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弃中投美:特朗普说对了吗?

发布时间:2025-05-18 06:59  浏览量:9

2015年5月13-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东富裕的阿拉伯国家沙特、阿联酋、卡塔尔进行了旋风般的访问。在谈到刚刚结束的这次访问时,特朗普称此次访问旨为确保这些国家不受中国势力影响。特朗普说:“他们本来要投向中国,把中国视为母国,但这不会发生了。”特朗普说,将这些国家“留在我们的阵营非常重要”。

特朗普的上述言论既有虚假的成分,说这些国家“本来要投向中国”,有些言过其实,因为他们至多只是与中国加强了经贸联系而已;又有浮夸的成分,吹嘘自己的领导人外交让中东的这些国家“留在我们的阵营” ,这是高估美国的能耐。

特朗普以为自己的三两下操作就搞定了中东国家对美忠诚问题,实际上是把国家间的复杂关系简单化了。

事实上,面对中美两强竞争,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寻找对冲之道,不想得罪两强之中的任何一方,渴望得到两边的好处,甚至利用两强争斗的机会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那种完全投向一方反对另一方的国家确实有,但毕竟是少数,而且不会包括中东的阿拉伯国家。

5月13日,特朗普与沙特王储签署6000亿美元战略协议,涵盖能源、国防、采矿等领域,其中包括一份近1420亿美元的“史上最大军售协议”。然而仅仅在此前一天(12日),沙特与中国在北京签署了57项农产品协议,价值140亿里亚尔(约合269亿人民币)。

沙特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中美之间“两头下注”,这样的行为已成为大国竞争格局下,处于中美之间的中间地带国家的一种战略常态。有学者把这样一种常态用了一个中国成语来概括:东食西宿。

东食西宿出自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两袒》,原文记载了一个故事:齐国有户人家有个女儿,有两家男子同时来求婚。东家男子长得丑但很有钱,西家男子长得俊秀却很贫穷。父母犹豫不决,便问女儿愿意嫁给哪一家。女儿回答说:“欲东家食,西家宿。”意思是她希望在东家享受美食,在西家与俊美的夫君共度良宵。

“东食西宿”在汉语里是贬义词,比喻贪利之人一厢情愿地企图两利兼得,形容唯利是图、贪婪无耻,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贪婪、企图两边三刀、不劳而获、希望同时占有多种好处的人。

然而,在国际社会,类似东食西宿的国家有很多。作为崛起中的大国,首先,我们对这种国家要有正确的认知,因为这些国家在中国崛起之前,大都食宿都在美国。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开始食在中国,宿仍然在美方。对此我们应该欣慰,因为他们与中方的经济往来本身有利于中国开拓世界贸易,它们与中方的经济联系也是与美方紧密经贸联系松动的开始。

其次,对于这些国家仍然宿在美方,我们要能够容忍,不以他们是否宿在美方来决定是否准许他们食在中方。即便是对于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我们也要与他们积极发展经贸关系。就像我们现在对英国,相互间在政治上炮火不停的同时,不妨碍努力争取经贸关系的持续回暖。

第三,对于大国竞争下东食西宿的国家,我们要继续争取,坚持求同存异,扩大互惠互利和互联互通,防止他们完全倒向美国。特别对偏向美国的欧洲国家,应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深化开放合作和对话协商,尽量争取他们保持中立。

我们不太可能因为特朗普走访了一次中东,说了一句把中东国家“留在了自己的阵营”就放弃发展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反而会更加努力地与他们加大合作,寻找双方的利益交集点,这样做才能撬美国的墙角。特朗普太小看中美两强竞争之下东食西宿的众多国家与大国相处的能力与意愿,因为他太高看美国帮助这些国家发展经济的能力。事实上,更多的国家东食西宿,是因为美国提供不了食的资源,缺乏帮助这些国家发展经济的资源与能力。

特朗普上台后,反而要对这些国家敲骨吸髓,获取经济上的好处。越来越多的美国盟友看到,尽管美国仍然具备超强军事实力,但是在市场实力方面已经大不如前。所有这些都促使美国的盟友另外寻求经济发展的动力。

因此当特朗普弯腰接受沙特君主颁发的勋章时,当特朗普签署一大笔军购协议而大肆吹嘘东道国如何了不得时,沙特实际上的掌权者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仿佛在说:川宝,我没有那么傻!你的甜言蜜语就能让沙特吊死在美国一棵树上,别做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