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让人存活,走进关系才能成长

发布时间:2025-05-18 06:17  浏览量:8

刘誉帆

简单心理认证咨询师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目前我在北京从事全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接受面对面和视频两种形式的咨询预约。我的咨询风格是细腻、敏锐、稳定,感性与理性并存。我不知道你现在正面临着怎样的困境,你想要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获得帮助,这已经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与决心了。心理咨询是在这个小小的属于你的空间,我陪伴你一起,学习聚焦于自己的感受,逐渐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索那个未知的自己,期待与你在咨询中相遇。

你是否听到过这样的故事?

「我是留守儿童,小时候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我跟着外公外婆长大,但他们也不怎么管我,我就总去家门口游戏厅打游戏,我打得特好,那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游戏世界里的大哥,他们都围着我。」「我爸妈感情不合,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小吵,没精力关注我的喜怒哀乐,我初一开始就追星,不吃不喝也要买他的专辑和杂志,只有在追星时,我才觉得生活是有意思有奔头的,我也不许别人说我偶像不好。」「我总是喜欢暗恋别人,因为我在暗,他在明,他在我心里永远是美好的,我不断地暗恋上不同的人,感觉自己一直在体验着恋爱的酸甜苦辣。」

相信这样的情节在你心里并不陌生,在心理咨询室里,几乎也是每天上演。

如果是朋友的关系,我们免不了会打趣:「拜托,醒醒吧,一切都是幻想。」但是,如果你是心理咨询师,当面对你的来访跟你讲述自己曾经那些幻想,甚至当下生活中的一些状态也让你很清楚,那些依然是幻想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每当我听到这样的生命故事时,我会感觉非常地心疼,因为我感受到了来访是怎样一个人独自穿越那个一片死寂没有人烟的旷野之地,靠的就是他心里的幻想,如果没有这些幻想,也许TA早就抑郁、枯萎,都没有可能来到咨询室里去诉说自己。

所以,那些幻想是一个人在早年发展出来的「生存武器」。准确来讲,不论是游戏、明星还是暗恋对象,都是幻想性自体客体

01 我们为什么会幻想

这里可能需要先讲清楚一个概念,什么叫自体客体?自体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自体客体」的核心概念,他认为,自体客体并非传统精神分析中独立的「客体」(如人或事物),而是被个体体验为自体(self)的一部分,能够满足自体心理功能的需要,帮助维持自体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同时,科胡特也提出了三种基本的自体客体功能:

1. 镜映

自体客体通过认可、共情和肯定,帮助个体体验到自尊和价值感。例如,当孩子向父母展现自己在幼儿园的奖状时,父母给予深深的拥抱并表达赞扬,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很棒的。

2. 理想化

自体客体被体验为完美或强大的存在,个体通过与之融合获得安全感。例如,孩子会把自己的父母认为是无所不能的,是自己的守护者。

3. 孪生

自体客体与个体具有相似性,提供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孩子在成长中交到的朋友们,大家志同道合,孩子通过这些关系确认「我们是一体的。」

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成长环境中,这三种自体客体功能的提供都非常不足,犹如空气中缺少了氧气,那么人为了存活下去,势必会发展出幻想性自体客体。

幻想性自体客体是指儿童在无共情性环境中对精神生存任务的创造性反应。

幻想性自体客体参与了精神现实,并为孩子提供了一种自体稳定的体验,可以将其定义为「我们对他人以及环境中实体的体验,这种体验支撑着我们体验到一种充满活力和连贯的自体及其发展的感觉。」它是一个人内部创造出来的,通常是其早年为了应对缺乏回应的养育环境,在头脑中构建出来的想象,以此来维持自体的稳定,起到了氧气瓶的作用。

02

幻想的代价

抱着这样的氧气瓶慢慢长大,弊端和困难也逐渐清晰可见,这也是这一类来访寻求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因之一:难以建立亲密关系、社交困难人际疏离、无论在哪个人群都总是觉得孤独。那这些困难是如何形成的呢?幻想性自体客体不是一个人发展出来的「生存武器」么?怎么长大后会制造出这么多困难?

这里可能需要再补充一个概念「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是Galatzer-Cohler(1900)提出的有关正常发展的核心概念。它指「个体心理生活中的一种体验,而非指向那些人的外部现实」以及其他自体稳定化的来源。构成重要他人的元素包括所有与自体稳定化相关的编码印记,这既包括环境中完整或部分的人类表征,也涵盖抽象存在(如童话、神话、宗教与社会价值观)。

重要他人的性质与起源,和幻想性自体客体是不同的。重要他人被明确地定义为内部心理表征,但它们至少部分来自于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促进了自体的稳定。

重要他人是外部现实世界里非常具有支持性的实体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在,形成了好的客体表征。我们在一生中的不同阶段,都在寻找自己的重要他人,可能是养育者,也可能是某个重要亲属,或者是上学之后的某个师长、同学,也有可能是亲密的恋人。

我们从重要他人那里内化而来的客体表征,帮助我们发展出了内在他人,也就是观察性的自我功能,由此我们才能进行更好地自我觉察和反思。

所以,幻想性自体客体确实可以帮助一个人在艰难的环境中存活下来,但成长历程中如果缺少重要他人的影响作用,那么就会出现上述诸多困难。

换句话说,你一直是在自己跟自己玩儿,而没有借由促进性的关系,在真正的互动中对自己有更完整的理解。

03

心理咨询的修复作用

那么心理咨询是如何帮助到这类来访者的呢?当咨询师作为来访的重要他人,与来访建立了自体客体关系,逐渐发挥其自体客体功能,来访的一些心理需要,比如镜映需求、理想化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后,在这个空间也就越来越感到安全和可信任,更可以袒露自己的情绪与感受,包括展开很多自由联想与私密的幻想。

在这些联想和幻想中,可能包含着来访很多发展性的渴望。

咨询师借由识别出这些发展性的渴望,通过共情性的理解、诠释,协助到来访去逐渐整合自己的情感与体验,助其发展更具有现实性和真实性的关系,从而走向真正的成熟,不需要还像小时候那样,孤单地沉浸在幻想性自体客体所制造的的美梦中。

或许早期受伤的经历让你一直耿耿于怀,

或许现在的困难总是令你感到无助和绝望,

我会陪伴你一起,重新拿回属于自己的力量。

如果你愿意和我聊聊,请来预约我的咨询

名片,查询关于咨询师内容👇🏻

作者 咨询师刘誉帆

编辑 崇衫、西维

配图 《菊次郎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