔加·施密德。

施密德不仅参与国伊朗核协议谈判,还是欧洲外交界的重量级人物。

但因为德国提前举行了大选,德国绿党没能获得组阁机会,贝尔伯克就取代施密德,成为新的联合国大会主席候选人。

在政策上,贝尔伯克认为觉得外交政策应该要把人权、民主和气候保护这些问题当成核心。

但绿党里的“现实主义派”可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外交政策应该以国家利益为根本,不能太依赖意识形态那一套。

所以,在德国国内也在争议贝尔伯克的提名。

其实这种意见不合在贝尔伯克当外长的时候就有了。

她之前还在北约峰会上喊着让成员国支持乌克兰“赶快加入北约”。

在国际会议上要求各国出台更严格的气候政策,还支持对没达标的国家收“碳关税”。

这事儿让环保组织觉得挺好,但却让发展中国家很反感。

发展中国家觉得,贝尔伯克的“绿色外交”说白了就是打着环保旗号搞保护主义,担心这种政策会用环保当借口,限制新兴国家的发展。

但德国总理府却力挺贝尔伯克,觉得她可以保持德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而德国外交部和其他政党都明确表示不支持贝尔伯克。

他们认为贝尔伯克缺乏足够的外交经验,尤其是在中东和东欧问题上,表现的过于激进了。

要是真提名了贝尔伯克,那可能不仅不会让德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力,还可能会让德国在国际社会中失去信任。

对于联合国本身,贝尔伯克的提名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因为身为联合国大会主席,应当保持中立,代表所有193个成员国的利益。

但贝尔伯克的激进言论让许多国家担心,她可能将联大主席职位作为宣传“价值观外交”的平台。

一些非洲和拉美国家已经表达担忧,认为贝尔伯克可能会在气候、贸易等问题上采取“单边主义”立场。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在非正式会议上表示,提名贝尔伯克是“对联合国的侮辱”。

波利扬斯基强调,贝尔伯克不光在外交方面没什么经验,还因为一直对俄罗斯态度强硬,惹来不少争议。

贝尔伯克担任德国外长期间,就曾多次发表强硬言论。

比如,她在2023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口出狂言地表示,普京应该“来个360度转弯”。

这种说法很快在国际媒体上成了大家的笑料,俄罗斯的政要们更是调侃她是“几何大师”。

不仅如此,贝尔伯克在担任外长期间,还主张削减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并支持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甚至还在欧洲议会上呼吁,应该对华贸易采取更强硬立场,甚至支持对中国产品征收“碳关税”。

贝尔伯克的这些言论让她在中俄两国有非常多的负面形象。

俄罗斯认为,让这样一位对俄罗斯充满敌意的人担任联大主席,是不可接受的。

而中国则是在一场联合国非正式对话中,对贝尔伯克提出质疑。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提问表示:如果贝尔伯克当选,那她将如何确保联大主席的中立性。

不仅是中俄,德国的传统盟友也对贝尔伯克的提名感到担忧。

法国媒体评论称,贝尔伯克总是把“价值观”挂在嘴上搞外交,这样会让她在联合国大会主席的位置上变得很孤立,没有人愿意搭理她。

而英国《金融时报》则指出,贝尔伯克的激进言论与联大主席应有的中立立场不符。

对于这些声音,德国政府内部也对这一提名开始重新评估。

一些外交官警告,如果贝尔伯克在联大主席职位上引发外交摩擦,德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信誉将受到损害。

尤其是德国希望在未来几年争取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而贝尔伯克的争议很有可能会成为这一计划的“绊脚石”。

所以,要是贝尔伯克真成了联大主席,那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