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全然交付给凤凰谷的午后

发布时间:2025-05-16 16:01  浏览量:7

老家凤凰谷

在生活这场永不停歇的奔逐里,总有某些刹那,像命运悄然递来的秘语,诱使我们从喧嚣的樊笼挣脱,奔赴那片山野的召唤。就在昨日晌午,我与《薛国文艺》杂志副主编杨成国先生,一同踏入了我的老家——凤凰谷,在那儿,邂逅了一场与自然的灵魂对谈。

刚迈进凤凰山,热浪便裹挟着泥土与草木的独特气息汹涌袭来。头顶的太阳毫无保留,肆意将光芒倾洒在山林间,每一片叶子都被它镀上了一层金箔,亮闪闪的,似在诉说着生命的蓬勃。脚下的土地也是温热的,每一步落下,都能清晰感受到大地沉稳有力的脉搏,像是它在轻声呢喃,欢迎游子归来。

我们悠悠漫步,眼睛不放过任何一寸土地,满心寻找着陨石和藏在山间的奇石。这些石头,每一块都是大地私藏的珍宝,上面的纹理千奇百怪,像是岁月亲手镌刻的密码,静静诉说着古老又神秘的故事。走着走着,我索性甩掉鞋子,让脚掌直接亲吻土地,泥土细腻地摩挲着脚底,偶尔还有石子硌一下,那是种久违的、与大地亲密相拥的踏实,像儿时扑进母亲怀抱的安心。

这个午后,我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付给这片山间荒野。听呐,灰椋鸟欢快地在槐花丛里歌唱,那歌声灵动得像一串串跳跃的音符,在空中编织出甜蜜与芬芳。蝴蝶翩然飞舞,它们追着风,也追着不知名树丛那淡雅迷人的风姿,还有蒲公英上一闪一闪跳跃的阳光。

我多渴望把这个午后,当作是那些树、那些草、那些昆虫日常的生活。在它们的世界里,风声是最最寻常的常客。我屏气敛息,静静聆听,试图从风路过不同草木时发出的细微声响里,读懂自然的密语。看阳光一点点温柔地唤醒那朵假寐的白头翁,它在微风里轻轻晃动,像是刚从一场美梦里悠悠转醒,还带着几分懵懂。

我俯下身,仔细观察蚂蚁的行踪,它们排着队,匆匆忙忙却又秩序井然,不知道在忙碌着什么。燕雀的呢喃和树荫里雀鸲的啁啾,交织在一起,只要用心去听,便能听出其中的不同。燕雀的叫声清脆短促,像是急切的问候;雀鸲的则婉转悠长,仿佛在低吟着一首古老的歌谣。在这些声响里,我还想捕捉到更柔软、更清澈、更空灵的声音,那是大自然最隐秘的语言,少有人能听懂,却最能直抵人心。

野豌豆在我们眼前静静绽放,那一抹纯粹而热烈的蓝色,像在释放着蓝色的火焰,是荒野里猝不及防的惊喜。云在天空悠悠飘荡,像自在的旅人,无拘无束,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槐花正热烈地盛开,洁白的花朵挂满枝头,可也有一些花瓣在风中悄然飘落,零落成泥。绽放与凋零,同时在这片山野间上演,这便是生命的轮回,是大自然最质朴又深刻的哲学。

这一切,都算不上稀有,却少有人停下匆匆的脚步,聆听大自然奏响的神曲,关心它们在大地上展现的精彩与繁华。人们总是太匆忙,忙着奔赴所谓的重要之事,却忽略了这些最质朴、最美好的生命瞬间。我们总以为远方才有诗和远方,却不知,真正的诗意就藏在这脚下的土地,藏在每一片叶子的脉络里,藏在每一声鸟鸣的婉转中。

凤凰山上奇石多

这个午后,我愿意把那些被人们视为重要的事情,统统交给绒毛白蜡,交给飞廉,交给白毛草,交给野生酸枣树,交给大地,交给天空,交给我邂逅的那个心有灵犀的人。它们比我们更懂得生命的真谛,更懂得如何在时光里自在生长。它们顺应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慌不忙,不骄不躁。

我想起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里写的:“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在这片凤凰谷的山野里,我似乎更能理解这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轨迹,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又独特地活着。但当我们走进自然,便能找到一种共鸣,一种与万物相连的归属感。在这里,我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自然万物中的一员,与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同呼吸,共命运。

在城市的喧嚣里,我们被各种琐事缠身,心灵被世俗的烦恼填满。而在这里,在这凤凰谷的午后,我感到一种久违的宁静。没有工作的压力,没有生活的纷扰,只有眼前的山水、草木、虫鸟。时间仿佛慢了下来,甚至停住了脚步,让我得以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审视生活。

离开的时候,我带走了一块小小的石头。它没有什么特别,不过是我在这片山野留下的一个念想。我知道,这个午后将成为我记忆里的珍宝,每当我在生活里感到疲惫,它便会浮现,提醒我生命里还有这般纯粹美好的时刻 。 它是我与自然的约定,是我心灵的避风港,是我在这纷繁世界里的一处精神原乡。

我的精神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