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美敦力在颤抖!中国竟有超160家缝线企业,注册证942个!辽宁省

发布时间:2025-06-27 14:24  浏览量:9

械友医疗 · 专注医疗器械资源对接

我们深耕行业动态、技术解析、政策解读等内容,致力于为医疗器械从业者、关注医疗健康的伙伴们搭建一个信息互通、经验交流的空间

你知道吗?我们做手术时用的那根小小的缝线,背后竟藏着两家医疗巨头上百年的“针”锋相对!

强生和美敦力,从19世纪斗到21世纪,从无菌肠线斗到倒刺缝线,从欧美市场斗到中国医院。

但最近,这场百年大战迎来了新变局——国产缝线崛起,160家企业杀入战场,集采大砍价,外资巨头的“黄金时代”要终结了吗?

01

百年技术博弈,“无菌肠线”如何变成“鱼骨倒刺线”?

强生:缝线界的技术标准制定者。

1887年,强生量产了全球第一款无菌肠线,直接把术后感染率从60%干到15%。此后,强生不断推出行业标杆产品。1969年普理灵(Prolene),在心脏手术中就是金标准,至今仍是心外科医生的首选。1974年薇乔(Vicryl),第一款合成可吸收缝线,56到70天精准降解,完美匹配软组织愈合周期。Stratafix倒刺线,像“鱼骨”一样的结构,不用打结,堪称腔镜手术神器。

强生的策略很简单,高端市场通吃,三级医院覆盖率89%,心脏外科市占率更高。

美敦力:缝合线业务四度易主。

美敦力的缝线业务,经历了四次身份转变。

技术起步阶段在1947-1998年,当时还叫DG公司时代,规模小。在1998-2007年泰科收购后,随着资本加持,美敦力研发出Polysorb可吸收缝线,成为腹腔镜手术的关键推手

而到了2007到2015年的柯惠医疗时代,美敦力开始独立运营并重点突破涂层技术和腔镜适配缝线,比如V-Loc倒刺线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2015年至今,499亿美元收购,缝线业务扩充17个品类覆盖95%手术场景,业务全面进入到美敦力时代

但正是因为业务4易其主,美敦力在中国有个致命问题,那就是品牌认知混乱。因为公司名字变来变去,很多医生至今都不知道自己用的缝线其实是美敦力的!

02

中国市场攻防战——强生守高端,美敦力攻县域

强生在中国市场,更多的存在感是作为高端市场的代言人,在三级医院覆盖率占89%,心脏外科更是垄断级存在。

强生通过技术驱动,每年砸钱做学术推广,甚至主导骨科、普外、产科的缝合技术指南。形成了一系列的金字塔式的产品矩阵,Stratafix倒刺线就是强生站在塔尖的产品,而6大产品线强生则做到了能通吃所有手术。

在外国和强生攻防战打的有来有回的美敦力,在中国的发展则更多充当了县域医院的“搅局者”。美敦力在高端医院能打,但更猛的是2021年后成立的县域和私立医院团队,用缝线+器械打包模式来抢占市场。例如纺锤形产品结构,主推Polysorb(2个月吸收)和V-Loc倒刺线,瞄准的就是突破普外科以及妇科

但说实话,美敦力在中国表现不如强生,毕竟品牌认知太混乱,很多医生至今分不清“柯惠”、“泰科”、“美敦力”到底啥关系……

03

集采大战开启,160家企业混战!

过去三十年,缝线市场像是强生和美敦力的“二人转”,其他玩家连汤都喝不上。

但上个月,辽宁省牵头23省缝线集采,一查国家平台,所有人都惊呆了!中国竟然有超过160家缝线企业!注册证条目高达942个!(详见文末附件)

04

国产缝线的逆袭

国产企业中,威高、华尔康等企业靠集采大降价,正在疯狂抢占市场。而他们产品中的抗菌PGLA缝线产品,更是能直接对标外资高端产品,更具性价比,价格腰斩。

在这种情况下,外资巨头的难题来了:强生的高端市场还能守住吗?美敦力的县域战略能跑通吗?在国产性价比局部超越,价格优势的情况下,国产企业正在集采浪潮中疯狂蚕食份额。国产缝线会不会像支架、骨科耗材一样,彻底颠覆行业格局?

你觉得,最终谁会赢?

附件: