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获诺贝尔奖后没回国,还入了美国籍?杨振宁:和一首诗有关
发布时间:2025-05-16 18:30 浏览量:8
1978年这一年,江西庐山召开了中国物理学会议。来参加会议的科学家之中,有一个人最引人注目。不卖关子了,他正是物理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
当然,杨振宁并不是一个人来的,陪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妻子杜致礼。杜致礼一向不愿意公开露面,这样难得的“夫唱妇随”,也让这趟旅程生出许多甜蜜。
为了欢迎杨振宁的到来,庐山管理局早早就开始准备许多的工作。工作人员朱国芳、秦治平等人带着工作人员们拉起横幅,热烈欢迎着杨振宁夫妇的到来。
杨振宁看到这么热情的欢迎仪式,也连忙向大家表示感谢。朱国芳也走上前伸出手与杨振宁握手:
“杨振宁博士,早就盼望您来庐山了。”
杨振宁谦和一笑,回答道:
“其实1971年回大陆,我就想到庐山来。”
确实,杨振宁说的是实话。1971年从美国回国的时候,杨振宁就想要来庐山看一看了。只可惜当时其他工作太忙,没顾上来庐山。
朱国芳也好奇地询问为什么当时没来?杨振宁笑了笑,并没有说实话,而是幽默的表示是因为他要和夫人一起来。一旁的杜致礼听到后,也是假装责怪了丈夫“推卸”责任。
聊两句杨振宁当初回国的事情。其实杨振宁回国,也是毛主席有非常大的关系。因为1970年的时候,毛主席的“乒乓外交”轰动了整个世界。所以逐渐地,中美关系开始破冰。
正因如此,杨振宁才得到了可以回国的机会。得知解除美国公民不能到中国旅行的禁令后,杨振宁立马就开始积极准备回国事宜。杨振宁,成为了美籍华裔科学家访问新中国第一人。
回到故国后,杨振宁夫妇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为了表达对杨振宁夫妇的欢迎,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宴,还邀请了他的岳父母杜聿明曹秀清作陪。
能够得到周总理的亲自接见和见到岳父岳母等亲人,杨振宁的心里特别的感动,每天笑呵呵的,像是年轻了20岁一般。
在见完周总理和亲人后,杨振宁还去访问了一些著名的大学以及研究所。在和大家的闲聊中,杨振宁也对国内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访问结束后,杨振宁还去参观了大寨。这次回国,杨振宁待了一个多月。虽然只是短短一个多月,但是杨振宁觉得祖国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让人震惊。
回到美国后,杨振宁主动在美国多地进行演讲。演讲的内容主要是宣传新中国的进步和成就。在杨振宁的努力下,许多美国人对新中国有了了解。
此后的1972年和1973年之间,杨振宁多次回国。当然,最值得一提的,还是1973年7月12日的这次回国。因为这一次回国,毛主席接见了杨振宁。
可想而知,这会引起外界巨大的轰动。毕竟这可是毛主席第一次接见外籍华裔科学家,是创造历史的一次事件。而杨振宁也非常期待见到毛主席。两人见面后,交谈了很长时间。
在这次交谈中,杨振宁和毛主席聊得非常愉快。杨振宁在后来的采访中,也毫不吝啬的表达对毛主席的敬佩,认为毛主席是非常懂科学和了解物理学的人。
杨振宁的话,再一次引起了外界的轰动。一个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对毛主席在科学和物理学上前沿知识的钦佩,这足以说明毛主席的思想多么博大精深啊!
在这一次次的回国与交流中,杨振宁对于新中国越来越想要了解更多。此后,杨振宁但凡有机会,都会对新中国的人和事物进行专注研究。
这不,1978年杨振宁执意一定要来庐山一趟。庐山这个地方实在太让杨振宁感到好奇了。不仅因为毛主席多次率领中央机关来庐山开会,更因为这里的气候变幻无穷。
来到庐山后,杨振宁最喜欢看庐山的云。虽然他在别的地方也看到许多不一样的云,但是庐山的云是他看过的最飘忽迷茫,最令人在意的。
杜致礼很是细心,她发现丈夫看着云彩入迷了,仿佛没有在听庐山工作人员的话,于是轻轻地拍了一下丈夫的肩膀。杨振宁也瞬间反应过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庐山的云真好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朱国芳也为杨振宁解释,因为庐山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域,临湖靠山,所以山上和上下的气温差异很大,这边影响到了庐山的云彩。
杨振宁点点头,山顶高于云层,到了山顶往下看去,脚下又是茫茫云海,真让人觉得如临仙境一般。忽然间,杨振宁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
“天外有天,看站在多高的山上了。”
这句话放在简单的环境中,是一句很好懂的话。但要是放在杨振宁的身上,可以解读的地方就实在太多了。毕竟,杨振宁的经历和故事太过复杂。
杨振宁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遗憾,就是他没有取得父亲对他的宽恕。而父亲没有宽恕他的原因,是因为杨振宁放弃了中国国籍,加入了美国国籍。
因此,这一直是杨父心里的一根刺,直到临终前,杨父也一直对杨振宁没有真正的宽恕,心里是对他有一些埋怨。而杨振宁,也感觉到很是遗憾。
很多人也很好奇,为什么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后,没有像钱学森和李四光等科学家一样回到祖国就算了,还加入了美国国籍呢?
一切的事情,都是有答案的。关于这个稍显尖锐的问题,杨振宁也给出了答案。其实他之所以选择走上不同的道路,是因为和一首诗有关。如下:
《彻底的礼物》
占有我们尚不为之占有的,
被已不再占有的所占有。
我们所保留的使我们虚弱,
直到发现正是我们自己。
我们拒绝给与我们生活的土地,
于是在投降中得到了新生。
杨振宁正是因为这一首诗,所以决定加入美国国籍。而杨振宁听到这首诗,与美国的第35任总统有关。因为这正是他就职演讲时所朗诵的一首诗。
没有回国,是杨振宁的选择。选择加入了美国国籍,则是因为这首诗将他打动了。而父亲杨武之因此一生没有宽恕他,也让杨振宁备受煎熬。
但是杨振宁这种煎熬的心情,被毛主席所治愈了。杨振宁没有想到,自己一直以来的心结,居然能够被毛主席的一句话治愈。
在与杨振宁会见的时候,毛主席并没有对杨振宁的国籍以及私事评论,反而以非常仁慈宽厚的胸怀欢迎杨振宁回国,还表示杨振宁是世界科学家,对世界科学做出了贡献。
毛主席承认和肯定了自己对世界科学的贡献,这一下子就将杨振宁放到了更加高深的位置上。杨振宁感受到了毛主席对他的理解,更感受到了故国和人民对他的鼓励。
所以杨振宁在庐山说的那句话“天外有天,看站在多高的山上了”,如今看来就非常好理解了。毛主席是站在了更高的山上,表达了对杨振宁的认可。
这种认可,让杨振宁心里的包袱卸了下来。没有包袱了,杨振宁一身轻松,才能够做好工作,对世界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杨振宁一生难忘毛主席对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