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新规落地!2024年6月起,这六笔钱要自己掏了,老人须知

发布时间:2025-06-26 18:55  浏览量:7

国家医保局近期出台了重要规定,自2024年6月起,对医保报销范围进行了调整,明确将六类费用排除在医保报销清单之外。此次调整的动因清晰:2024年全国医保基金运行中发现,部分非必需项目支出占比过高,挤占了宝贵的医保资源。为了确保医保基金能够真正用在保障国民基本医疗需求的“刀刃”上,政策进行了必要的收紧,以使有限的资金惠及更广大参保群众。

依据最新规定,以下六种费用将不再享受医保报销待遇,参保人员需要提前了解并做好规划:

第一,纯粹求美的医美整形费用
新规明确指出,诸如割双眼皮、注射瘦脸针、祛眼袋、隆胸等以提升外貌为主要目的、非治疗性质的医疗美容项目,医保将不再承担费用,需个人全额自费。

这一调整的背景引人关注:数据显示,仅上一年度,全国医保基金在医美整形项目上的报销支出就高达187亿元,且年均增长率达23%。医保部门明确,医保的核心职责在于“治病救人”,而非满足“美颜”需求。

第二,保健类营养品开支
过去,部分参保人员习惯使用医保卡购买如维C泡腾片、宣称增强免疫力的中药颗粒、人参口服液等保健营养品。

新规实施后,此类不具备明确治疗目的、属于养生保健范畴的产品,医保基金将不再予以报销。这意味着今后在购买这类商品时,大家需要更加理性地评估其必要性及个人经济负担能力。

第三,缺乏指征的非必需高端检查
对于高端CT、核磁共振(MRI)等费用较高的检查项目,新规要求必须基于明确的医疗诊断需要。若医生无法提供充分的检查必要性证明,医保将拒绝报销。

新规特别强调,医生在开具此类检查单前,有义务向患者清晰解释检查的不可或缺性;患者同样有权询问并确认检查是否确有必要。有效控制非必需的高端检查,是节省医保基金支出的重要途径。

第四,住院期间产生的各类杂费
根据新规定,病人在住院期间产生的多项杂项费用不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些费用通常包括:家属租用的陪护床费用、医院提供的被褥清洁消毒费、以及患者住院期间在医院食堂产生的餐费等日常开销。

这一调整基于现实考量:2024年,全国医保基金在住院杂费上的支出总计76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五年间,此类支出涨幅达到了31%。医保基金对此类可节省的费用选择了“能省则省”,未来这些开支将由患者自行承担。

第五,超出基本保障的特殊服务
新规明确,旨在提升就医舒适度和便捷性的特殊服务,如点选医院的特需餐饮、入住条件更好的VIP病房、个人额外聘请护工等,均不再属于医保报销范畴。

医保基金的核心定位是保障基本医疗需求,而非提供超出基本范围的附加服务。

今后,若患者希望享受更优渥的住院环境、特殊餐饮或一对一护工照料,所产生的全部费用需要自掏腰包。这要求患者在做出选择时,需仔细权衡其实际价值与个人支付能力。

第六,境外产生的医疗费用
以往,参保人员在国外因旅游、工作等原因突发疾病,在当地接受治疗产生的部分医疗费用,可按规定回国申请医保报销。

新规对此进行了重大调整:除极少数经严格认定的特殊紧急情况外,绝大多数在国外发生的医疗费用,国内医保基金将不再予以报销。

这一改变主要基于两方面考量:其一,国外医疗费用普遍高昂,国内医保基金难以持续承担;其二,对境外发生的诊疗行为,国内医保部门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督和费用审核。

因此,政策选择取消常规的境外医疗费用报销待遇。

新规核心:聚焦基本保障,优化基金使用
2024年6月实施的医保报销新规,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精细化管理,将非必需、非基本、非治疗性的费用项目从报销名录中剥离。此举旨在集中资源,确保医保基金更精准、更高效地服务于国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需求,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

给您的建议:
面对报销范围的变化,建议大家今后在就医、购药、选择检查项目时,务必主动了解相关费用是否属于医保报销范畴。

对于需要自费的项目,务必理性评估其必要性及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了解政策细节,有助于您更合理地规划医疗支出,维护自身健康权益。建议将此信息分享给身边亲友,尤其是老年朋友,共同了解医保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