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美国终于失去了最后一个最高信用评级

发布时间:2025-05-17 23:03  浏览量:7

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信用评级下调不仅是市场对其财政政策的直接质疑,更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深远震动。

如今标普、惠誉和穆迪这世界三大评级机构集体下调美国信用等级,预示着美国的财政状况已经快病入膏肓,2011年,标准普尔率先将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原因是国会围绕债务上限的政治僵局。

2023年,惠誉评级也将美国评级从AAA降至AA+,理由包括财政状况恶化和政治分歧加剧。穆迪一直是最后一个维持美国Aaa评级的机构,其于2023年11月将美国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预示了可能的下调风险。

根据穆迪的最新报告,美国联邦债务已超过36万亿美元,预计到2035年,债务占GDP的比例将从2024年的98%攀升至134%。这一数据表明,美国债务水平已超过其经济规模,创下历史新高。财政赤字方面,当前每年约为2万亿美元,占GDP的6%,且预计到2035年将增至GDP的9%。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的核心原因是政府未能有效应对长期财政赤字和不断增加的利息支出。穆迪在声明中指出:“历届美国政府和国会未能就减少巨额年度财政赤字和不断增加的利息成本达成一致意见。”

具体而言,财政赤字的原因包括:第一,利息支付增加:随着利率上升和债务规模扩大,2024年美国国债利息支付已占财政支出的显著比例,且预计未来十年将继续增长。第二,强制性支出: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项目的支出持续膨胀,占联邦预算的较大份额。第三,税收收入不足:相对较低的税收收入无法弥补支出增长,导致赤字持续扩大。

此外,穆迪特别提到,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动的一项大规模税收和支出法案预计将增加数万亿美元的联邦债务。据联合税收委员会估计,该法案在未来十年可能增加3.8万亿美元的债务,若政策延长,债务规模可能更大。这一政策与穆迪的财政可持续性警告背道而驰。

美国的政治极化是另一个关键因素,穆迪指出,美国国会内部的党派分歧使得财政改革难以推进,例如,共和党内部在税收减免和支出削减问题上的争论,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赤字控制计划。这种政治僵局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应对财政挑战的能力。

穆迪的信用评级下调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剧烈反应。5月16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约0.3个百分点至4.5%,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标准普尔500指数ETF在盘后交易中下跌0.6%,这反映出了投资者对美国财政风险的担忧。

但最严重的是,评级下调可能推高美国政府的借贷成本,因为投资者可能要求更高的债券收益率以补偿风险。这种成本上升将进一步加重财政压力,并可能传导至消费者层面,推高抵押贷款、汽车贷款等借贷利率。

更深层次的隐忧在于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美元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一直是其核心优势,但评级下调可能引发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重新评估。如果信任度下降,全球资本流动可能发生变化,影响美国作为全球主要资本的地位。

而就这局面,美国两党还在踢皮球,特朗普政府将评级下调归咎于拜登政府的政策失误,称当前政府正通过“一项大而美的法案”解决“拜登的烂摊子”,然而,实际上特朗普的税收减免政策还可能加剧美国的债务负担。

再者,共和党内部在税收和支出法案上的分歧依然明显,部分保守派要求更大幅度削减开支,而其他派系则支持税收减免,这种内部分裂使得美国财政改革的前景更加渺茫。

三大评级机构集体下调美国信用等级迅速引发全球关注,美国国债的持有国可能会重新评估其投资组合,如果美国财政状况继续恶化,持有国可能减少美元资产持有,转向其他货币或资产。此外,评级下调可能加速全球去美元化的讨论,近年来,亚洲和欧盟已尝试在贸易中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例如通过人民币或欧元结算。如果美国财政危机加剧,这一趋势可能加速。

此次评级下调不仅是财政问题的一次警示,更是美国经济政策的一个转折点。近年来,债务上限谈判、政府关门危机等事件反复上演,凸显了美国政治体系的低效。这种结构性问题使得美国财政改革难以推进,进一步削弱了市场信心。这场评级下调不仅是美国的财政警钟,更是全球经济格局的一个潜在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