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慌了,科研人才不断外流,欧洲各国开展“抢人模式”

发布时间:2025-05-18 16:33  浏览量:8

根据参考消息5月17号报道,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在5月15号刊发文章,题为《外国企业挖走美国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才》

这是美国一位叫“克里斯蒂娜.卢”的作者写的,他严肃批评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问题,导致美国很多科研人才想要外出谋求发展。

作者认为,造成这样的恶果,无疑是因为美国政府过度打压国内顶尖高校和部分留学生,从而引发了学术界混乱。

他认为,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让那些早就想要从美国得到人才的国家暗暗窃喜。

美国特朗普政府执政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限制科技人才流动,特别是针对中国及其他被歧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国家科研人员和学生。他们持续削减科研经费,解雇科学家,甚至对意识形态相左的大学研究机构等等进行惩罚措施。

就比如美国政府对科技行业外外籍员工的H-1B签证审批更加严格,还有一部分申请因为“国家安全风险”的原因被拒签或者被延迟,从而引发他们不满。

同时政府也因为针对华裔科研人员搞了一个“中国行动计划”,这就给在美的华裔科研人员带来很大困扰,他们为了避免调查而不得不选择离开美国另求发展。

当然了,在全美各地,科研人员惊异于特朗普政府的全面改造高等教育体系的所谓“觉醒”政策。其“觉醒”政策是美国国内施政的核心议程之一,旨在消除美国教育,军队,联邦机构等领域中的“多元化、平等与包容”的倡议。同时削减了或威胁削减对顶尖高校的巨额资金。

这一系列措施引发了技术界科研人员的不满,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特朗普还把科研经费也减少了,又加上移民问题,所更加引发矛盾。

这就让美国相关人士担心特朗普这么搞会引发人才流失的问题。要知道一个国家的高度发展,离不开科研人员的付出,如果这样的科研人员流失,那这对于美国无疑是不利的。

有认识指出,正是看到目前这种机会,所以很多其他国家的领导人都迫不及待的想方设法跑来“挖墙脚”,他们纷纷通过各种媒体来渲染本国的关键比美国更好更有优越性,以吸引美国那些研究员和科学家。

其实正是看到这一点,欧洲委员会冯德莱恩就特别提出,投入5亿欧元科研激励计划(2025-2027),想要把欧洲打造成为“吸引人才的磁石”,让欧洲成为人才首选地。

同时,欧盟还启动12.5亿欧元的“玛丽.居里行动”,这个计划新增投资,重点支持前沿研究,国际合作,同时为乌克兰流离失所的科学家提供援助。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启动“跨大西洋计划””,增设博士后职位,吸引美国研究人员。多名科学家还呼吁,要更加加大力度来吸引美国科学家。

而法国也启动“选择法国科研”平台,并额外提供一亿欧元吸引美国科研人员,据说有部分科学家将在6月份会离开美国去法国工作。马克龙为此还在一次讲话中呼吁:全世界科研人员团结起来,加入我们!

马克龙在讲话中尖锐的批评了特朗普政府,马克龙说:短短几年前,没有人能想象世界上一个伟大的民主国家会以项目中出现“多元”一词为借口,取消相应的科研项目。

不知道是他误解了特朗普更是要消灭“多元化”还是如何,但从马克龙这句话中让我想到了曾经的苏联,戈尔巴乔夫就是因为当时阶级斗争,听从西方国家所谓的“多元化”社会,才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其实在我们国家也存在很多这样的人,追求所谓“多元化”,有些“多元化”所带来的危害是相当长远的,腐蚀的,难以抵御的。看看今天的严重西化就可想而知。

实际上多元化,他的弊端更大于利,有人认为多元化能推动社会发展,实则不可,反而造成思想混乱,国家凝聚力下降,造成社会成本增加,民众唯艰等等问题。

就好比秦朝之前,看起来百家争鸣,但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就通过“书同文,车同轨”来扶正思想,才能实现民族统一。

就在欧洲各国加紧吸引人才的同时,美国顶尖高校却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和政治压力,这是特朗普把巨额的联邦资金与其高等教育愿景捆绑在一起所导致的后果之一。

美国政府对于哈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的打击,已经引发了双方之间的法律斗争。

所以美国专家感到担心,警告说,这样下去,只会让更多人才流失,这会妨碍美国科研创新。

美国波士顿高等教育专家克里斯.格拉斯说,美国不可或缺的科学基础设施正是由这些留学生组成,他们的离开,将会对美国造成很大冲击。

根据消息显示,今年3月份,英国《自然》周刊杂志调查发现,针对1200多名科学家采访,他们都在考虑离开美国,他们首先的目的地就是欧洲和加拿大。

同时还针对700名留学生也进行采访,得到的答复也是不想在这里(美国)待下去了,都准备另谋出路。

看来欧洲国家的“招工”广告打得的确响亮和明确,甚至有欧盟委员会成员还呼吁欧洲国家,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应该抓住,要热烈欢迎那些“被不公平对待的科研人员”。

想想特朗普在美国的这一番大胆的改革措施,应该出发点是好的,但在美国那种存在已久的法治下突然想要改变,无疑会带来反噬。

以至于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高级研究院尼卡.贝尔甚至还公开鼓励欧洲,趁着特朗普政府的这个“超级乌龙球”,你们还应该更加大胆的搞出一些措施,就比如买下美国的研究实验室等等,加大招揽人才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